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他們三人旁邊冒出一個小女孩的腦袋,她雙膝跪在地上,滿臉淚水,滿眼的擔憂,伏在床邊手裡拿著一條還冒著絲絲熱氣的毛巾,準備敷在朱慈炅的腦門上,嘴裡還不停得喃喃道:“是奴婢沒有照顧好殿下,都怪奴婢,奴婢罪該萬死!”
“怎麼能怪你呢?這是朕疏忽了,朕昨日收到遼東奏報,心急國事,便著宮人送皇兒回來,是朕照顧不周,與旁人無關。”
天啟皇帝柔聲說著,他表情還有些古怪。
今日晚間,遼東六百里加急,老奴酋八子皇太極繼位,成為大金的新汗王。
對這個新奴酋,他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以往的軍報中常常提及此人,言必稱此人狡詐多智,文韜武略均屬上乘,陌生的是此人對待大明將會是何策略猶未可知。
正思忖間,魏忠賢來報,經查,伺候在永寧、坤寧二宮的凡是能接觸到皇子殿下的宮人根本就沒聽過皇太極這個名字。
出於對自己兒子的困惑,天啟皇帝不由得再次陷入沉思,直到夜半時都沒想出個所以然,驚聞朱慈炅發病召御醫,才急急趕來。
任氏看了天啟皇帝一眼,又看了一眼寰兒眼裡那透著真誠的擔憂,不禁心裡一暖。
她接過寰兒手裡的毛巾,搭在了朱慈炅的腦門上,柔聲勸道:“寰兒,你晚間曾提醒過本宮,是本宮粗心大意。這不是你的錯,你起來吧!”
皇后張氏看了看朱慈炅,又看了看寰兒,不由大感欣慰。
這宮女當初是她送來永寧宮的,因著她實在太過喜歡朱慈炅,所以想著找個心地善良、性格柔順,年紀也小還懂得疼人的小宮女送來陪伴朱慈炅。
她本是好意,但她也知道如果寰兒出了紕漏,那麼她自己也會落下埋怨,所以她曾一度有些覺得自己太過多事。
後來趁著來看望朱慈炅母子的時候,多方觀察發現寰兒這孩子兢兢業業,做事穩妥,便讓她放下心來。
如今再看她對朱慈炅那股子真心實意,她覺得這事自己做得再對不過了,但現在的情形,她卻不好說什麼。
“談敬,你去把前些時日敬獻入宮的仙丹送一粒過來。”
這位天啟皇帝多少受到其父、祖(高祖、曾祖)的影響,對待仙丹靈藥之事趨之若鶩、甘之如飴。
可能是祖上傳來的基因所致,嘉靖、隆慶、泰昌皆是如此,乃至其父泰昌帝一度被滿朝諸臣見疑實死於明末三大懸案之一的“紅丸案”。
其實那不過是崔文升一案的後續,有時候我們可以由結果反推起因,崔文升、李可灼二人最終一貶謫南京,一遣戍邊疆。
如果泰昌帝真的死於其二人之手,怎麼會如此輕易逃過一命?天啟皇帝允許嗎?天啟初年眾正盈朝的袞袞諸公允許嗎?
有鑑於此,天啟皇帝雖也對此存疑,但他自己卻經常私下服食丹藥,聽劉銘濤言及皇子身子骨太弱,瞬間便想到了他的私藏。
剛剛醒來的朱慈炅恰好聽到天啟皇帝要讓管事太監去取丹藥,他迷茫的環視四周一眼,驚覺全場就自己一個病人。
不禁渾身一顫,心道,這便宜老爹自己活不了多久,卻是嫌棄自己這個兒子命太長了嗎?
我到現在還不到一週歲好不好?那些丹藥是正經人能吃得嗎?那玩意鉛、汞等重金屬就沒有不超標的。
身體底子好的能多堅持個幾年,如嘉靖帝;身體底子差的沒幾天就得一命嗚呼,如泰昌帝;身體一般的如隆慶帝、前世歷史上的天啟帝都沒幾年好活。
現在怎麼辦?自己總不能真要吃那“仙丹”吧?
以現在的這具身軀根本架不住那些有毒物質的侵害,思慮良久也沒有好對策,最後只能拿定主意,無論如何都堅決不吃。
朱慈炅心下為之大定,因發燒整個人有點病殃殃的他有氣無力的喊了一聲:“父皇、母后、母妃。”
約盞茶功夫,談敬一路狂奔而回,將一個十分精緻的錦盒親自呈交到天啟皇帝手上。
天啟皇帝小心翼翼的開啟盒蓋,兩指捏起一顆暗紅色的藥丸,他吩咐宮人準備溫水,並安排人把丹藥碾碎,混於溫水中。
任氏將朱慈炅扶坐起來,親自從宮人手中接過藥碗,遞到朱慈炅嘴邊。
“皇兒,快服下這碗神藥。這可是你父皇平時都捨不得用的仙家丹藥,有強身健體之功效。”
朱慈炅一頭黑線,嘴唇緊閉,頭向一側轉去。他身邊的天啟皇帝、皇后張氏、宮女寰兒都滿臉擔憂的看著他。
他實在是無法理解這些古代的人,哪怕地位再高,學識再好,只要談到仙人、鬼神便諱莫如深,深信不疑。
經過眾人多番勸解開導,朱慈炅仍是堅持不喝,最後他實在抵不過如此勸導攻勢,只能幽幽說道:“不喝,有毒!”
朱慈炅話音剛落,三女以為他只是藉口不喝,並無他念。
天啟皇帝卻不禁一怔,聯想到晚間魏忠賢的奏報,及白日裡朱慈炅的種種表現,他不由面色一整,沉聲喝道:“愛妃,且慢!”
任氏以為皇帝這是要發怒,不由得就要準備跪下行禮替朱慈炅請罪,然後她就發現她的胳膊被旁邊的皇后張氏輕輕一託。
她疑惑的轉回頭看向皇后,就看到了張氏投來的眼神,順著那個眼神的方向往天啟皇帝那邊一看,發現天啟皇帝正一臉陰沉的看著朱慈炅。
“皇兒,你是說這丹藥有毒?還是這水有毒?”
“藥。”
朱慈炅奶聲奶氣,又有些虛弱的聲音傳來,殿內除了天啟皇帝,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呆立當場。
“皇兒是說這丹藥有毒?”
天啟皇帝有些不可置信的想再次確認,畢竟這丹藥他這些年可吃過不少,讓他如何不感心下惴惴?
朱慈炅一臉凝重得點了點頭,讓他有些虛弱的眉間更顯堅毅,周邊眾人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每個人臉色複雜,驚疑、詫異、害怕相互交織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