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點點頭:“哦,原來您的老師是個港商,也可以說是大金主了。這樣說來見見也無妨。”
唐博士大喜道:“我就知道金先生肯定會給這個面子,今天我要好好的和你喝頓酒。
“哈哈,也感謝你給我老師這個面子,我就通知老師明天來。小兄弟上酒。”
師傅問:“讓您等了一下午,我去山裡買木料了。您老師沒有一起來?”
唐博士說:“他是昨天上午到的南京,昨天下午又到的江城,住在鐵山賓館。”
師傅說:“哦!他來這裡還是我們到江城去?
“不為別的,我怕這窮鄉僻壤的招待不周,這裡連個像樣的賓館都沒有。”
唐博士說:“明天上午他們來這裡,還在這裡見個面,吃個飯,一起隨便聊聊,再遊遊桃花潭,下午他們就回去,不住在這裡。”
師傅說:“那就聽您的安排。”
唐博士說:“我還有一個女司機,也是我的研究生在房間裡,讓人去喊下,306房。”
我便出去讓老闆娘上菜上酒,再去306房喊人。
菜是萬家酒店最拿手的菜:鐵板臭鱖魚,鹹豬蹄鍋子,太陽湖大魚頭鍋子,紅燒穿山甲鍋子,還有四五個配菜,一大壇桃花釀。
沒想到唐博士的酒量,絲毫不輸於師傅。我用楊梅酒作陪,那女研究生喝茶。
這一場大酒一直喝到九點多,師傅也沒有回去,在酒店開了一間房。
師父讓我第二天請假一天,一起接待香港客人。
第二天早晨,胖子老闆來接我時,請了假,就去買了鞭炮和香燭,因為今天房子要動土開工了。
師傅一大早也來了,七點不到,翟經理帶著一個包工頭和材料員,七八個工人陸陸續續的也到了。
在農村建房,先會選擇好吉日吉時,舉行“破土”祭祀儀式,準備祭供用品,向神靈表明即將開始建造房屋,“破土”動工,向神靈進行致謝。
祈禱、祭祀之後,才可以“破土”,開始正式的建造。
首先會準備好供桌,供上大魚大肉和紙錢、香、鞭炮等祭祀用品。
供奉上整隻雞,插上筷子,點上蠟燭,燒紙錢,放鞭炮,敬告土地公公。
師傅焚香禱告:弟子胡晟率晚輩張丕揚等焚香奉請本境城隍老爺,民主公王、山神土地、福德正神、土府尊神、虛空過往監察尊神,仗此真香普同供養。
今日吉日良辰在此動土,興建宅第、興土動工恐有冒瀆神威。
座上虔備香燈花果金銀財寶,請來眾神監納齋誠開恩赦罪,下祈城隍山神土地龍神列聖尊神,慈悲給予成全。
在興工期間,工程竣興,人口平安,一切平安順利,萬事大吉。
禱告畢,師傅和我拿起鐵鍬挖了三鍬土,算是破土動工了。
又對翟經理說,先蓋三間小房子的大小和位置。
翟經理說今天先放線挖地基,清理一下菜地,把院子裡的雜樹也砍掉。
明天從縣城裡調來一臺大挖機和兩輛運土車,地下室或魚塘爭取一天挖出個大概來。
挖機五百一天,運土車兩百,比人工划算。
這麼快?有機械就是不一樣。
師傅說:“中午就在萬家酒店吃個便飯,算是開工酒。我還有客人要來,就不陪了,讓丕揚陪你們。”
翟經理說:“你忙你的,小張也不用陪,把開水燒好就行,工人一天要喝不少水的。”
工人們在翟經理的安排下,砍樹的砍樹,清理菜園子的清理菜園子,挖小房子地基的挖地基,很快各自忙開了。
九點多鐘的時候,一輛江城牌照的皇冠轎車,來到了萬家酒店門口,門上有鐵山賓館的字或標誌,是鐵山賓館的接待專車。
我在包廂準備水果和茶杯,聽到喇叭聲,走到窗前,看到從車上下來四個人。
駕駛員先開啟後車門,下了一位文質彬彬帶著金絲邊眼鏡的老者,六十多歲的樣子,頭戴一頂白色的禮帽,西裝革履。
緊接著下來的是一位摩登年輕女郎,她穿著裙裝,一身清涼的打扮,胸口開得很大。
當她彎腰鑽出車子的時候,從上面看真是春光乍洩,一覽無餘。
雖然已是深秋,這幾天有些小陽春回暖,天氣還是有點涼。
突然我看到從副駕駛下來一個人,不禁大吃一驚:這個人燒成灰我都認得!
他就是那個在堵車現場偶遇,卻在江城狠打我的香港佬。
怎麼他也來了?我忽然想起三三說過,元旦前後他會來。
但他又怎麼和唐博士的老師在一起?難道也是他的學生?
師傅和唐博士,那女研究生已經迎了上去,引領著他們往樓上走。
我拐進了另一個包廂,關上了包廂門。
在這裡,我不能和那個香港佬照面,我要躲開他。
我等他們都進了大包廂,趕緊下樓。
我聽見師傅在叫我,我對老闆娘說:“你安排個服務員上去,我有點急事,我趕緊要回去一趟。
“麻煩你等會給我師傅說一下,還有你的腳踏車借我騎一下。”
我騎上老闆娘的腳踏車趕緊走,我準備回寶峰巖。
一路上我還想著那個香港佬,按那香港佬的做派,根本就不像個做學問的,就像香港片裡的馬仔,純粹是個黑社會。
要不然他也不會和小雅的師傅刀條臉攪在一起。
既然那香港佬是黑社會,那這個唐博士的老師(姑且就當做是他的老師)肯定也不那麼幹淨。
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趕到寶峰崖,師孃看我氣喘吁吁的,問:“你不是去學車了嗎?”
我說:“今天請了假,師傅昨天在萬家酒店陪客人喝酒很晚沒回來,今天又要陪香港來的客人。”
師孃恍然大悟的說:“我說呢!你師傅不出遠門,從來不在外面過夜的,不論多晚都會回來。今天房子開工了嗎?”
我點點頭,然後又把心中的顧慮分析給師孃聽。
師孃認真的聽我說完,微蹙眉頭說道:“這次你師傅有欠考慮,我們玄隱門的規矩:一不交官,二不結匪,三不盟友。
“他回來我提醒他一下。
“你不與那香港人打照面是對的,避仇如避寇,避禍如避火。遠離是非,少些麻煩。”
看來,不是冤家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