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臉古怪的丁昊和郭嘉,典韋卻是如同二丈高的和尚有些摸不著頭腦。
於是便用甕聲甕氣的問道:“主公,你和郭軍師為什麼這樣看著俺?”
只見體型魁梧的典韋,在見到自已主公換上了商人的衣服以後,此時也學著丁昊一樣,脫下了盔甲進行偽裝。
由於典韋塊頭較大,衣服之下確實隆起了明顯的肌肉。
雖然人份高矮胖瘦,商人之中也不乏體態富裕之人。
但身為一個商人長著一身腱子肉,這合理嗎?
典韋的這副打扮,這不是明擺的告訴別人,自已有問題嗎?
看著沒有絲毫髮現自已不對的典韋,郭嘉實在忍不住的出言提醒道:“典將軍這身衣服好像有點不合適吧?”
雖然讓典韋偽裝一下的命令是丁昊所下達,但他的本意是讓典韋換上一副短衫,繼續充當自已這個商人身邊的護衛。
卻沒想到對方這手操作實在是讓丁昊大開眼界!
丁昊揉了揉自已的腦袋,於是對著自我感覺良好的典韋交代一番後,對方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
幸好船上有備用的衣物,在經過這個小插曲以後,丁昊便帶著郭嘉典韋二人一同向著長安行進。
就在丁昊計劃悄然實施之時,西涼,武威城外!
董卓先前聽從李儒的建議以後,在對方的勸說之下,繼續和馬騰繼續作戰。
面對數量眾多的董卓軍隊,馬騰選擇了固守城池以待援軍。
李儒見到馬騰在城中龜縮不出,他也不心急,於是建議董卓不用強攻,完全可以憑藉著手中糧草的優勢,對城池圍而不攻徐徐圖之。
董卓雖然暴虐,但前半生終究是馬背上的將軍。
聽到李儒的提議以後,當即認為對方說的十分的有道理,既然有能不付出太大代價的情況拿下城池,他自然不願意用手下性命去強行攻打。
於是董卓便仗著手下眾多,糧草充足,直接派大軍將武威郡治所姑臧給團團圍住。
並且讓郭汜李傕二人帶著曲部,將張掖同為武威的所有道路全部切斷,讓現在的馬騰處於一個孤立無援的狀態。
隨著枯燥的圍城,長時間出兵在外的董卓,又懷念起洛陽城中的聲色犬馬。
現在的武威城因為自已大軍長期的圍攻,城內馬騰手下將士看著城外黑壓壓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軍隊,士氣不可避免的開始逐漸消弭。
董卓雖然知道馬騰已經是自已案板上的魚肉,但這自已與對方的戰鬥短時間內也難以結束。
感受著軍營之中的生活越發苦悶以後,董卓便找到了李儒,向著對方說出了自已的想法。
“文優,咱家身為太師,長時間離開朝堂實在是有些不妥,眼下西涼叛軍也被圍困在城內,也難以在繼續翻起什麼風浪,咱家想要先行返回長安!”
聽著董卓所說,李儒不禁感到有些頭疼。
這短短數天的時間,對方就因為想要返回長安這件事找了自已不下於十多次。
雖然前幾次被自已用各種理由說服,讓對方打消了這個想法。但每次沒過多久以後,董卓便會找一個牽強的藉口,繼續說著返回長安的想法。
本來想要繼續推脫下去的李儒,在董卓今日提起長安之時,感到了一陣莫名的心神不寧。
在想到西涼這邊大局已定,現在只需要繼續和馬騰耗下去,贏下這場戰爭不過早晚的事情。
看著現在董卓的心思完全不在戰爭之上,繼續強行留對方在前線只會增加自已在對方心中的惡感,要是對方不再信任自已以後,只怕到時對方連問都不問自已直接一走了之。
想通這一切以後,李儒索性也不再出言阻止。
聽到這次李儒竟然真的答應自已返回長安的想法,董卓的心底都感覺有些詫異。
在一想到馬上能見到自已府上的美妾之後,董卓原本無精打采的雙眼瞬間來了精神。於是滿臉堆笑的說道:
“既然文優同意,我既然便出發,這大軍便交由你指揮了!”
看著董卓對自已還是一如既往的信任之後,李儒內心感到十分欣慰。
不過由於先前的心神不寧,他怎麼都感覺長安城中會發生一些大事。
為了保證董卓在長安不發生什麼意外,李儒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個可以成為二十萬大軍的統帥的機會。
一臉嚴肅的對著董卓說道:“這次我打算和太師一同回去!”
此時一刻都不想再這裡多待的董卓,聽後一愣,心中不禁有些詫異。
難不成因為自已數次想要返回長安,讓自已這個女婿也想府中的美妾了?
自已能從一介匹夫混成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對方可謂是功不可沒。
董卓對於李儒的想法還是十分的重視,於是他按耐住能馬上能返回長安的喜悅,對著李儒問道:“文優要是同我一起返回長安,這大軍應當交由誰來指揮啊?”
雖然現在董卓比較貪圖安逸的生活,但現在還能想著軍中事務,這便能證明董卓心中還是有著一個君主的基本素養。
於是李儒笑著回應道:“現在馬騰的兵馬都被堵在城中難以出來,軍隊也無需太大的調動,屬下留在這裡也沒什麼意義!”
“反觀現在我們大軍在外征戰,太師這次返回長安定然帶不回去太多的軍隊。”
“一些心懷不軌的朝中大臣一旦得到這個訊息以後,到時定然會有所行動。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為了以防小人暗算,這次還是我陪同您一起回去吧!”
聽到李儒的分析,董卓下意識嚥了嚥唾沫。
如果在前些年發生這種事情,對於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董卓來說,不過是毛毛雨,反而會認定這是一個平定異已的機會。
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如今董卓變成這個穿鞋的人,自然不想要冒險和朝堂之上的那一群陰謀家玩什麼心理博弈。
於是看著李儒眼中閃過的寒芒,董卓沒由來的打了一個哆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