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4 章 薛明的支教生活

薛清花頓時想要反駁,道:“可,可是……”

後面的話卻沒辦法再說出口了,因為在這麼多年的警察局做客期間,周圍的警察叔叔阿姨們也很喜歡這個小姑娘。

為了開導薛清花,給薛清花說了很多類似的故事,就是希望小薛清花能夠慢慢的在時間的治療下,恢復小孩本應有的天真無邪。

因此,警察在這麼多年裡,或多或少還是給薛清花透露了一些其他案件的細節。

怎麼形容呢?

真的就是隻有想不到的法子,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防不勝防啊!

作為一個正常人,不管什麼都要懷疑別人的話,還怎麼能有社交?

畢竟,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

見薛清花一直“可”,但沒有後續,劉耀也就接著道:“所以,在這樣實在沒有辦法避免的情況下,花姐,你還能在那模糊不清的記憶中,一次又一次的回憶過往,幫助叔叔,就已經做到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了。”

這次劉耀不等薛清花再說話,便接著道:“花姐,你外公的噩耗,我是深表同情的,但我相信,外公他老人家在天上,也不希望看著你就這樣滿臉委屈吧。”

薛清花這時很自然地想起來了自己的外公,回想起過去外公對自己的種種。

下意識地點點頭,薛清花喃喃道:“是啊,外公看到我這樣,不會高興的。”

劉耀接著道:“而且,你再想想你的父親,他是不是因為你的努力而得到了平反?”

這話只是靠著劉耀的猜測,按理來說,能夠將贓物指認出後,歸還原主,應該還是有可能減判的。

薛清花聽後,也慢慢點了點頭,道:“是這樣的,那些其實並不是贓物,而是爸爸的學生讓他們的孩子偷塞給我的。”

劉耀感覺頭有點蒙。

怎麼贓物變成學生送的了?

這兩個的差距,可完全會讓事情的發展向著完全不同的方向發展啊!

薛清花似乎也覺得是剛才描述上,自己一直在講述自己的經歷,對這些描述的確實有些模糊不清,容易聽岔。

薛清花微微發紅的臉,不自覺的吐了吐小舌頭,不好意思地道:“劉耀,我剛才沒有表達清楚,不好意思。”

劉耀也不好說什麼,畢竟,能讓薛清花多說一點,就可以讓自己多一點線索,幫助薛清花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所以,劉耀也就擺擺手,道:“花姐,你可以具體說說那些……嗯……叔叔的……學生的孩子送的禮物嗎……”

薛清花又一次陷入回憶,道:“那是在二十年前了吧,我爸爸作為當年省狀元進入的頂級學府,因為政策需要,我爸爸就主動申請到特困地區做支教。”

……

當年,跟著薛明學習的那一批學生,跟薛明的年紀基本同齡,這群本應該坐在教室裡面好好學習的青年,卻整天除了農活外,還要走十幾公里外的集市裡去賣當年他們的收成。

這也讓薛明深受感觸,深刻意識到,他們的不容易,對於他們而言,能夠改變命運的,只有學習這一條通天大道。

“後來,我出生後,還隨時用這段回憶來教導我。”薛清花感嘆道。

因此,薛明教他們學習的那段時間,基本上是全天都撲在了這群學生身上。不管這批學生身上有什麼困難,只要薛明知道後,都會竭盡全力去幫忙。

但那群學生始終覺得他們跟薛明是同齡的,所以就有一種大家都是這個年紀,你能怎麼幫助我們呢?這樣的想法。

但薛明真的是真心換真心,這方小劉家的扶貧豬生病了,一家子人著急的團團轉,薛明親自走了二十多里路到最近的鎮上的獸醫店,尋求幫助,就連給豬治病的錢,都是薛明自掏腰包。

據說當時,薛明的鞋都因為走太急給走破了,腳都不知道磨起了多少水泡。

要知道,一個從城裡養大的大學生,哪一個不是嬌生慣養出來的?

更何況還是薛家這個官宦家族的少爺?

但薛明卻為了一位學生而做到這樣,確實值得欽佩。

“每次我爸爸回憶當時的情景,都說的是,雖然對於他而言,只是一頭豬而已,但對於劉叔他們家,可就是天大的事情!所以,他需要幫,必須幫,全力幫!”

劉耀將自己帶入薛明的身份去,覺得自己都不一定能有那麼大的意志來幫助他人,心裡不由升起欽佩之情:“花姐,你的父親真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

自從那次薛明的幫忙後,也慢慢的讓那群學生不再排斥這位老師了。

甚至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做足準備參加高考,帶著自己家裡的管家等人,來到這些學生家。

在春種時節,幫忙耕地;夏天時候,幫忙除蟲;秋天就幫忙收割麥子之類的。

這舉動,讓受到幫忙的和幫忙的都哭了。

當然,受到幫忙的都是感動哭的,而幫忙的卻是因為活太多了,根本幹不完!累哭的!

全班二三十號人啊,因為薛少爺的一句話,全都得去幫忙!

一兩家都還好,但是家家戶戶都要弄,相當於全年就冬天沒有什麼需要幫忙做農活的!

但結果是好的,在薛明支教的兩年過程中,這批學生都很努力,也沒有辜負薛明的期望。

三十二名特困生,竟然以三十二名雙一流名校錄取為結果!

這件事為薛明後來入官提前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

更重要的是,改變了特困生他們的一生!

而作為特困生的三十二位學生,沒有被外面世界的燈紅酒綠渲染,而是在拓寬視野之後,才真心覺得薛老師對自己的好!

雖然,這三十二位學生遠赴全國各地的名校讀書,深造。

但他們在那薛明教學時期結下的友誼,卻一直保持了下去。

在經過十多年的沉澱,這三十二名學生也在各個行業中做到了翹楚。

因為聯絡一直不斷,也就在同學群裡得知當時薛明的一些難事。

得知這訊息後,群裡炸了!

都在想自己應該怎麼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幫助薛明,以報答薛明過去的無私付出。

畢竟,薛老師,一直在這群人的心裡,就是再生父母!

但同學們一直知道薛明是一個兩袖清風的好官,也不會同意自己直接資助的事。

都在群裡乾著急。

這時,那個小劉靈機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