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公家的幾天,除了陪他去買菜、散步,一家人很少出門,大部分時間圍坐在一起聊斷聯的二十多年裡相互的經歷。
說到動情處,外公總會老淚縱橫,懊悔不已,如果自己強硬一點主動一點,也許就不會有這的遺憾。
古嚮明母親則淡定很多,並儘量安慰外公別去糾結前塵往事,一切向前看。
這時,大家便會陷入一陣沉默,彼此的目光儘量避免對視。
對古嚮明父母和外公而言,這是心裡的一道疤,既想讓它徹底癒合,又不想對它關注太多。
對古嚮明和蘇青羽而言,這是一件他們難以介入的事,雖然知是知道的,可並未曾親身經歷過,各中細節都不瞭解,只能旁聽,無從評論。
沉默時間稍長,蘇青羽便會想辦法發起一個日常話題,古嚮明則第一個應和,兩人努力將聊天拉回正軌。
按照古嚮明父親和古嚮明姑姑的約定,大家先不將他們要回去的事告訴古嚮明爺爺奶奶,到時來個突然襲擊,以免節外生枝。
回去的日子到了,古嚮明母親突然決定帶外公一起去,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團圓。
找外公商量,他稍微猶豫片刻,便點頭答應了,只是說擔心古嚮明奶奶能否接受這樣的安排。
五個大人一個小孩,一輛車坐不下,於是古嚮明和蘇青羽兩人另打一輛,兩車一前一後,急急向古嚮明父親長大的地方駛去。
長到二十來歲,第一次回老家,蘇青羽很好奇古嚮明的想法,便問:
“怎麼樣,終於要回老家了,心情有什麼變化嗎?”
“現在還好,前兩天從機場到醫院的路上,情緒比較洶湧,又期待又緊張。”古嚮明回答。
“是不是想象過無數次今天這樣的情形?”
“小時候想得比較多,甚至想過瞞著我爸媽,自己回來見見四位老人。但好幾次臨下決定時,自己又退縮了。”
“為什麼?”蘇青羽好奇。
“害怕。害怕想象照進現實,害怕他們不喜歡我,害怕我父母知道後責怪我……心裡太多害怕的事在阻止我,於是最終沒有施行。”
“小小年紀,獨自去面對這樣一段家庭關係,確實需要非凡的勇氣,你沒有施行也算正常。好在今天有機會施行了,而且還是全家人一起。”蘇青羽安慰道。
“所以今天我相對平靜,雖然也挺期待,但並不緊張了。我只把它當做一趟彌補遺憾的旅程。”古嚮明溫和地說。
“那你覺得你爸媽他們現在是怎樣的心情?”
“他們……估計還是會挺忐忑吧。畢竟今天是突然回去,並沒有提前打好招呼,不知道我爺爺奶奶見到我們會是怎樣的反應,甚至不知道能不能見到他們。”
“是呀。這麼多年過去,那些曾經熟悉的東西也都已變得陌生。回首往事,大概更多的是嘆息。不過和你不同,你是想象照進現實,而他們是回家。回家的迫切,或許勝過其它任何心情。”蘇青羽淺淺分析。
“嗯嗯。不知道等下會是怎樣一番局面。”
……
兩人聊著聊著,車開進了一個小區,並在其中某一棟樓前停下。
六個人下車,古嚮明在蘇青羽的攙扶下走到父母和外公的位置,古嚮明父親從後備箱搬出菸酒水果燕窩等禮品,和母親分著拎上,外公抱著弟弟,一行人便上樓去。
到達門口,古嚮明父親頓了一頓,整理一遍表情,用微顫的手按響了門鈴。
開門的是古嚮明姑姑,她用微笑迎接了他們,後退幾步讓他們進來。
他們一家提前一天從外地出發,昨晚便已到家,此時正和老人坐在一起閒聊,應答怎麼突然回家的問題。
聽到門鈴,古嚮明爺爺奶奶很好奇是誰突然來訪,目光直直望著門口。
見到古嚮明一家,兩位老人驚訝萬分,僵直站起身來,頓時無法言語。
但很快古嚮明他爺爺轉驚為喜,走過來迎接他們,他奶奶則雙手捧臉眼淚嘩嘩哭起來。
古嚮明父母趕緊叫爸媽,古嚮明叫爺爺奶奶。
他爺爺大聲答應著,過來抱兒子和孫子,並高興地和親家公打招呼。
而他奶奶則越發泣不成聲,百感瞬間交集,進入一種懵的狀態。
古嚮明注意到,他爺爺雖然滿臉笑容,招呼大家坐,但眼眶裡也早已有淚水在打著轉;他父親也是進門的一瞬間便強忍著眼淚,忍不住時趕緊用手抹掉。
“你們終於回來了,終於回來了。”古嚮明爺爺帶著哭腔說。
“對不起,爸媽。我們應該早點帶孫子回來看你們的。”古嚮明父親帶著愧疚說。
“沒事,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來,孩子,讓爺爺看看你。”古嚮明爺爺走到古嚮明前面,認真端詳他。
“爸。這是大孫子,小明。這位女孩兒是小明物件,小蘇。您親家公抱著的是小孫子,小朗。”
“嗯,不錯不錯。個個都一表人才,多虧了親家公家的優良基因。老婆子,別哭了,快看看這兩個可愛的孫子吧,你不是想這一天好久了嘛。”
古嚮明奶奶接過兒子遞過來的紙,擦了擦眼淚,說:
“孩子們,說實話,該說對不起的是我。當年如果不是我強烈反對你倆在一起,也不會造成這樣一個局面。最近幾年,我挺想找你們的,可一方面提不起勇氣,另一面於心有愧,便遲遲沒有行動耽擱了。”
“媽,沒事兒,都過去啦。這些年我倆沒主動回來,也是不對。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大家子終於團圓了。”古嚮明母親回應道。
“嗯嗯,這個團圓真是太不容易了。誒……你親媽怎麼沒一起來?她還在生我的氣嗎?都這麼多年了,我和她的恩怨也該翻篇了。我明天去接她。”
“她……前幾天剛去世。我們就是因為這事兒回來的。”古嚮明父親見妻子低頭不語,便主動回答。
“啊,這……這……”古嚮明奶奶又一次被震驚到,突然語塞。
對古嚮明奶奶來說,語言在此刻已經失去功用,她變得表情凝固,眼神空洞,有點呆滯地緩緩坐下,往事歷歷湧上心頭,一半傷心,一半不捨。
她呆呆坐著,精氣神瞬間掉了下去,彷彿一株花在肉眼可見地枯萎。
慢慢地,淚水再次在她眼裡沸騰,有如泉湧,她安靜地流著淚,也沒有哭聲,只是流著淚。
大家見狀都為她揪一把心,但又不好勸她,只好都默默關注著她,若她有什麼異樣,好及時反應。
她流了一會兒淚,突然站起來,徒手用力邊擦眼淚邊說:
“你們都坐,我去做飯,做飯給你們吃。”
古嚮明父親也起身,想攔住她,說:
“媽,今天好不容易全家團圓,別做飯了,我們出去吃。”
“不,不……你們今天回家來了,回家就應該吃媽媽做的飯。”說完古嚮明奶奶快速衝進廚房,開始忙碌起來。
“讓她去忙吧。畢竟幾十年的老熟人走了,她需要一個釋放情緒的出口。”古嚮明爺爺補充道。
於是,眾人不多說話,重新坐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