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6章 行動

此時,在泉州城的明軍大營附近,已經調集了近衛軍的所有主力。原本駐紮在南京城的近衛軍,近六千精銳士兵,已全部入駐泉州城外的中軍大營。

而且,近衛軍的主要將領也都雲集在這裡,準備隨時響應來自上層的命令。

與此同時,親軍營與武衛營也派出了精銳的兵力,共計三個騎兵千總部,其中武衛營更是派出了兩個騎兵千總部,由林昌峰親自統領,負責部署海上突襲的任務。這支兵馬已經在泉州集結,隨時準備登船出發,攻向赤嵌城的西南沿海登陸口岸。

此時的朱慈烺,內心深處的憂慮並未減少,反而愈加濃烈。面對即將到來的“臺島突襲戰”,他深知其中的關鍵在於賀楠這一位內應,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荷蘭大軍已經在赤嵌城的西面沿海一線設立了層層防禦陣地,部署了上千名荷軍士兵,兵力雄厚。而如今城中又迎來了大量援兵,守備力量的增強,使得赤嵌城的防守變得愈發堅固。

若不能在短期內打破僵局,一旦荷蘭大軍全面發力,赤嵌城便難以抵擋。局勢的變化已然超出了他最初的預期,每一次對敵的佈局都充滿著未知與危險,若稍有不慎,便會葬送所有的努力。

此時,他不再僅僅依賴於兵力的調動,而是深深意識到,必須以更高的視角,統籌全域性,才能確保大計的最終成功。在這場充滿變數的角逐中,誰能在關鍵時刻審時度勢,誰就能掌握勝利的主動權。

朱慈烺心中已然做出了最為嚴峻的決策,無論是內應的潛伏,還是荷蘭大軍的步步緊逼,都已無法阻擋他前進的步伐。

眼下,便是行動的最佳時機。根據參謀部的推演,若主力自北面登陸,再行突襲赤嵌城,從上岸到抵達城下,至少需要一整日的時間。否則,在長途奔襲的情況下,想要保持戰鬥力,並以完整建制投入戰鬥,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即便北路行軍能夠成功抵達城下,也不可能立刻發起猛攻,而只能依靠前鋒部隊牽制荷軍,以爭取時間。

然而,赤嵌城內的荷蘭守軍一旦進入戰備狀態,各部漢軍與荷蘭士兵必然迅速集結,登上城牆,牢牢固守防線。在明軍主力尚未到達的情況下,賀楠想要策動兵變、奪取北門,勢必會面臨巨大的困難。

因此,在戰局初期,北路明軍的主要任務並非強攻,而是掩護與牽制,為城內的賀楠爭取發動內應的最佳時機。相比之下,由海路突襲雖然無法直接抵達赤嵌城下,但卻能在城池南側的港口側翼登陸。那裡沒有攔河鐵鏈,理論上可供明軍快速突入。

然而,根據管世勝傳回的情報,荷軍早已在該區域佈防,佈下重兵。此次參戰的親軍營、武衛營及驍騎營共計三個千總部,若要成功突破荷軍防線,絕非易事,且極有可能陷入苦戰。

不過,若能成功在港口一線開戰,無論戰局如何發展,都必然會牽制住城外荷軍的大量兵力,吸引荷蘭守軍的主要注意力。而這,正是賀楠發動襲擊、舉旗起義、奪取北門的關鍵所在。

戰局發展至此,赤嵌城城外戰火正酣,南面海軍牽制荷蘭援軍,城中賀楠成功控制北門,而埋伏在赤嵌城西南面的荷軍主力被明軍海上部隊吸引,無暇顧及城內變故。此時,明軍的最後一擊便將展開——從北面秘密潛入的突襲部隊,必須迅速穿越山嶺,直抵赤嵌城的北門,接應賀楠,並徹底掌控城門要道。

這支隊伍正是駐紮泉州大營的親軍營最後兩個千總部,他們是這場戰役的“封喉之刃”,也是朱慈烺整個作戰計劃中最至關重要的一環。但現在,這支突襲部隊所面臨的挑戰也無比嚴峻。他們必須渡海,然後悄無聲息地登陸,並隱蔽地穿越山嶺和谷地。

而由於山路崎嶇,他們除了最基本的甲冑與武器之外,幾乎無法攜帶任何輜重。一旦行蹤敗露,便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而面對裝備精良的荷軍,他們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但正因如此,荷軍並未在北部山嶺中佈下重兵,僅在數處要道設立了簡易關卡。此等佈防,在親軍營精銳“夜不收”的眼中,根本構不成威脅。利用夜色掩護,他們可以迅速潛行,並在不驚動大軍的情況下,悄然拔除這些哨卡,為主力部隊清除障礙。

當然,整個戰局的成功,仍舊離不開賀楠的接應。若無內應,這支上千人的輕裝部隊根本沒有攻堅能力,冒然出現在赤嵌城下,無異於自取滅亡。

……

……

隨著最後一批明軍登船,渡海部隊即將出發,北路奇兵已經在夜色中啟程,而港口附近的明軍也已完成戰前準備。整個戰役的佈局已然成形,勝敗即將在赤嵌城一戰見分曉。

朱慈烺站在軍帳之中,眺望遠方,心中清楚,這是一場險棋。但有些戰局,不搏便無勝算。而此戰若成,東南的局勢將徹底逆轉,明軍將重新奪回臺灣,打破荷蘭人在東方的統治根基。

正月十七日晚,赤嵌城北門。夜幕低垂,冷風穿堂而過,將城樓上的燈火吹得微微搖晃。已經大半年沒能清醒執勤的萬九,終於恢復了以往的職責,重新站上了這座熟悉的城樓。夜色深沉,城外黑影婆娑,遠處村落中偶爾傳來幾聲犬吠,城內卻是一片靜謐,彷彿這一夜只是尋常的值守,毫無異樣。

城樓一側的小廳裡,幾名親信圍坐在一張舊木桌前,爐火上的酒壺飄出淡淡的酒香,桌面上擺著幾盤已吃剩的肉食。幾人或倚或靠,神情放鬆,酒意微醺,不時低聲交談幾句,顯然並未把巡查當作一件緊張的差事。

他們雖然表面懶散,但心裡都清楚,荷蘭士兵定時巡查,不能真放鬆警惕。不過,荷蘭人的巡查雖說嚴格,真正機警的卻還是這批在城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往往荷蘭士兵的影子還沒出現,訊息早已傳遍城牆,等他們真正登樓檢查時,該掩蓋的早已掩蓋,該收拾的早已收拾乾淨。

元宵節的假期,暫時遮掩了城內的暗潮洶湧。按照往年的慣例,從正月十五起,節日的氣氛會持續幾日,雖然明荷之間已然暗流激盪,但表面上仍舊風平浪靜。無論是荷蘭人還是漢人,都沉浸在節日的鬆懈之中。荷蘭人雖是異族統治者,但在這片土地上經營多年,也不得不入鄉隨俗。島上的三四萬漢人皆在過節,街頭巷尾的燈火依舊,城中商販販賣著節慶的糖果與糕點,讓整個城市看上去依舊平和。

就在這表面平靜之下,賀楠趁著巡夜的名義,悄然來到城樓之上。表面上,他只是在檢查守備,確保北門的防務無懈可擊,但實際上,他此刻正在城樓大廳的一角,與一個身著家丁服飾的男子低聲密談。

這個男子不是別人,正是管世勝——大明行動隊在赤嵌城的潛伏者之一。而此時,二人所商議的,正是關乎赤嵌城存亡的反正計劃。

此地乃是賀楠的防區,他來此巡視本就合情合理。而城內士兵的裝束多有雷同,普通人難以分辨身份,因此,管世勝在這裡不僅能夠完美隱藏身份,還能與賀楠安全接頭。相比於其他可能藏匿耳目的密室或暗巷,反倒是這明面上的城樓,成為了最安全的交談之地。

管世勝並未收到周世顯的最新指令,但身為行動隊的一員,他深知戰機稍縱即逝,哪怕尚未有明確的命令,也不能一味等候。他已經依據自己的判斷,提前展開了一些部署。最終的行動方向,固然需要皇帝陛下定奪,但行動的鋪墊和準備,必須在命令到來之前就做好,否則關鍵時刻便會手忙腳亂,錯失良機。

他從未是個只會機械執行命令的軍人,而是一名懂得如何在混亂之中自處、在危機中謀生的狠角色。他比誰都清楚,在資訊極度不暢的戰爭環境下,決策依賴的往往不是全面的情報,而是敏銳的洞察、冷靜的判斷以及果敢的行動。少了其中任何一點,都會導致整個計劃功虧一簣。

賀楠看著面前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心頭莫名一緊。他一直自認為自己足夠謹慎、足夠聰明,可管世勝的存在,卻讓他有種看不透的感覺。這個男人的言行舉止間,透著某種特殊的冷靜——那種既不像久經沙場的老將般狂傲,也不像初生牛犢般無畏,而是一種天生的、沉穩的狠辣。

尤其是今日下午,當管世勝威脅劉迅時,賀楠才真正意識到,這個傢伙的狠厲絕非虛張聲勢,而是滲透到骨子裡的東西。他不是那種衝動之人,但一旦下手,便沒有任何猶豫。這讓賀楠有些不寒而慄。他忍不住在心中思索,這個男人究竟經歷過什麼,才會有這樣強悍的心理素質?

更讓他不解的是,在如此危險的環境之下,管世勝每次現身竟然只帶著兩個人,就好像整座赤嵌城是他的地盤一樣。他是真的有把握?還是瘋了?若是換作他賀楠,身處敵城,縱然有內應,也絕不會如此孤身犯險。更何況,這裡是荷蘭人的天下,一旦暴露,怕是連活著逃出去的機會都沒有。但管世勝卻彷彿絲毫不擔心,甚至顯得遊刃有餘。

“明日之前,我們必須落實城內關鍵點的掌控情況。”管世勝的聲音低沉且堅定,打斷了賀楠的思緒。

“已經有人在盯著了。”賀楠壓低聲音說道:“可你也清楚,一旦動手,就再沒有退路。”

“所以才要趁著元宵後戒備鬆懈的這幾日,做好最後的安排。”管世勝抬頭看了一眼窗外,夜色愈發深沉,道:“反正這事,已經不由你我選擇,而是大勢所趨。”

賀楠沉默了片刻,最終緩緩點了點頭。

此時,城樓外,冷風穿城而過,吹得樓下的火把搖曳不定。遠處,荷蘭士兵的巡邏步伐踩在石板路上,發出有節奏的踏步聲。城內,節日的餘韻尚存,街頭仍偶有零星的爆竹聲響起,似乎還沉浸在慶祝之中。

可明眼人都能看出,在這表象之下,一場風暴已經悄然醞釀。賀楠心中清楚,自己早已無路可退。而管世勝的存在,像是利刃一般,正在刺破赤嵌城的黑暗。

這座城,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賀楠依舊謹慎地掃視著四周,雖是夜幕沉沉,赤嵌城卻仍有零星的燈火點綴著街道。城中的戒備森嚴,可在他眼裡,卻早已佈滿破綻。

今日,他按照管世勝的指示,前去會見了駐守南門的守將劉迅。這次見面本該是一次試探,但管世勝向來行事果決,竟在交談之際突然出手,令劉迅頓時進退兩難。經過一番威逼利誘後,劉迅最終還是被他們拉下了水,成為了明軍潛伏在城中的關鍵棋子。

賀楠深知,南門一旦被他們掌控,明軍援兵的推進將變得無比順暢。眼下,赤嵌城的外援仍需翻山越嶺,甚至需要用皮筏搭浮橋渡河,耗時費力且風險極高。

但若劉迅肯配合,南門的城防便可在關鍵時刻出現“疏漏”,屆時明軍便能迅速突破防線,兵鋒直指城中。這不僅會大幅減少明軍的消耗,還將極大地提高攻下赤嵌城的勝算。

他對劉迅並不陌生,二人共事多年,對其性格早已瞭然於胸。劉迅對荷蘭人談不上忠心,若非身處軍伍,也不過是個務實之人。更何況,他在軍中多年來始終升遷無望,只因沒有強硬的後臺支援,久而久之心生怨氣,對荷蘭人的不公待遇早已不滿。賀楠清楚,這樣的人只需要一點推力,便能讓他邁出背叛的一步。

事實上,管世勝早已盯上了南門的破綻,並非一時興起。為了鋪墊這次行動,他與賀楠密切配合,利用城內曾家、龔家的商貿網路,悄然佈下天羅地網,將劉迅一步步拖入陷阱。

這一切,並非倉促決定,而是建立在李家龐大的商業勢力,以及對城內局勢的精準把握之上。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揆一的舉動竟意外加快了計劃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