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一堆價值連城的東西,師傅就隨意的堆在籮筐裡?
我感到眼前有無數的小星星在閃閃發光!
哇!發財啦!發大財啦!
師父真的是視錢財如糞土啊,無比的豪橫!無比的牛叉叉!
忽然之間,我靈光一閃:我想起了照片上的那些銅錢。
我激動的說:“師父,我給你看樣東西。”
說著我翻出了揹包裡的照片袋,把銅錢的照片都挑了出來,一共24張,遞給了師傅。
師傅接在手中,先是漫不經心的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他驚訝起來,臉上露出震撼的表情,越看越慢,越看越仔細。
看完了他抬起頭,問我:“這些照片你是從哪裡來的?”
我告訴他,這照片就是一個多月前,那個香港佬的照相機裡的,為這些照片他還懸賞一萬塊!
也是為了這些照片把我打了個半死!
昨天下午我才把照片沖洗了出來。
師父有些激動,他挑出六張照片跟我說:“如果這個是真的,這是太平天國的花錢,一個就值幾十萬。”
天啦!
原來如此!在我眼中的這些破銅爛鐵,原來都是收藏的天國珍品啊。
怪不得香港佬如此的瘋狂。
如果能找到照片上的這些珍品,那該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啊。
我好奇的問師父:“什麼是花錢?”
師父坐下來,拿起一枚銅錢問:
“你知道銅錢是怎麼鑄造的嗎?”
我搖搖頭,說真的,我一無所知。
師父說:“你既然是我青蚨的傳人,今天我就要給你講講《青蚨經》:
“天下財富分為三大類:國家的,個人的和共有的。明白不?”
我搖搖頭。
師父接著說:
“財富的財:左貝右才。
貝是指錢幣,古人以貝殼為幣;
才是指才能,古人以技能為才;
通俗的說就是:財,以技能換取錢幣。
富就是一家一口田,這是小農經濟。
家中無田就是無產者,所以太平天國就是給無田者均田畝。
歷朝歷代的農民運動,都是失田者的土地革命,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數權貴手中。明白不?”
“這個我知道,大學裡面中國通史學的就是這個。”我說。
師父接著說:“我不去說什麼無形的財富:什麼知識啊,健康啊,時間啊,社會關係啊,那些都是虛的,明白不?
我們就說有形的,看得見的財富。
這包括固定的和流通的。
固定的像土地,礦藏,房子等,可以變現但不能攜帶的。
流通的像錢幣,珠寶,古董等,可以流通且能攜帶的。
流動的似泉水,所以錢幣又叫泉幣。
國家的財富,不要去佔有,那是違法的!得到了也會失去,甚至會身陷囹圄。
像和珅和劉瑾,他們侵佔國家的財富,富可敵國,最後都身死財散,禍及子孫。
因為他們不懂:官財不可佔。明白不?”
我點點頭:“貪官們都是,官財不可終身。”
師父又說:“個人的財富,也不要去侵犯,那是別人幾代人的積累,侵犯了就會跟你拼命。
國外是私產神聖不可侵犯!
鳥為食死,人為財亡。多少人殺人越貨,巧取豪奪,最後身首異處。
因為他們也不懂:私財不可侵犯。
那是有因果報應的,所以富不過三代,搶的早晚要還的。明白不?”
我點點頭。
師父喝口茶,接著說:
“還有就是共有的財富,這部分就是灰色的財富:
既然是共有,國家和個人都可擁有:但國家尚未佔有,別人尚未發現。
誰先發現,誰就可以先擁有。
比如尚未發現的礦藏,蒙塵的珠寶,地下的古墓(不是盜墓),民間的古董,收藏的字畫,海底的沉船,洞裡的藏寶……
比如說這枚‘天國聖寶’,在普通人眼中就是一塊爛銅,不值幾分錢;但在識貨人的眼中,就價值幾千上萬。
你花極小的代價買來,再高價轉讓出去,這部分高額的利潤違法嗎?”
“不違法!”我說。
師父笑道:“那不一定,所以是灰色的地帶。
逮著了就是違法倒賣文物,逮不著就是正常的收藏交易,合法的還可以透過高價拍賣。
這灰色的地帶,就是我們青蚨門所要開拓和擁有的財富。
合法合規,合情合理。”
師父的一番話,讓我豁然開朗,醍醐灌頂!
師父接著說:“你看見了一座寶藏,卻不得其門而入。
你沒有開啟寶藏的鑰匙,也只能望門興嘆。明白不?
上山要有打虎藝,下海要有屠龍技!
好,現在我就給你講一講錢幣的歷史和鑄造的工藝:
在中國兩漢時期,青銅錢幣普遍採用的是範鑄法。
就是說,鑄錢首先要製作出錢範,也就是模具。明白不?
再將熔化的銅水注入錢範中,等到冷卻後取出,這時錢幣的外形還比較粗糙,還要進一步的精加工。
隨著漢代社會經濟發展,對錢幣需求量大增,迫切要求增加錢幣供應量。
這就要求範鑄技術的改進,提高鑄錢的效率。
錢範根據不同的需要,又分為‘母範’和‘子範’。
現在人們所說的‘模範’,就是製造青銅器物的模型和模子,在古代青銅器鑄造中,離不開模和範。
鑄錢的銅範常常被稱為‘銅母範’,上面排列著將要鑄造的錢幣模型,就是‘銅模’。
用它來翻制帶有錢幣型腔的陶子範,就比較方便了。
用一塊銅母範,可以翻制許多‘陶子範’,
陶範是陶土燒製的,現在工藝叫翻沙。
將同類的陶子範疊放起來,將上下各層陶子範透過中間的孔道接通。
那麼一次澆鑄中,熔化的銅水可以流向各個陶子範中,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錢幣。
這就是錢幣鑄造中最早採用的疊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