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國王宮之內,遼東王韓廣和一眾文武大臣已經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彷彿隨時可能被肆虐遼東國境內的黑雲吞沒一般……
“報!秦國派出了十萬大軍,近日已經連克二十城,領兵的大將是秦國上將軍韓信,他說他是奉秦王的旨意,特意來遼東國問罪的。”
聽了這話,遼東王韓廣懊惱的拍了拍自已的大腿,本來自已暗通趙國,是想要防止秦國滅掉趙國之後滅亡遼東,可這下好了,事情敗露,秦國不打趙國了,開始打自已了!
如果自已安安分分的,說不定還能像衛國那樣,在秦國境內有著封地,過自已的太平日子呢,這下好了,把秦國惹惱了,直接要滅你的國。
“這下子,可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偷雞不成蝕把米!”
韓信可是被後世尊為兵家仙人的存在,滅個遼東國,自然是手拿把掐。
遼東王宮外,市井百姓的議論如同春日細雨般綿綿不絕,卻比往常多了幾分惶恐與不安。
“聽說了嗎?秦國的韓信大將軍親自率軍而來,那可是能以少勝多,用兵如神的人物啊!”茶館裡,一位年邁的老者搖頭晃腦,眼神中滿是驚懼,“遼東王這次怕是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可不是嘛,”旁邊年輕的鐵匠搭話,肌肉虯結的手臂輕輕錘打著燒紅的鐵塊,“我有個親戚在前線,說那韓信用兵如神,一戰便能讓敵軍丟盔棄甲,這遼東王怎麼就惹上了這麼個煞星。”
街道另一頭,幾位衣著華麗的富商圍成一圈,低聲討論。
“遼東王這一招棋走得真是臭不可聞,惹惱了秦國,咱們遼東的商貿豈不是要斷了?”其中一個滿臉愁容,搖頭嘆氣。
“誰說不是呢,萬一秦國真攻進來,咱們這些生意人,還不是得捲鋪蓋逃命去。”另一人接話,眼底閃過一絲無奈。
宮內,韓廣緊鎖眉頭,環視著座下心神不定的群臣。“難道我們就真的束手待斃嗎?”他的話語中帶著最後一絲不甘。
這時,一個聲音在寂靜中響起,是韓廣身邊的謀士李文遠,“王上,或許我們還有一線生機。既然韓信此行是問罪而來,我們不如主動示弱,派遣使者攜帶重禮,向秦國上將軍韓信謝罪,表達我們的誠意,同時暗中聯絡周邊各國,共抗強秦。”
韓廣眼前一亮,這確實是個辦法,雖然卑微,但至少能爭取時間。“好,就這麼辦。李文遠,你來安排此事。”
數日後,遼東的使者車隊浩浩蕩蕩向西進發,與此同時,遼東王宮又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趙國的密使。
“韓王,我趙國願與遼東同仇敵愾,共御秦國。韓信此人,雖有大才,但並非無懈可擊。”趙國密使言辭懇切,眼眸中閃爍著堅決。
韓廣心中一震,想不到趙國竟會在這種時候伸出援手,看來天無絕人之路。“好!趙國之恩,遼東銘記於心。我們將共同應對這場危機。”
就在眾人緊鑼密鼓籌備之際,遼東的街巷中,關於這場即將到來的聯盟,百姓們的討論再次沸騰起來。
“趙國也參與進來了?看來遼東王還有幾手啊!”賣菜的老嫗停下手中的活計,對著旁邊的年輕婦人嘖嘖稱奇。
“是啊,這樣一來,至少咱們心裡有了點底,秦國再強,也不可能同時對付我們兩個國家。”婦人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
而這一切,都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酒館內,兩位看似平凡的旅客耳中匯聚。
“遼東與趙國聯手,倒是有點意思了。”其中一人輕聲說道,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是啊,韓信大將軍恐怕也沒想到會有這一出吧。不過,這亂世,變數才是最精彩的。”另一個人舉起酒杯,輕輕一碰,似乎在敬這即將掀起的風雨。
酒館的喧囂中,兩人的對話悄然結束,留下的是對未知前路的無限遐想與懸念。
“遼東的命運,現在看來,還真是撲朔迷離啊……”
韓廣派遣使者,帶著自已王宮之中的各種珍器重寶,來到了韓信的軍營,企圖用這些寶物收買韓信。
這都是燕趙兩國數百年的收藏,若是一般人的話,恐怕早就被迷住眼睛了,但對於韓信這樣的超脫世間之人,卻是沒有半點作用。
但表面上,韓信還是客客氣氣的接見了遼東國的使者,表現出一副很貪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