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沉思著,其實那人為宮中制丹多年,跟先帝也是相熟的,如何會對陛下下手?他是活得不耐煩了?還是覺得他的家人命太長?難道是受人脅迫?
那人自先帝駕崩後就被閒置,至崔、李二人被處置後,才再次進入魏忠賢視野裡。
幾人魚貫進入乾清宮,然後齊齊行禮,山呼萬歲。
天啟皇帝抬手示意他們平身,然後側頭對魏忠賢說道:“廠臣,去取一顆丹藥出來,讓眾御醫一觀。”
魏忠賢去了內室,很快手捧一個錦盒出現在眾人面前,他本打算遞給天啟皇帝,卻突然靈機一動,擔心天啟皇帝心有疑慮,就把錦盒放在桌上,隨手開啟並取出一顆暗紅色的丹藥,伸手遞到眾御醫眼前。
“諸位,還請上前一觀。”
魏忠賢說罷,眾人上前圍著那顆丹藥仔細觀察。
片刻之後。
太醫院院正吳耀興輕聲說道:“陛下,可否讓廠公將此丹賜下,容臣等細細查探?”
天啟皇帝微微點頭示意,魏忠賢便將丹藥遞至吳耀興手中退至一旁。
眾人互相傳看著那顆丹藥,其中一名院使徵得天啟皇帝的首肯和眾人同意後,用隨身帶來的工具將那丹藥碾碎,有人將丹粉捏起藉著晨光仔細觀察,有人將丹粉送入口中細細品嚐,有人將丹粉伸到鼻端輕輕嗅聞。
“陛下,此丹粉味甘、微寒,當有一味辰砂在其間。《百草經》有載,其主身體五藏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鬼。”
所謂辰砂就是丹砂,現代化學叫硫化汞,本身確實是一味中藥材,但是這東西是鍊汞最主要的礦物原料,具毒性。
“石黃,味苦平、性溫,《百草綱目》記載其可解毒殺蟲,燥溼祛痰,截瘧之功效。”
石黃就是雄黃,化學名叫四硫化四砷,這玩意加熱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劇毒。
“靈液,味辛、性寒,力主殺蟲,攻毒。可治疥痺,梅毒,惡瘡,痔瘻。”
靈液可就厲害了,水銀的別稱,也叫汞,常溫下就容易蒸發,蒸發物汞蒸汽含有劇毒。
“鉛,味甘、性寒。其體重實,其性濡滑,其色黑,內通於腎,故《局方》黑錫丹、《宣明》補真丹皆用之。”
……
“爾等就說這丹藥是否有毒?”
天啟皇帝有些聽不下去這些引經據典、侃侃而談的老學究們的絮叨,趕緊打斷。
其中一名院使搖頭晃腦,不急不緩說道:“啟奏陛下,《本草綱目》有云,嵩陽產鉛,居民多造胡粉……其鉛氣有毒,工人必食肥豬犬肉、飲酒及鐵漿以厭之。枵腹中其毒,輒病至死。長幼為毒燻蒸,多萎黃癱攣而斃。”
“《本草綱目拾遺》亦載,工人無三年久業者,以鉛醋之氣有毒,能鑠人肌骨,且其性燥烈,坊眾人每月必食鵝一次以解之。”
“朕問的是這丹藥有毒否,可還能用?”
天啟皇帝屬實有些不耐煩了。
經過幾人簡單交流,吳耀興施禮回道:“陛下,臣等不知。只有看到丹方,確其用量大小,方能度其有無毒性。”
天啟皇帝一陣無語,這答了相當於沒答,他臉色有些難看。
“爾等之意就是說,如若其中幾味用量過甚,便會有毒?”
得到肯定回答的天啟皇帝揮手示意他們退下,便陷入沉思。
等御醫們退出去之後,天啟皇帝對魏忠賢說道:“廠臣,往後這丹藥徹底停了吧。”
頓了頓他繼續道:“著人給朕準備早膳,用過之後朕再去看看皇兒。”
他神色有些疲憊,可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朱慈炅。
“皇爺,您一夜未眠,這身子骨怎吃得消?您要多多歇息,保重龍體才是。奴婢可往永寧宮替皇爺去看看小爺,如有不妥,奴婢隨時來報。皇爺大可安心,小爺吉人天相,福緣深厚,絕不會有事兒。”
魏忠賢有些心疼的看著天啟皇帝。看天啟皇帝沒打算追求進獻丹藥之事,魏忠賢的心已落地大半。
“無妨,朕身體好著呢,廠臣無需擔憂。近日朝堂你多盯著點,皇太極此人的訊息還需多方打探,建奴的動向更是要隨時關注。”
“東江鎮那邊你多用點心,那是一顆插入建奴後方的釘子,要釘牢釘穩。賑災之事也切不可掉以輕心,讓廠衛都動起來,大小臣工誰若敢在裡面伸手,朕決不輕饒。”
天啟皇帝有些意味深長的繼續道:“另外,樞部王永光的請辭奏疏就說朕準了。樞部堂官出缺,你叮囑內閣主持廷推,有了人選報與朕知。”
他嘆了口氣,說道:“如今天下板蕩,正是朝廷用才之時,讓他們多舉薦一些治國良臣上來才行,對於懷寶迷邦之輩朕深厭之,也不要總是用人唯親,朕如今是從未有過的求賢若渴。”
魏忠賢不疑有他,他哪裡知道此刻天啟皇帝內心深處的那種急迫感。
不過,他倒是從天啟皇帝的話裡聽出了不同的味道,有些話好像就是對他說的,這讓魏忠賢心裡暗暗提醒自己往後要更加謹慎仔細才是。
“奴婢遵旨!”
永寧宮裡的朱慈炅剛喝完御藥房熬好的藥,正躺在床上打盹,發燒已退,只還有些輕微的咳嗽,迷迷糊糊中他回想了一下自己這兩日的表現,審視自己是否露出太多馬腳。
目前看來,只是因著為拒絕喝那個勞什子丹水的混合物,表現得有些神叨,完全可以將其推託到五月初六那次大爆炸,就說自己本該喪命但卻被神仙搭救,然後便突然開竅,順便知道了一些事情,只有這樣的路數,貌似才更容易讓古人接納,拿定主意,他便進入了夢鄉。
睡夢中的朱慈炅他哪裡會知道,就因為他的緣故,一日夜間天啟皇帝就下了兩次決心做了兩個決定,其一便是準備開始生活節制些,其二是徹底放棄服食那些丹藥。
其實這些影響身體健康的陋習如果真的能夠得到改正並貫徹到底,或許天啟皇帝就能多續命幾年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