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章 323

後來不知怎的,陛下突然就給她和二公子賜婚了,真是驚喜之餘,還有些無措。

她被太后娘娘叫去跟前,她沒敢抬頭看,生怕娘娘覺得是她私相授受的。

可是太后娘娘沒有責怨她,只是殷切地囑咐了她一些話,遂叫身邊的嬤嬤備好了嫁妝和一應事務。

她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亂臣賊子的遺孤,朝廷本不用管她的,可是太后娘娘待她這般好,她終究還是讓她有些失望。

老嬤嬤見主子開始慢慢想通,便細聲勸說道:“老奴在這裡說句大不敬的話,如今老夫人在這兒,您再想想當初給老夫人辦喪禮的時候,侯爺又是怎樣的態度?”

老嬤嬤小心翼翼地看了眼門內,那邊貓著幾個人,都躲在門內看熱鬧。

這侯府說到底早就爛到根上了。

她往常也是看在郡主的面子上,才對著全府上下的某些行為裝作視而不見。

她是跟在周嬤嬤身邊日久被教養出來的,也曾經伺候過早逝的太皇太后,眼界自是比尋常奴僕高一等。

永裕侯私底下做什麼她雖然不知,可以她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他必定是跟那群亂臣賊子勾結在一起,妄圖禍亂朝廷,謀害陛下和太后娘娘。

再往裡邊說,郡主突然被賜婚這件事來得實在是蹊蹺。

往常她總想著,既然郡主嫁到了永裕侯府,那就做好一個侯府主母的職責,不該追究的也就讓它過去了。

可是如今的情況不一樣了。

侯府發生了這樣的事,而這事最終是要上報到朝廷的,不管是老夫人的過錯還是永裕侯的過錯,這火決不能燒在郡主的身上。

她想了想,還是換了個方式勸道:“今兒就當是老奴我越矩了吧,您也不必只聽侯爺的一面之詞,即便是老夫人有錯,那侯爺今兒也不該將老夫人拒之門外,事到如今,對錯不就已經全然知曉了嗎?為了整個侯府考慮,您這會兒也得好好地對待老夫人,萬不能聽信了侯爺的話,將老夫人趕走,這樣外人不會說是侯爺不孝,而會說是您這個做兒媳的不敬長輩了,這樣的罪名在我朝都是要寫進恥辱簿的。”

郡主心裡一激靈。

對啊,不管侯府往日有什麼恩怨,她作為當家主母,總要把侯府的臉面給撐起來。

想著,她便躬身給老夫人行了一個禮,將晚輩的姿態做足,叫別人也挑不出錯處。

老夫人被她這樣的行為驚了一跳,握緊了身邊大兒媳的手,定了定神說:“此事與你無關,老身只是想叫那逆子出來,既然他躲著不肯見我,那老身就進宮去找太后娘娘說理去,再不行,總還有陛下,還有大元律法在那擺著呢。”

不等郡主挽留,那邊大門倏然開啟,從裡面浩浩湯湯地出來了一大群人。

為首的正是紅著眼眶的永裕侯。

他衣衫不整地跑出來,身子一撲,就要跪在老夫人面前跪下磕頭。

老夫人側身避開,“這跪,老身受不起,侯爺還是請起吧。”

多年的官場已經讓永裕侯臉皮變得特別厚,他不在乎這個親生母親的想法,自然也就不會被她的話所刺激到,當下便擠出幾滴淚水哭道:“娘啊,您怎麼就活過來了,您既然還活在世上,怎麼不來找兒子呢,兒子日日在家中思念母親,母親怎的就不心疼孩兒一片孝心,難道母親心中就只有大哥一人嗎?”

他雖然句句都在表達孝心,可是每一句都是先把自己拋棄母親的事實掩蓋過去,把自己的孝心放大,再點出老夫人偏心長子,這樣所有人都會認為是老夫人獨愛長子,而棄幼子於不顧。

元卿遠遠看著,心裡不禁感嘆。

不愧是溫承暄的忠僕,又是一個能言善辯的狗腿子,跟了溫承暄這麼多年,怕是別的沒怎麼學會,只學會了這一手詭辯的本事了。

老夫人這些年早就將他的心思看透,也早就不抱有希望了,她此行回來,不僅是為了拿回屬於長子的那一份家產,和屬於將軍府的榮耀。

其餘的,他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她不想再管。

把母子之情斷了,這樣將軍府的名聲也不至於在他手裡斷送掉。

老頭子留給她的將軍府,她總要守好,才不負他的一番信任。

見母親沒有要跟他叫罵的意思,永裕侯看到了機會,立時站起來,忙吩咐下人們把路讓出來,請老夫人進府。

只是臨到門口時,幾位下人卻把老夫人身後的女子攔在後面,不近人情道:“我們侯府不接待不相干的人。”

老夫人拽著兒媳婦的手沒撒開,回身說道:“他是我將軍府的大夫人,明媒正娶進來的。”

已經收拾好的永裕侯款步走到女子面前,輕蔑地睨了一眼,“大夫人?在侯府舉行過大禮麼,和大哥?”

他哈哈一笑,“大哥早在多年前就走了,那時尚未娶妻,兒子想問母親,這個大夫人又是從何處來的,難不成在地府裡成的事?”

“你——”

女子按住老夫人的手,平靜道:“我與你大哥確實是明媒正娶的夫妻,婆婆做了見證,我自然算是將軍府的人,只是那時侯爺忙於正事,無暇來參禮,自然不知。”

她一番話將永裕侯捧得極高,永裕侯心裡氣憤,卻拿她沒有辦法。

“不論如何,你沒上我家族譜,便算不得我家的人。”

眼看著分毫不讓,女子後退一步,對老夫人說:“請您放心,還有您要保重,有事記得派人來告知。”

老夫人點了點頭,遂鬆開手,在眾奴僕的護佑下走進府中。

入京時兩人是單獨來的,一個伺候的人也沒有帶,這時在侯府門前被永裕侯分開,不久就會有再見的時候,不急在這一時。

最主要的是,婆婆如今身在府中,危險自然是比她多一層。

女子目送著婆婆進去,轉身望向人群中,與元卿遠遠地對視了一眼。

元卿對她點了下頭,示意自己會跟著她走。

正好她有些話要跟老二說,趁早不如趕巧,同她說清楚往後的打算,此事正是好時機,她也能配合著老二的打算做出行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