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第一個影片,照例,還是盤點一下哪些皇帝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位的。
【眾所周知,漢朝分為劉邦建立的西漢,和劉秀建立的東漢】
【巧了,這倆人在家裡都排行第三,一個是劉老三,一個是劉小三】
【東漢西漢的所有皇帝裡,除了開頭的這兩位三兒】
【只有6位是以嫡長子的身份繼承的皇位】
【第一位:漢惠帝劉盈,漢高祖劉邦與皇后呂雉之子】
劉邦,那是提著三尺劍就能平定天下的人中之龍。
呂雉,剛毅果敢,靠著鐵腕手段臨朝稱制,實際掌控大漢天下15年。
可是劉盈,彷彿不是這倆狠人親生的。
因為他是一個好人。
畫面中,第一幕是小劉盈和姐姐想上馬車,跟著父親逃命,卻被劉邦這個爹,一次次推下去。
劉邦的理由很充分:
我活著,你們這些家眷才有希望。
我要是死了,你們才是真的都活不了了。
小劉盈後來長大了些,被立為了太子,可是父親劉邦一次次地想廢了他。
那年淮南王英布造反,劉邦感覺自已身體不舒服,不能出征。
他大手一揮,命令太子劉盈派兵去平叛。
劉盈肯定壓不住那些劉邦之前的手下,只要這次出征失敗了,那他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把這個太子廢了。
龔具恍然大悟:
“我就說嘛!人家別的太子都是守著朝堂監國,不能出去打仗的。”
“人家某些皇帝親自去打仗,還要寫信給監國的太子,說什麼,爸爸想你想得要死,兒子你放心,不用擔心,沒有你爹打不贏的仗。”
“原來劉邦你還存著廢太子的打算呢! ”
當時才十多歲,從來沒上過戰場的劉盈一聽說自已要帶兵打仗,都傻了。
“我?”
別說帶兵了,就是劉邦手下的那些猛將一個個的,誰能服他?
經過了一個晚上的糾結,生性仁弱的劉盈終於下定了決心。
去打仗!
這個大軍統帥,他當定了,他要為了父親馳騁沙場。
可是大人們的決定又變了,他不需要去了。
劉盈他媽呂后站了出來,堅決反對讓劉盈去沙場。
呂后跑去找劉邦哭訴:
“我就這麼一個兒砸!”
“不能讓他去送死!他才16歲,他還只是個孩砸!”
“老頭子,你雖然60歲了,還病著,但我看你且死不著呢!
“想打仗你就自已去!”
光是哭還不算,呂后還撒潑打滾,上吊尋死。
實在是沒辦法,劉邦強撐病體,去打了最後一仗。
雖然最後打贏了,但劉邦中了一箭,回來沒多久就駕崩了。
就這樣,劉盈以嫡長子的身份當了西漢的第二任皇帝。
可惜,劉盈鬱鬱寡歡,才24歲就憋屈死了,僅僅當了七年皇帝。
龔具無奈:“攤上這樣的爹媽……”
“呂后你也真是的,明知道你兒子從小經歷戰亂之苦 ,蹲過項羽的3年監獄,身體底子不好。”
“還讓他去看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樣子,給他刺激得臥病一年,不僅精神遭受了打擊,還背上了沉重的道德負擔。”
“然後你還逼他娶了親姐姐的女兒當皇后,這可是他的親外甥女啊!”
“你讓這11歲的小皇后,以後是叫皇上舅舅,還是叫老公?”
“這是畸形是愛呀!”
“亂倫懂不懂!”
“造孽呀!”
“多好一孩子,被你這個太后管著,像個傀儡一樣,他又不能恨你。”
“畢竟呂后是劉盈的媽,是“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送他登上皇位的親媽。”
第二個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那就是大漢棋聖。
從小就殺人的圍棋少年:
【第二位:漢景帝劉啟,漢文帝劉恆和皇后竇猗房之子】
這位,也是個狠人。
還是皇太子的時候,劉啟和遠道而來的堂弟劉賢一起下六博棋。
兩個小孩都是平時被下邊的人捧上天的。
劉賢是吳王劉濞早年唯一的兒子,在他們的封地裡也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橫得不行。
這次來了京城見了皇太子堂哥劉啟,劉賢也沒給堂哥劉啟好臉。
劉啟是皇太子了不起?
我劉賢也是吳國封地的太子!
可是在劉啟眼裡,劉賢和他爹,不過是偏遠地區來的窮親戚罷了。
本來劉啟心情就不好,劉賢還寸步不讓,處處在棋盤上打壓他。
倆小孩越下棋越下越搓火。
再加上倆人都喝了點酒,就上頭了。
劉賢已經微醺:“這一招,叫老叟戲頑童。”
意思就是,老子打你這個小孩,跟玩兒似的。
“劉啟,你個小垃圾。”
本來就是個暴脾氣的劉啟,喝了點酒,這會兒怒氣值已經拉滿了。
劉賢依然很狂:“這盤棋,被我盤活了,你殺不了咯!”
他可太喜歡看劉啟吃癟的樣子了。
哈哈,不好勇鬥狠,不氣盛,那還叫年輕人麼!
“這一局,哈哈,劉啟你就等死吧!”
沒想到,下一秒,劉啟掀起棋盤,砸到了還在繼續嘚瑟的劉賢頭上。
劉賢,卒。
由於劉啟是皇太子,年紀也小,這次殺了吳國太子並沒有受到什麼大處罰。
這是一個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
在史官司馬遷和班固看來,是劉賢有錯在先。
這兩位史官都沒說劉啟的不是,而是指責劉賢對皇太子不恭敬。
龔具聯想到了最近發生的事:
“仗著年紀小,沒到法定年齡,就為所欲為?有未成年小畜生保護法是吧?”
“劉賢啊,誰讓你下棋不戴頭盔的。”
“漢景帝劉啟,不愧是大漢棋聖,誰還敢贏你。”
“就是柯潔來了,都得跪下認輸。”
漢。
漢武帝執政初年。
劉徹的皇后衛子夫帶著太子小劉據在椒房殿前,抱著恭敬的態度觀看祖輩們的歷史。
看到劉啟黑著臉掀棋盤的畫面,劉據驚呼:“爺爺打人了!”
這一幕,直接顛覆小劉據的認知。
從小老師和父母就告訴他,他的爺爺劉啟,是個正直的人,善良的人,愛民如子的人,是個好皇帝,延續了文景之治。
龔具吐槽:“沒毛病,你爺爺是個好皇帝和你爺爺是個暴脾氣,這兩件事不衝突。”
衛子夫也沒想到,這天幕把老劉家的黑料都往外抖落。
她只能給兒子解釋,是吳王太子劉賢不恭敬,才被殺的。
要怪,就怪劉賢太過驕橫了。
“據兒,你爺爺當時是皇太子,是君。”
“劉賢是封國的王子,是臣。”
“臣子對君不恭敬,哪怕是被殺了,那也是臣的錯。”
龔具搖頭:
“才不是,衛子夫啊,你說是這麼說,其實你才不是坐以待斃的人。”
“你可是衛青的姐姐,霍去病的姨媽。”
“你不可能是個忍氣吞聲的不懂反抗君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