自從漢武帝去了甘泉宮居住,和太子劉據斷了聯絡之後。
太子每天處理完國事之後都隱隱地擔心,不知道父親現在過得怎樣。
60多歲的老頭了,在離長安這麼遠的地方養病,一定很可憐,很苦楚吧。
不知道他的病情加重了沒有,現在怎麼樣了。
龔具也不清楚,漢武帝把政事都甩給太子,自已去甘泉宮養病,他天天都幹嘛去了?
帶著困惑,龔具把視角轉到甘泉宮。
嚯!
漢武帝正在接見將要去西域出使的使者呢。
漢武帝問:“你去那裡,主要的任務是什麼?”
使者一臉正氣:“宣揚我大漢的恩德,鞏固兩國邦交。”
漢武帝暗示使者:“這裡沒外人。”
使者更加大義凜然了:“但凡我能活著回來,那都是有辱使命!”
龔具都看傻了。
這使者啥意思?不準備活著回來了?
漢武帝說:“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那他們小國要是不犯我們,該怎麼辦?”
使者很確定:
“請陛下放心,他們會的。”
龔具徹底懵逼,這是準備幹啥?
人家不犯你,你還求著人家來打你?
你們在說什麼?
我的耳朵出問題了?
漢武帝滿意地把這批使者都送出去了。
長安的父老鄉親送別使臣的時候也都囑咐:
“你死了無所謂,請一定要傳來宣戰的好訊息!”
“兒啊,你要是完成了使命,咱們全家就發達了。”
龔具讓系統追蹤這些漢武帝一朝派出去的使者,也不管時間順序了,只想看他們都去大漢的“友邦”幹嘛去了。
曾經有一個叫安國少季的人去南越國出使。
漢武帝一直想滅了南越國,可是找不到理由,畢竟南越國一直像兒子一樣孝順著漢朝。
漢武帝知道南越國的太后當年在長安時和安國少季有過一腿,是老情人。
他對安國少季說:“我需要一個出兵的藉口。”
安國少季點頭:“懂。”
到了南越國之後,安國少季重新勾搭到太后,舊情復燃,把她給睡了。
這操作秀得龔具頭皮發麻!
不要命了?在人家的地盤擦人家媽!
安國少季也不避諱,故意讓南越國王知道。
我,大漢使臣,擦你媽了。
“你媽不錯。”
南越國王忍了,甚至還道了一句:“恭喜恭喜。”
小不忍則亂大謀,漢朝的使臣他們惹不起。
安國少季乾脆慫恿南越太后直接投降漢朝,成為漢朝的一部分。
總之就是在變著花樣作死。
這下,南越國的大臣們不幹了。
管事的權臣把太后還有國王,包括大漢使臣安國少季全都殺了,另立了一個小孩當王。
漢武帝得知了這個訊息很開心,終於找到出兵的理由了。
即刻發兵,橫掃南越。
把南越王室屠了個乾淨,殺得那叫一個人頭滾滾。
南越沒了。
還有去大宛國要汗血寶馬的那次,大宛國國王不給。
漢朝使者勃然大怒,當著大宛王的面,敲碎了原本作為國禮的金馬。
感覺受到侮辱的大宛王,立即殺了漢朝使節。
“哼,隔著一個帕米爾高原,千里萬里,你們漢朝還能打來不成?”
國王沒嘚瑟多久,漢朝的軍隊就打過來了。
漢軍打贏回國之後,漢武帝把大宛國國王的頭懸掛在了長安城各國使節居住的地方。
西域小國的使者們回去就給各自的國王說,以後咱們老實點吧。
漢朝來的那可不是使臣,那是行走在人間的死神。
從此,所有國家都知道了,漢朝使臣的原則是:
我先動手我有理,你敢還手扒你皮。
使臣是前腳到的,幾萬漢軍後腳來到城門下了。
還有個去朝鮮出使的使臣叫涉何,去談判沒談成,回來的路上越想越不對勁。
不行,這次不搞點事,回去沒法給皇上交代。
正好護送涉何的是朝鮮的一個名將,涉何就把人家給噶了。
回來之後,漢武帝一聽,可以啊!
我們的使臣殺了朝鮮一個大將,痛快。
很快漢武帝封了涉何一個戍守邊疆的官。
朝鮮這邊聽說之後,來了個斬首行動,為自已的大將報仇,排出一隊騎兵,把涉何也噶了。
這下,漢武帝來勁了,小國朝鮮竟敢跨境擊殺大漢官員,打他!
一年不到,衛氏朝鮮宣告滅亡。
龔具真是服了:
“極限一換一是吧?”
“希特勒來了,都得感嘆一句,還是你們更極端。”
一條命能賭青史留名,賭一生榮華富貴,賭封侯拜相。死了保底子孫富貴,成了就是整個家族都不用奮鬥。
就是抱著這個信念,蘇武接過旄節,拜別了漢武帝,去往匈奴。
反正蘇武就沒打算活著回長安。
他特別囂張的懟匈奴單于:
“你聽說過南越國麼?你聽說過朝鮮麼?你聽說過大宛國麼?”
“你敢殺我麼?”
匈奴單于慫了,他還真不敢。
龔具恍然大明白:“原來語文課裡的蘇武牧羊,是這個背景,我說他怎麼這麼硬氣,匈奴為啥扣留他這麼多年,卻不敢殺他。”
龔具回到甘泉宮,繼續觀察老頭漢武帝。
除了見見外臣,跟不時從長安過來彙報工作的丞相劉屈氂聊一聊,其他時候漢武帝愛好不要太廣泛。
歷史、軍事、文學、周易、音樂、天文、地理、水利、農學、騎馬……就沒有他不會不感興趣的。
他從小不缺愛,沒啥童年陰影,也不容易被別人氣到。
大家都喜歡他,因為不喜歡他的基本上都被他幹掉了。
年輕打匈奴那會兒,衛霍還在,他就像有了金手指和外掛一樣,整天心情好得都飄到天上去了。
做事也不拘一格,想幹啥就幹啥,這輩子就沒怎麼受過憋屈。
在後宮這方面,他一輩子可太不缺妹子了,“金屋藏嬌”、“傾國傾城”這倆成語都是出自於他。
如今老了老了,還有鉤弋夫人這種年少的小媳婦伺候著,60多歲了還又得了一個兒子。
張騫從西域帶來的葡萄酒,漢武帝經常能喝到。
還有夜郎國的枸醬酒,據說是現在的茅臺就是從這個發展過來的。
日子過得不要太美。
給龔具看得都嫉妒了。
漢武帝不捨得死,他對這個人間還有很多很多好奇和留戀的地方。
難免地,不能免俗地,劉徹也走上了秦始皇的老路。
求長生不老。
我泱泱中華,自古以禮儀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暴戾欺人,何曾以強凌弱!
殺漢使等於宣戰,你先宣戰然後敗了有啥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