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嵩山派眾人白跑了一趟,華山派的隊伍一路上相當的順利,已經抵達了北嶽恆山。恆山派的駐地坐落在見性峰,這裡在後世就是大名鼎鼎的懸空寺。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491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本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不過在武俠的世界裡,現在是個尼姑禪院,劉遠估計恆山的開派祖師憑著拳頭大,把其他兩家趕走了。
由於受限於地理環境,恆山上的弟子並不多,只有一百六十餘人。恆山派的人數,僅次於泰山派位列五嶽劍派第二,比嵩山派的人都多。因為恆山派每一代都會將門中優秀弟子,派遣到各個尼姑庵建立分支。與當年的全真教發展方式一樣,相當於後世開連鎖店的模式,即擴大了自身影響力,也分攤了培養成本。加上同為佛門又有少林寺等勢力或多或少的支援,看似與世無爭的恆山派編織了一張龐大的情報網,還有著不服俗的財力,所以恆山派弟子的綜合實力都很高。
華山派作為五嶽同盟,又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自然受到了恆山派的高規格的接待。恆山派掌門定閒,同時也是懸空寺的主持,親自接待了眾人,恆山三定作陪。
一番客道之後,嶽不群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劍譜,交給了定閒師太:“師太,前段時間本門在修繕的時候,發現了當年魔教十長老與五嶽劍派前輩們在戰場。這就是在那裡得到的恆山派失傳的劍招,當年恆山派鼎力相助,華山派自然不敢相望。如今原物奉還,定閒師姐還請放心,此物我華山只有少數幾人見過。而且我一下達嚴令,任何人不不可偷偷練習,違者將逐出門牆。”
定閒翻開冊子,看著漸漸有些激動。一旁的定逸一向性如烈火,此時哪還坐得住?伸手直接一把搶過書冊不斷的翻看:“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嶽掌門此番大恩大德,定逸銘感五內。”
嶽不群說道:“定逸師姐客氣了,唉~當年魔教十長老攻打華山,全賴五嶽劍派同門鼎力相助。當年各派都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如今歸還失落的劍譜,這些是我應當做的。”
定閒師太起身:“無論如何,今日嶽掌門的恩情我恆山派收到了。貧尼代表恆山上下,拜謝嶽掌門。”定靜和定逸也起身,她們一揖到底,嶽不群也起身道:“三位師姐快快請起,嶽某受之有愧啊!”
接下來雙方的會面,更加的和諧了。嶽不群算是學富五車,居然能和恆山三定討論佛學。劉遠大大的打了個哈欠,他一直不太喜歡佛門的教義,只要聽到有人辯經就有些瞌睡了。恆山派駐地過於狹小,接待不了這麼多人,華山派也自然也不好意思跟一幫尼姑搶地方休息。
在友好的拜訪之後,趁著夜天色還早。華山一行人就便離開了恆山,終於趕在入夜前到青窯鎮入住。
遠在松山的左冷禪接到了丁敏的彙報。氣的又把椅子給砸了。破口大罵,這該死的越不全。就知道跟我作對。”等他冷靜了下來,又招呼湯英鄂說道:“湯師弟,你去傳信,讓丁師弟把人先撤回來吧!此事咱們還需從長計議,華山派已經去了恆山,也許下一步會來嵩山。這個嶽不群越來越讓人看不透了,咱們不得不防啊!”
湯英鄂躬身道:“是,掌門師兄,我這就去安排。”
離嵩山派不遠的少室山,這裡乃是千古名剎嵩山少林寺。少林方丈方證大師緩緩的收起了信件,喃喃道:“這個華山嶽掌門究竟要做什麼?真的只是幫一個親傳弟子,回鄉葬父嗎?”
他的師弟方生說道:“師兄,現在的華山派可不容小覷。自從七年前開始華山派突然開始擴張,目前勢力已經遍佈整個關中,我寺俗家弟子已經很難在那裡立足了。而且這個林平之可不簡單,數月前手中傳來訊息,青城派餘滄海連同其親傳弟子,都被上門尋仇的林平之以一己之力誅殺。弟子中只餘下一個方人智,聽說還是找回了老一輩的長明子回山主持大局。由此可見,其武功至少是一流中拔尖的。”
方證閉目道:“華山派的強盛也好,至少不用擔心左冷禪那些小動作了,就讓他們去爭吧!”
————————————
華山派這幫人一路上游山玩水,走的並不是很急,原本像他們這樣的江湖門派如此大張旗鼓的穿州過府,很容易受到當地官府的詰難。特別是現在這個時期,大量的軍隊配合官府對民間進行土地和人口的清查。這些軍隊和官員有很多都是從西征軍調來的,有不少人甚至都和華山弟子們並肩作戰過。但沒有麻煩,甚至還能攤上交情,自然暢通無阻。一路上嶽不群甚至安排弟子協助當地官府,清剿一些盤踞山上的流寇和匪徒,當地留下了相當好的名聲。
大約十日後,華山派的隊伍再次渡過黃河,來到了洛陽城。如今的長城已經不復漢唐時期都城的繁華,可仍然是中原重要的城市之一。金滅北宋之後,洛陽再臨戰火,城郭宮室再遭兵劫,就逐漸從一個全國性城市,蛻變為一個區域性城市了。
正大初年(公元1224年),改洛陽為中京金昌府,在瀍水之濱新築一座小城,西北角正與原隋唐洛陽皇城外的東城西北角吻合,面積縮小到2平方公里。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重修城池,將土城牆包磚,發掘護城壕,定為河南府,開設城門4座,設定敵臺39座。成化、弘治年間屢有整修,並且分封伊王、福王於河南府,建設府邸。伊王府在府城西北角,福王府則在東北角。
為了避免麻煩,他們又繞行了一段路,是由城西的麗景門入城。他們此行的目的是位於城南安國寺附近的金刀王家,就是林平之的外祖父家。
洛陽金刀門,中部武林赫赫有名的幫派。在中原地區經營已久,弟子門人眾多。與鄰家的福威鏢局不同,敲門是一個純粹的武林門派。其實力可能不遜於嵩山派等武林名門,但是金刀門的高手就要遜色很多。門主王元霸的武功可能就和陸柏差不多,幾個兒子和弟子能還打不過狄修,史登達之流。儘管林家漸漸沒落,可當年林遠圖敗盡天下黑道,殺出赫赫威名,林家與金刀門結親也算是門當戶對。
剛進的洛陽城後,林平之似乎找回了兒時的記憶,他的心情變好了很多。他跑在前面引路,高興的說:“掌門,師父,前面不遠,就是我外公家。說起來我已經有六七年沒有來了,也不知道母親怎麼樣了?”不管怎麼說,他也是個年輕人思念母親很正常。
嶽不群微笑道:“平之的外公金刀無敵王老爺子威震中原,我一直好生相敬,只是緣慳一面。福建泉州是南少林所在之地,自來便多武林高手。咱們便到洛陽、福建走一遭,如能結交到幾位說得來的朋友,也就不虛此行了。”老嶽倒是挺給面子的,王元霸有中州大俠、金刀無敵的稱號,其中當然有誇耀的成分,但也側面說明了王家的聲勢。
金刀王家,虎踞洛陽城內,自然也經營著許多正當產業,免不了與官面上的人打交道。林平之領著華山眾人到來,也不見外就要直接進門。還是嶽不群攔住了他,華山派這麼多人,畢竟是客人不好直接進門的。就讓王家的下人進去傳話,畢竟華山派也是響噹噹的名門大派,一派掌門親至自然要有不同的待遇,況且林平之也是王家的表少爺。
嶽不群和一眾長老在偏廳稍待,至於那些弟子們就在門外等候。畢竟一百多人呢,出於禮貌也不好都進來。一進大門,見樑上懸著一塊黑漆大匾,寫著“見義勇為”四個金字,下面落款是河南省的巡撫趙鍇,後面的日期是成化二十三年。
沒一會王元霸便親自前來迎接,他身後跟著幾人,赫然就是他的兩個兒子。長子王伯奮,次子王仲強。還有林平之的倆表兄弟王家駿,王家駒,他們都是王仲強兒子。他一見嶽不群,便哈哈大笑,說道:“幸會,幸會!嶽大掌門名滿武林,小老兒十多年來無日不在思念,今日來到洛陽,當真是中州武林的大喜事。”說著握住了嶽不群的右手連連搖晃,歡喜之情,甚是真誠。
嶽不群笑道:“在下帶著門中長老和弟子們出外遊歷訪友,以增見聞,其實也是介紹給江湖同道認識一下。來到河南第一個要拜訪的,便是中州大俠、金刀無敵王老爺子。咱們這百十個不速之客,可來得魯莽了。”
王元霸爽朗的笑道:“呵呵,嶽掌門實在是太見外了。既然我的外孫林平之加入了華山派,那麼咱們就是一家人。來人吶!易師爺,快去安排一下,怎麼還能夠讓華山派的少俠們在外面站著。快去準備客房,一定要好生招待,莫要怠慢了。”
一個頭戴方巾穿著長衫比甲的中年人:“是,東翁我這就去辦。”
王元霸拉著你的手介紹道:“嶽掌門,這就是我那兩個不成器的兒子。”
嶽不群看向二人,見兄弟倆都身材甚高,只是王仲強要肥胖得多。兩人太陽穴高高鼓起,手上筋骨突出,顯然內外功造詣都甚了得。拱手:“兩位王兄好,早就聽說二位的大名,幸會,幸會!”
見幾位寒暄過後,林平之‘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對著王元霸磕了一個說道:“外孫林平之,拜見外祖父,見過兩位舅舅。不知我孃親可在?”王元霸一看這個英武的少年,和他記憶中的孩子變化非常大。他一時沒有認出來,他伸出手撫摸林平之的頭頂說道:“原來就是平兒啊!好孩子,好孩子。外公沒用,讓你受苦了。”就在這時,院內跑來一箇中年婦人。她一邊跑一邊喊道:“華山派來人了,我的平兒也回來了嗎?我的平兒在哪裡?”
林平之立刻起身撲向那個婦人,就在她身前跪倒在地:“娘,孩兒不孝。這麼久都沒能來看您。”來人正是林平之的母親王銀屏,只見她一把抱住林平之的頭,緊緊的摟進懷裡,生怕他會再次不見:“平之,孃的孩兒。終於見到你了,娘要想死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