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章 新帝

這下荊禧算是接上了兩個大單了,連帶著那位小姐一起。

荊禧心中高興,但還是不能得意忘形,她將宣傳交給何伏苓,讓她在小店的附近貼上宣傳單。

而她則算著時間該去接沈徹下學,她得提前做好公孫先生的菜。

待她做好飯菜帶到學堂時,學生們已經走光,如同上次一樣。

只不過這次看到沈徹站在門口張望,神色很是喜悅的樣子。

一看到荊禧的身影,沈徹像只活潑的雀兒,張開雙臂朝她擁來。

荊禧忙將提著食盒的手伸開了一些,免得裡面的菜被撞壞。

她站在原地,任由沈徹抱著,下一瞬就聽到他歡喜的聲音。

“娘子,今天先生誇我了!”

荊禧也高興的笑道:“阿福棒棒,那阿福哪裡被誇了?”

“先生說我理解的快,說阿福聰明,還說要讓阿福做他的關門弟子!”

荊禧笑著的臉僵住,逐漸出現一絲裂痕。

“你答應了?”

沈徹喜滋滋道:“對啊,成為先生的關門弟子,我就可以學到更多,等我學有所成就賺好多好多錢給娘子... ...”

話音剛落,就看見荊禧的身影一晃,走進了學堂內。

荊禧從前不知道這公孫正卿背後是何身份,或許也會像阿福這樣高高興興的答應。

然而她心裡清楚,此人是太子之師,手下的學生是高門子弟,阿福能在這學習已是幸運。

能人之士何其多,為何就看重阿福的才能了?

此前她不是沒有注意到一些東西。

太子的相貌,還有那個學堂裡的黑衣小孩和阿福的長相總能瞧出幾分相似。若是和普通人像上幾分也就罷了,隨便調侃兩句也就過去了,可偏是宮中之人。

這其中的混亂不是荊禧能觸控的到的。

她快步走到那灰袍老人跟前,將食盒放在自已身側,撲通一下跪在他的面前。

公孫正卿本也是注意到荊禧的到來,正喝上一口溫茶,這茶還沒嚥下去眼前的人撲通一下就跪下了。

“先生關照阿福,我感到開心,然而先生的意思我們不敢承受,誠惶誠恐。”荊禧說道。

聽完她說的話,公孫正卿也明白她說的是什麼,緩緩放下茶杯,輕快的說道:“玩笑話而已,你還當真了。”

“還請往後先生不要再開這樣的玩笑了。”荊禧緩緩抬起頭,看著公孫正卿。

公孫正卿看向別處,“起來吧,再跪著我的菜就該涼了。”

荊禧起身,將食盒放到他的面前。

老人手腳麻利的開啟食盒,拿起筷子麻溜的吃起來,心中想的卻是其他的事。

雖說起先他看到那孩子的臉讓他眼前一亮,但後來也只當發發善心。

可誰知那宮裡的那位老人家知道了,想見見面,他只好出出主意幫幫。

但答不答應是人家的事,他只做箇中間人,不瞎摻和。

見公孫正卿沒再說話,荊禧後面收了上次的碗便帶著沈徹回去。

“阿福,下次公孫先生再說出這樣的話你要學會判斷,要是還有其他人說你更要分清楚事情好壞。”

荊禧在路上不忘叮囑他,今後她不在他的身邊,總該讓他學會成長。

沈徹沉悶的點點頭,看起來不太高興。

“我分得清先生的好壞,要是娘子沒有拒絕我現在就是先生的關門弟子了!”

荊禧走在前頭莫名聽到他這樣說話一時竟有些不適應。從前他不管怎樣都是答應她的。

明明自已是為了他好,結果到頭來還要被他駁。

她扭過頭看向他:“你以為那公孫先生的關門弟子是那麼好當的嗎?”

“你若是過去了,就得吃上比現在苦上十倍的苦,身邊更是有不少豺狼虎豹盯著你的位置,往後的日子就不會像現在這麼好過了。”

沈徹沉默,靜靜盯著荊禧的背,眼中劃過一抹受傷。

他只是想多學一些知識好能為娘子賺更多的錢,可是娘子卻說他成了先生的關門弟子就不會有好日子過。

岳父爹爹曾經講過,夫妻同為一體,他不好過那娘子也不會好過。

可是娘子那麼努力追求的生活,他不想因為他而被破壞。

良久,沈徹都沒再說話。

今日天氣陰,村莊處在山腳下,被一層極不透的濃霧包裹著,幾乎透不過氣來。

就連皇宮上空也被一層灰色的霧悄悄的覆蓋著。

邊關情勢緊迫,掌權人不得不通知重臣到御書房商議事宜解決方案。

“末將願自請前往前線支援!”一位身披盔甲的武將朝殿中一跪,抱拳道。

“光你去有個屁用!”安漸鴻抱拳:“前線士兵緊缺還請殿下再下道指令徵兵!”

沈衡坐於首位右側,他眸光深深的盯著金雲鑲嵌的臺階,靜靜的不說話,似是在等著什麼。

“邊關事情緊迫,但國家無君主更緊迫啊!”站在一旁的紫衣文臣作揖說道。

話音剛落,一些文臣跟著附和。

那些武將自然是一百個不答應。

這請新帝登基要費時費財,現在戰事緊急哪管得了這事。

何況這殿上還坐著一位呢。

“本將瞧著這事就不必如此著急吧?太子殿下還坐在殿上呢,你們就想選新帝?”

“是啊!更何況我們陛下只是臥病在榻,你們這些文官在這大放什麼厥詞?!”

“你們才是大放厥詞,大殿之中豈容你們這些粗鄙武將在此囂張!”

文武兩方就差在殿堂之上打了起來,隨即聽到了兩聲蒼老的咳嗽。

“咳咳——”

“諸位。”殿中首位坐著一位老人,身著黑黃相間的錦袍,儀態威嚴的睥睨著眾人。

“邊關事宜要緊,哀家定會擬出懿旨。”

一群文臣眼神複雜的看著上首的人。

“然,戰事情況緊急,百姓終會知曉,民心大亂。陛下一日未戰勝病魔,民心便無法安定。”

“哀家倒有一法。”

“找一天命之人,坐上那龍椅替陛下擋下病魔,在百姓看來,我朝新帝登基,固可安心。”

一眾武將愣住,看了看那靜靜坐著一言不發的太子殿下。

太后這話是根本沒有把太子殿下放在眼裡啊。

文官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太后娘娘起先不是這麼跟他們說的啊,事先說好推舉太子殿下繼位,陛下奉為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