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竹瑤到現在還處於震驚之中。
回想起伏靜竹的話“這次匈奴前來求娶本朝的公主,這件事看似與我們這些臣女無關,實則危機四伏,首先說公主,現在已經成年的公主只有兩位,也就是靜安公主和明月公主,按照親屬關係來論,那肯定是靜安公主出嫁的機率比較大,況且,靜安公主已經請求出嫁,主動出嫁當然是更能顯示出她的誠心,這樣所有人都會對她有一個好印象,靜安公主是為國獻身,形象也偉大,但是她就一定會真的出嫁嗎?”
喻竹瑤感覺腦海中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
“這個無法確定,只能等到最後一刻才能知曉”喻竹瑤按自己的真實想法說道。
伏靜竹點了點頭,眸中閃過一絲恨意。
“那要是她不願意親自出嫁,但是又想得到所有的好處,那她應該要怎麼做?”
伏靜竹用自己的話徐徐引導。
“找一個人替自己出嫁,最好是對方有錯在先,這樣既能保證住她的名譽,她自己也不用出嫁”喻竹瑤搶先回答道,順著伏靜竹的思路進一步說道。
“姐姐說的對,那她的人選應該確定在哪些範圍內?”
“首先要排除劉家,其次再是明家,再剩下的...”
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瞳孔一陣驚愕。
“對,就是姐姐想的這個樣子,這也是我請姐姐來的目的,我們一定要多加防範,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關係到我們女子一輩子的終身大事,一定要謹慎”
喻竹瑤眼神中充滿複雜著情緒,隨後就是一陣後怕,要真是沒人提醒她,保不齊她就會中招,從此背井離鄉,遠離親人,嫁到遙遠的匈奴,前途未知,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一生被困在那個地方。
“ 妹妹說的是,姐姐在這裡多謝妹妹的提醒,以後如果需要姐姐的地方,姐姐一定會全力以赴,只不過他們會是以怎樣的手段,這點如果我們不知,可能會處於被動地位”
喻竹瑤一下子就擔心起他們的處境來。
“以我的猜測,這種事情最好是女方當眾出醜,這樣輿論的壓力才不會在靜安公主身上,她可以清清白白的達到自己的目的,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話,那最好的地墊便就是宴會,只有在宴會上,才會堵不住悠悠眾口,我猜測肯定會有一場宴會,到時候會邀請京城的貴女, 出了事也不會怪在任何人身上”
伏靜竹將自己的懷疑告訴了喻竹瑤,其目的也就是為了她多一份警惕之心,以免她中招。
喻竹瑤也認同的點了點頭,這樣的機率大,畢竟是兩國之間的聯姻,小打小鬧根本無法結束,只有真正的觸碰到底線,才會有鬆動的可能。
“妹妹真是個難得的聰明人,姐姐也明白你的意思,也接受你的好心,日後有用得著姐姐的地方,儘管吩咐”
喻竹瑤說完之後,陪著伏靜竹坐了會,便匆匆忙忙的離開了。
伏靜竹倒也沒有阻攔,也明白她離去的意圖。
“小姐,夫人說宮中貴妃娘娘發出了請帖,明日邀請京中貴女賞花,好多人猜測這是為了給明月公主選夫婿”小翠十分八卦的說道。
伏靜竹本來還以為會等幾天,沒想到他們這麼迫不及待,不過這個理由找的有些勉強,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光這行動速度,她就自愧不如。
“明月公主要選婿了,我怎麼沒有聽說?”伏靜竹還以為自己錯過了什麼重要訊息。
“沒有,小姐,這只是許多人的猜測,說貴妃娘娘這是心急了,被這件事給嚇怕了,急於給明月公主把夫婿先定下來,只不過就算定夫婿,為什麼要邀請京中的夫人和小姐?”小翠有幾分不理解,選夫婿都仍然要看人品,光看他的家人,怎麼感覺理由有點牽強?
“那當然是為了徹底的瞭解家族,避免明月公主受委屈唄,女子出嫁,要面對的可不僅僅只有夫婿,還有夫婿的家人,哪怕貴為公主,有時候也不是全佔力,挑選一家好拿捏的臣子,避免靜安公主以後煩心”
伏靜竹這樣替小翠解釋道。
小崔也覺得此話很是有道理,畢竟出嫁是女子一輩子的大事,謹慎一些,終歸沒有錯,更何況是一國公主出嫁,那就更得是要合心意。
伏靜竹暗暗想到,這哪裡是給明月公主選夫婿?只不過是他們設的一個圈套,選夫婿是小事,能選到合心意的當然更好,合謀害人才是目的,又是真的找到這樣的人,那兩位公主都可以高枕無憂了。
只不過她沒有想到貴妃和貴太妃也會有合作的一天,畢竟貴太妃和皇帝的關係有幾分不睦,貴妃作為皇帝的枕邊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也會不顧及枕邊人的立場。
只是他們這些人都蛇鼠一窩,半斤八兩,沒有一個是好東西,標榜的是人美心善,結果一個個醜陋不堪。
喻竹瑤剛一回府,同樣也接到了這份邀請,那一刻,她心裡都是滿滿的慶幸,慶幸伏靜竹提醒了她,要不然她可能真的不會在意這件事,那到時候事情可能就無法挽回了。
將事情簡單的像喻老爺子交代了一下。
喻家人也是一臉的驚愕,平時都是家族之間的爭鬥,這種類似於小女子心態的事情,當真很少有人能往這方面想,但這種事兒一旦成功,往往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眾人心中也閃過一絲慶幸,對於伏靜竹有一絲好感,接下了她這個人情,喻竹瑤作為喻家嫡女,對家族有著很大的責任,她的婚事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解決的,哪怕他們為了家族目的不錯,但是他們也絕對不會允許喻竹瑤嫁到匈奴,他們舉全族之力培養的貴女,絕對不會遠嫁匈奴。
“這件事我們欠府家一個人情,我們日後自有相還的一日,不過接下來的日子,瑤兒一定要多加防範,我們也會派人保護你,這件事到底只是一種猜測,也不好主動出手,要是真實發生,那我們喻家也不是好惹的,如今,我們先靜觀其變”喻老爺子率先開口說的。
眾人都紛紛點頭,自從良妃娘娘去世以後,他們喻家的處境更加的艱難,他們何嘗不知道這是皇帝的一種遷怒,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