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章 為什麼會愛上控制型男人

“其實,婚外情是那些控制型男人樹立自信的一種方式,好讓自已不再去害怕沒有女人陪伴,在他們看來,婚外情只是給自已留一條後路的方式。”方晴道:“一個人出軌,其實是有很多因素的,但是控制型的男人也並不一定都是好色或者說不忠的,對於出軌型的男人來說,婚外性其實就是解決他們童年時候的恐懼,以及自已的需求,還有矛盾的另外一種方法而已。”

“那這些控制型男人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羅麗道:“我怎麼感覺他們的心理很矛盾呢?”

方晴笑了笑:“控制型男人在成年以後,他們會對女人有著矛盾和糾結的心理,這些,多半是源於他們童年時候和母親的關係,只是他們將這種情緒轉嫁到伴侶身上,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就漸漸地相信了自已離不開母親,離不開自已的伴侶。這種依戀的關係,其實本質上是唯恐自已的妻子會離自已而去,他們害怕自已又會像從前一樣孤獨,無所應對,因為這些種種的害怕渴求,所以讓他不知所措,雖然年齡上他已經是個成年人了,但是在心理上,他依舊是一個戰戰兢兢的小孩子。”

“那按照你的意思,他之所以對妻子採取種種的控制手段,就是因為他害怕被妻子拋棄?”羅麗問。

“沒錯,為了打消自已被拋棄的擔心,哪怕他用盡各種各樣的手段也在所不惜。”方晴道:“為了打消自已的顧慮,尋求一份安心,所以控制型男人會不惜摧毀妻子的自信,將妻子控制在自已的手心,為的就是避免妻子拋下他。”

“那這樣的男人,還真的有些令人心疼。”母女二人心生憐憫:“怪不得,對於這些控制型男人,我會又愛又恨。”

“你這句話說的很好。”方晴笑了笑:“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愛上控制型男人。愛上一個人,我們總是要給出各種理由,但歸根到底,我們和誰相處,如何相處,多半取決於我們對父母婚姻的認識。”

當方晴說到這時,羅麗低下了頭,眼眶發紅:“我知道,是我和她爸爸的婚姻不幸,導致了她現在的婚姻過的也不好,這是我們的責任,我有愧。”

“媽,你別這麼說。”春紅安慰母親一番後,扭頭又對方晴道:“方老師,我很想聽聽你的具體分析。”

“許多人其實是不敢回顧早就他們性格和經歷的根源,認為過去的事就過去吧,回首過往也就是顧影自憐,沉浸在舊傷之中無法自拔,但是,自我發現才能有新的選擇,我們越是瞭解自已性格的成因,就越是能順利摒棄我們那些無益的行為和態度。”方晴道:“家人和家庭給我的意義,就是讓我們認識自已正確的自我形象,因為童年的自我形象,往往會貫穿我們整個人生,而我們形象的梳理,又多半來自於我們生活中的楷模,也就是我們的父母,小時候,我們不知道去怎麼經營婚姻,父母的婚姻,往往決定了我們將來對於男女之間的關係的觀點。”

“有道理。”春紅點了點頭:“我小時候,就是跟著父母學,他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

“這也就是孩子學習父母的方法之一,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可以給孩子傳達一系列訊息,我們從小接受和理解的這些資訊,也決定了我們今後人生中的自我認知和定位,如果你生活在一個鬱鬱寡歡的家庭裡,你或許會暗自發誓,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做的比父母更好。”方晴道:“但等我們真正長大後,我們仍然會不斷地追求能給我們帶來的舒適感和慰藉,以及那些我們熟悉的人所提供的熟悉的經歷和關係,因為人都是喜歡去靠近自已熟悉和了解的關係,所以,就算是我們小時候立下怎樣的誓言,但長大了,往往會重蹈覆轍自已的童年。”

“如果這樣說的話,那我現在的家庭,就是與自已之前的家庭的惡性迴圈。”春紅道:“我童年的生活模式,跟自已現在的婚姻很相似,父母的婚姻模式,恰恰是我現在的婚姻模式。”

母親羅麗聽完女兒的講述,陷入了沉思:“方老師,我不得不跟你說說我們這個家了。”羅麗思緒湧起,開始講述著他們這個家,她與自已的丈夫之間的故事。

母親羅麗十七歲的時候,喜歡舞蹈,像是一朵出眾的鮮花一樣屹立在人群,父親姜浩年輕有為,開始追求羅麗,兩個人相互愛慕,偷嚐了禁果之後便倉促結婚,因為結婚生子的緣故,羅麗放棄了成為舞蹈家的夢想,而姜浩也不得不輟學,放棄了成為醫生的夢想。

當青春匆匆駛過之後,兩個人的關係就開始變得狂風暴雨一般,丈夫對嬌妻的愛慕變成了佔有慾和嫉妒心,而妻子為了年幼的孩子和當初自已的選擇,不得不忍氣吞聲,自已當初的獨立精神被丈夫碾壓的支離破碎,而自已的第二個女兒春紅就是在夫妻這種爭吵中出生的。

“從出生後,在我有記憶的時候,我就知道,母親一直是忍氣吞聲的,她就是想不惜一切代價來維持著這段婚姻,哪怕這個代價是喪失尊嚴和自我價值。”春紅道。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女人就是不如男人,撐起一個家,還得靠著男人。”羅麗嘆息:“我的母親就是這樣教育我的,所以我也就這樣想,這樣做了。”

方晴道:“這其實就是女人是附屬品的文化背景,家庭給予女人的教導,也是重言傳,輕身教,孩子會在母親的影響下,有著雙重認同的想法,她們一邊會擔心自已失去父愛,一邊又學會了某些父母積極的性格品質,當然,她們也會體會到真真切切的痛苦,會以為自已的痛苦永遠都沒有盡頭,就像是父親和女兒之間比如會有矛盾和分歧,但如果父母之間的主調是慈愛和尊重,那女兒就會對男人形成信任和安全感,如果孩子讀到的資訊是肯定的和積極的,他們的自我評價也會積極樂觀,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父母的一次一次的責罵,反而會抹殺掉他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