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王爺。”
李秉在前,身後則是一眾士卒與漁民,齊齊朝坐在高頭大馬上的楊斐行禮。
“諸位無需多禮。”
楊斐優雅下馬後,看著已經重建的漁村,朝李秉滿意點頭:“你做得很好。”
李秉立刻道:“幸賴將士用命。”
楊斐聞言,朝著一眾士卒大聲喊話:“此戰殲滅眾多海賊,眾將士辛苦。”
一眾士卒齊聲回應:“剿賊殺敵,不辛苦!”
楊斐當眾吩咐李秉:“此戰將士的戰功不可有任何遺漏,呈報上來後便論功行賞。”
李秉鄭重道:“是,王爺!”
下方眾將士皆露出激動的神色。
王爺從不貪墨戰功,也不削減戰功,這也是他們願意效死命的緣故。
對於士卒而言,戰功最有說服力。
“接下來這裡的安全交由韓將軍,爾等好好休息。”
安排完將士後,楊斐又對當地的漁民噓寒問暖,讓漁民們惶恐之餘,也感受到這位王爺的親民、愛民之心。
迎接結束,楊斐讓李秉安排地方,他要了解此地現狀。
“李秉,附近的地形勘測的如何?”
楊斐開門見山詢問。
李秉拿出一張簡易的地圖,平鋪在木桌上,指著其中一處介紹起來:“王爺,此處名避風灣,距此地十五里,四周開闊,地勢平坦,且末將找漁民打聽過,避風灣顧名思義位於避風處,常年風平浪靜,十分適合做港口。”
“還有此處,名為大魚灣,漁村正是處於大魚灣內,也適合做港口,只不過漁民世代居住於此,相較於避風灣,多有不便。”
這兩處是李秉很是看好的地方。
還有一處,便是海賊的巢穴,但那裡地勢高低落差較大,有眾多礁石,相較於這兩處,並沒有那麼完美,李秉只是一筆帶過。
“去避風灣看看。”
如果沒有避風灣,楊斐會考慮拆遷漁村。但如果避風灣這個選擇符合預期,漁村就不用考慮了。
很快,三人與一隊黑衣衛來到大魚灣十五里外的避風灣。
楊斐站在高處,俯瞰著整個避風灣,心中暗自點頭。
“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他轉身對李秉說道,“派人在此地建立港口,修建通往海陽縣的水泥路,同時招募士卒訓練。”
李秉領命,但他思索了片刻後問道:“王爺,海上所用之船與河裡的大船不同,我們並無這方面的工匠。”
楊斐當然知道海船和內陸船不同,海船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並不是簡單的造船就行。
“此事你無需擔心,初期先募兵,本王會在嶺南境內招募船匠,集思廣益,打造出堅固的海船。”
楊斐聲音落下,李秉放心了。
他擔心王爺並不知道此事,既然王爺已經有所預知,那就不用擔心。
王爺從不會讓人失望。
楊斐看向遠方海面,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打造強大的海師,就是要發展海上貿易,不僅可以增加嶺南的財富,甚至還能夠對外殖民。
這個時空的大航海時代,必須由自已開啟。
回到漁村,李秉立刻行動起來。
李秉一走,便剩下韓勇跟在楊斐身後。
後者還是沒忍住心中的困惑,詢問道:“王爺,若說組建水師,末將沒有疑惑,嶺南多水路,水師是必備的,但海師,難不成海上有足以匹敵我大隋的敵人嗎?”
楊斐聞言,笑了笑,接著搖頭:“現在別說海上,陸地上能抗衡我大隋的國家都尚未出現,勉強稱得上對手的,也就極西之地的阿拉伯、拜占庭以及查理曼三個國家。”
這三個國家比天竺肯定要強大的多,但各方面都比不過大隋。
縱觀歷史而言,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整個世界也是一超多強的格局,只不過這個超級大國。
是華夏。
這個時代的華夏思想尚未禁錮,辮子也未長出,無論是文化造詣亦或是科技水平,都處於絕對的世界之巔。
至於天竺?
連楊斐都打不過,更別提整個大隋了。
韓勇更疑惑了:“既然海上沒有強大的敵人,王爺為何讓李秉組建海師?”
就憑几個小毛賊,根本不值得啊。
楊斐意味深長的說道:“海上雖然沒有強大的敵人,但卻有取之不盡的財富。”
其他的不說,小日子那座銀山。
楊斐就絕對不會忘記。
組建海師,就是為了去取回這些屬於自已的錢,順便開展美式自由貿易。
韓勇瞪大了眼睛:“海上有如此財富?”
楊斐微微點頭:“等咱們的海師與海船做出來,本王帶你去海上拉銀子。”
末了,楊斐補充一句:“論船拉。”
韓勇如遭雷劈,當場呆愣在原地。
銀子論船拉?
那得是多少錢啊!!!
等他回過神來,發現王爺已經不知所蹤。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大興城。
皇帝楊儀在御書房內單獨召見了宰相顧淵。
“啟明,看看這個。”
楊儀將一封奏報交給一旁的曹忠,曹忠則轉交給顧淵。
顧淵看完奏報,眉頭一皺:“這倭國遣隋使想去嶺南面見楚王?”
大隋立朝一百五十餘載,倭國一直都有派遣隋使來隋上貢稱臣,不僅如此,這些遣隋使十分活躍。
他們熱衷學習大隋的文化與工匠技術,稱讚大隋的文化與工匠技術為明珠。
即便是顧淵,也曾被遣隋使求見。
只不過這群人求見都帶著金銀之物,有討好之意,很可能不懷好心,被顧淵拒絕。
但顧淵知道,自已能拒絕。
別的大臣不一定能!
偏偏這種事情沒有實質性的證據能證明這些遣隋使有不軌之心,他們送金銀只是為了能夠進入國子監讀書,或是去工部學習。
小國寡民仰慕天朝文化,對皇帝而言也是長面子之事,楊儀自然不會有太多防備,一一允諾。
連皇帝都認可此事,顧淵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楊儀笑道:“這群遣隋使見到玻璃後驚為天人,便四處打聽玻璃產自何處,一番刨根問底,知道了嶺南,特意上摺子想去嶺南求見楚王。”
顧淵卻隱隱覺得哪裡不對。
“難道他們是想學習玻璃製造工藝?”
也不對!
若是想學習玻璃製造工藝,根本無需去嶺南,直接找大興城的玻璃代理商洪覆即可,這位商人憑藉著獨佔大興城的玻璃銷售渠道,一年來可謂是混得風生水起。
遣隋使不可能不知道此人,那麼,他們求見楚王必然有其他目的。
玻璃,或許只是一個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