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人類,眼看著土星冰河世紀的到來,土星上大量植物被凍死、巨獸被滅亡,沒有去做“聖母”,去拯救土星自然生態演化中那些被拋棄的物種。
(2)、土星又迴歸了“暖世紀”,萬物復甦。土星人類也在這次“暖世紀”中誕生了。
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靈長類動物憑藉著手腳靈活的特長,在一眾動物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長為一個龐大的族群。
開始的時候,為了躲避天敵,所有的靈長類動物都生活在茂密森林的樹巔之間。由於能夠爬樹威脅靈長類動物生命的天敵並不多,靈長類動物在食物來源充足的情況下,群體數量不斷的擴大。到了最後,樹上的食物終於不能滿足無限擴張的靈長類動物族群,於是產生了食物危機,導致靈長類動物族群之間因為爭奪食物而發生流血衝突。那些在衝突中被打敗了的靈長類動物族群,被勝利者驅趕到了地面。一直留在了樹上的靈長類動物族群,後來再也沒有怎麼進化了,被地球人類稱作為猴子。
地面上雖然食物充足,但能威脅靈長類動物族群生命的天敵也多,並不安全。那些被趕下樹來的靈長類動物族群,其中有一些體格比較強壯的,它們只要稍微的團結起來,基本上可以應對森林猛獸的攻擊;它們就這樣在森林的灌木叢中生存了下來。百密總會有一疏,一直留在森林灌木叢中的靈長類動物族群,裡面還有一些體格比較弱的個體,後來大多都被森林中的猛獸給殺死吃掉了。那些體格強壯的最終都留了下來,在後來的進化過程中,慢慢的變得更加強壯了。地球人類將它們稱作為猩猩。
那些被趕下樹來的靈長類動物族群,其中有一些體格特別弱的族群,它們即使團結起來,也不能夠在森林中與猛獸“硬剛”。它們為躲避危險,不得不逃離森林,在廣闊的天地間四處遊蕩,成為了遊民。這些體格比較弱的靈長類動物族群,為了應對遊民路上的各種危險,不得不變得更加團結,更加有組織性,更加的聰明;兩條腿變得更加的強壯,兩隻手變得更加靈活。在遊民路上的生活,可食用的食物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靈長類動物族群不得不學會吃下任何可見的、能夠充飢的東西,不得不學會獵殺其他小動物。在獵殺小動物的過程中,靈長類動物族群在驅趕小動物的過程中,慢慢的學會了用隨手拾起的樹枝來增加臂長。在將小動物徹底的圍起來之後,靈長類動物族群在族長的一聲令下,準備開始擊殺小動物。那些專注著擊殺小動物,忘記了手中還握著樹枝的靈長類動物,把樹枝當作了自已的手臂,去錘擊獵物。獵物被樹枝給擊打死了,一次兩次,沒有靈長類動物特別的在意,千次萬次之後,靈長類動物族群形成了群體性記憶:樹枝了擊殺小動物。又經過了無數次的實戰經驗積累之後,靈長類動物族群發現粗的樹枝,比細的樹枝更容易擊殺小動物。漸漸的,粗木樹枝成為了靈長類動物隨身攜帶的武器工具。
在遊民的路上,總免不了遇到猛獸來襲擊靈長類動物族群,為了保護自已,靈長類動物族群這時總會條件反射的拿出粗木樹枝,去擊打驅逐猛獸。猛獸有些時候能夠成功的擊殺一兩隻靈長類動物,有些時候也會失敗,被靈長類動物族群成功驅離;還有些時候,靈長類動物族群在驅離猛獸的時候,將猛獸給擊打死了。當千隻萬隻猛獸被靈長類動物族群用武器擊打死後,靈長類動物族群形成了群體記憶:可以利用武器來擊殺威脅自已的猛獸。
地球人類宣佈:土星人類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