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章 7.騙錢

蘭蔻離異多年,和兒子生活在一起。

前夫已是省級領導,再婚後有一個女兒。兩人離婚後,已斷絕來往,沒有任何交集。

蘭蔻和建設經常在省上開會,見面的次數也不少,不知不覺就走到了一起。他們成了精神上的伴侶,也成了生活中的伴侶。

蘭蔻長相一般,大嘴厚唇,小眼睛小鼻子矮個子,就是特別的白,白的血管都可以看到。

蘭蔻是九十年代初的大學生,以前和建設屬於同一個部門,在不同的市。

後來蘭蔻被提拔到所在市下屬的縣當副縣長,與建設所在的縣相隔不遠,也就兩個小時的車程。

柳青知道自已錯在先,也就對建設和蘭蔻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理會,至於建設回不回家早已無所謂。

柳青把精力用在工作和兒子諾諾身上,對其他的都不在乎。

蘭蔻和建設是事業上的幫手,生活中的知已,雖然感情受挫,婚姻不幸,但卻沒有想著組成家庭。

他倆心裡明白,跨出了這一步,未必能真正共度餘生,相攜到老。

柴米油鹽醬醋茶將會將他倆拉回到現實,鍋碗瓢盆曲會將他倆的浪漫湮滅。

婚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眷侶,婚後是雞毛一地的世俗男女。

每個人婚前都擁有過人間天堂般的快樂日子,婚後卻過著一入侯門深似海的苦惱日子。

建設的婚後生活雖然辛苦,卻也算得上的幸福。

柳青的漂亮聰慧,勤快能幹,讓建設在村民面前掙足了面子,也讓建設有了值得炫耀資本,更有了生活的信心。

人常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往前走的路黑著。

建設打死也不會相信,憑空橫出的趙晨光打亂了他幸福的生活。

一夜之間,改變了家,改變了建設,改變了柳青,也改變了女兒淺淺。

建設時常坐下來想想這過山車般的變化。

如果柳青沒有和趙晨光這一檔子事,那麼他倆和淺淺這一輩子都是本本分分的農民,靠自已的苦力過日子,每天在吆喝聲中積攢著每一分錢。

高樓大廈永遠都是眼中的風景,他們只能是風景外的人。

現在卻不一樣了,一切都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

從風景外走進了風景內,從欣賞風景,到擁有風景,卻是一夜之間的事。

但欣賞伴隨著快樂,擁有卻相隨著痛苦。

建設不知道用啥詞來形容自已目前的心情和狀態。

有時候,建設想把發生在自已身上的事像拋垃圾一樣丟擲去,拋到他看不見想不起的地方。

但是想象很豐滿,現實卻骨感,這就是想象與現實的碰撞,往往是現實給了想象一記響亮的耳光。

不接受現實,生活在想象中,那只是紙上談兵。

拋棄想象,回到現實,卻只會折磨自已,讓自已痛不欲生。

蘭蔻對建設的處境只說了一句話:“學會遺忘。”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同樣也可以遺忘一切。

學會遺忘,許多心靈的創傷無法醫治,但創傷會遺忘在時間長河中。

蘭蔻遺忘了過往,所以從頭開始,過自已的生活,走自已的路。

負重前行,註定走不遠。

卸下包袱,輕裝前進。

趙晨光當了杞縣縣委書記後,柳葉幾乎和他斷了聯絡。

柳青好像回到了從前,一心一意的過日子。

淺淺離家出走後,半個多月沒有訊息。

柳青整日心神不寧,總覺得要出啥事。

淺淺不聽話,也不知道她在外面過的咋樣。從小到大沒有吃過苦,受過罪,能在外面待下去嗎?

收到淺淺來信的霎那間,柳青淚如泉湧。

信上說她現在在一家勞務服務公司上班,專門給人介紹工作的。實習期半年,但必須培訓後才能上崗,上崗後月工資五千到六十千元,轉正後工資八千到一萬元。培訓三個月,吃住及培訓費公司不管,要自已掏錢,費用得五千五百元。讓柳青儘快把培訓費打到她提供的一個賬戶上,打的早就培訓的早,拿工資就早。

柳青和建設商量來商量去,決定不下來,不知道該給還是不該給。

最後柳青給趙晨光打電話說了淺淺要錢的事。

趙晨光問淺淺來信的地址,柳青說沒有寄件地址,看了郵戳是一個鄉鎮的郵電所,收件人也不是淺淺的名字,是個姓賴的,趙晨光說淺淺肯定陷入了傳銷組織。

一是沒有人把公司開在偏僻的鄉村,再是為啥回信不寫淺淺的名字,而是寫給一個姓賴的,三是給人介紹工作,不可能拿那麼高的工資。

勸柳青先不要給匯錢,回信讓淺淺回來,說給她已安排好了工作。如果不回來,繼續要錢,肯定進了傳銷組織。

柳青按照趙晨光說的,很快給淺淺寫了回信。

寄走回信後,柳青和建設經常徹夜難眠,替淺淺擔心。

半個月後,柳青收到了淺淺的回信。

信裡說她堅決不回家,要在勞務服務公司幹下去,讓柳青寄培訓費。

柳青再次問了趙晨光。

趙晨光確定淺淺進了傳銷組織,讓柳青回信說親自送培訓費,一併帶來幾個想去找工作的人,讓給詳細地址。

柳青按照趙晨光說的給淺淺寫了回信。

又過了半個月,柳青收到回信。

淺淺在信裡寫了聯絡電話和單位地址,讓柳青到了在電話亭打電話聯絡,她會來接柳青。

柳青看了地址和郵戳地址與上次不一樣,電話是座機號碼。

柳青將淺淺來信的地址和電話告訴了趙晨光,趙晨光說家裡最好去上五六個男人比較好,人多勢眾,如果是真正的傳銷組織,他們看咱們人多,就會放了淺淺。

柳青問需不需要報警,趙晨光說報警沒有用,當地就是靠傳銷組織帶動經濟發展,公安是傳銷組織的保護傘,不會去搗毀的。

按照趙晨光說的,建設聯絡了縣公安局,公安局派了兩名民警,趙晨光又在杞縣派了三名民警,和建設一同前往淺淺信上的地址。

五位民警和建設商量了解救方案,第二天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