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二章 要留徐庶,先接其母!

馬車很快便到了劉善的行轅,這是太守郭縕臨時給劉善修整出來的一套院子,幾乎是雁門郡中能夠拿出手的最好的房子了。對此劉善還是非常的滿意。

跳下馬車,劉善拉著徐庶便往裡走。

“蹇碩,給先生安排房間,就再我的旁邊即可。”劉善對蹇碩吩咐道,又轉過頭來跟徐庶說:“先生一路奔波前來,且先去休憩片刻,也容本王整理一下衣衫。剛才正在和蹇碩等商議事情,聽到先生揭榜,穿著一身短打衣衫就要去見先生,要不是蹇碩攔著,估計又要在先生面前失了禮數,先生實請勿怪。本王心中有太多未做之事,需要人協助了。”知道對方是徐庶,劉善自然是打定主意以誠相待,有什麼說什麼。

安排妥當,徐庶道了謝,便跟著蹇碩下去休整。古人注重禮節,一般情況都是先安頓,洗漱,才會開始議事。

片刻後,劉善整理好衣著,便來到議事廳等候徐庶。不多時,徐庶就跟著蹇碩也來到了議事廳。

“見過殿下!”徐庶已經梳洗了一番,精神百倍的樣子向著劉善緩緩施了一禮。

“先生請坐。”劉善坦然接受了這一拜禮,這也是蹇碩強烈要求的,漢室現在依舊是威嚴不可碰,所以一些必然的禮儀絕對不可荒廢。

“先生既然北上找善,那應當是曉得本王的處境。不知先生可否指點一二。”劉善輕聲問道。

徐庶微微一笑,明白這是劉善的考較。於是開口說到:“陛下身體衰微,又動了廢立之心,殿下跟協皇子在宮中,就如同砧板上的肉,任人拿捏。辯皇子雖為人輕佻,不似人君,但有何皇后和大將軍的支援,也實在是強勢。不知殿下領軍外出之策,是何人指點,這一行為,讓殿下擁有了一絲主動。”

“此乃本王之策,協弟也參與了協商。”

徐庶聽後大為吃驚。“此局我與友人探討過多次,皆是殿下脫離皇宮,置身於外才可破局。殿下舉兵北上衛國之時,我等也都以為殿下身邊有高人相助,沒想到此乃殿下之策。實乃天人也!”

“先生謬讚,人在那種環境中,自然會迸發出不同的求生慾望。本王也是被逼無奈。”

徐庶拱手,接著說道:“然破局之後,我等想的都是殿下會回北海封地,借用繳匪的名義,繼續發展壯大,之後迎接協皇子,獨守一方。亦或者領兵迴轉,逐鹿洛陽。可殿下又駐紮於雁門,此舉又在南陽學子中引起熱議。”

劉善笑著問道:“先生以為如何?”

“今日之前,庶心中猜測頗多。以為殿下身邊有高人指點。以為殿下想要屢立軍功,表現給陛下看,爭奪皇位。更以為這是朝廷世家的博弈,送殿下出宮培養實力,從而給自己家族更多的選擇。今日之後,庶之所見大為改觀。漢室能有善殿下此等俊傑,實乃中興之姿。庶願投於殿下賬前,效犬馬之勞!”說話間,徐庶從席間站起上前,跪於劉善桌前。

劉善連忙上前攙扶徐庶,但是心中不禁又有了疑惑:自己明明是考較徐庶,為什麼這哥們也不表現一番,直接就跪服認主了?難道也是自己皇子的身份問題?可是就算身份尊貴,也應該表現一下自己啊。不過轉瞬間也就想明白了,再往後幾十年,戰亂紛飛,謀士怕找不到主公,主公也怕自己收攏的不是真材實料的人才。所以會相互考較。而目前自己還是漢室正統的皇子,徐庶既然已經認定自己,就肯定會死心塌地的跟隨。也不會有什麼考較主公,或者表現自己的想法。考較殿下,可是大不敬的行為。所以徐庶的內心,說白了就是,我這一百多斤交給殿下了,是牽馬還是掃地,殿下說了算。

扶起徐庶,劉善也不再多想,接著說到:“先生能夠看好本王,單騎而來,就已經是本王之福。那麼接下來,我們應當如何呢?”

劉善其實真的非常想跟人商量一下自己的安排是否妥當,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當主公不知道培養勢力的難。現在自己心中有萬千溝壑,可是沒有人能夠給自己梳理,操作起來也是毫無頭緒。於是不管徐庶是否認主,他都繼續問出自己的問題。

徐庶看著劉善真誠的眼神,也就明白了劉善是真的想問自己,而不是考較。於是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在下有3策,可給主公錦上添花。”

“那三策?”劉善較有興趣的問道。

“其一:派兵剿滅黃巾賊,此策可以揚名。”

劉善略作沉思。“先生有所不知,本王只有4000軍士,目前也只從北海徵調了500人,丁原將軍處徵調了1000騎兵。而目前存在的黃巾賊,都不是我們這點兵力可以解決的。”

“殿下可知黃巾之本?”

“黃巾之本?”劉善沒有太理解徐庶的意思。“先生可是指他們的構成?”

“不錯。”徐庶說道。“黃巾的根本,是流寇,逆賊,地方豪強在張氏兄弟的蠱惑下,裹挾了大量的流民起勢而成。現在主要分佈於中山一帶,青州,汝南,益州。我們要去剿滅這些人,兵力和財力確實不夠。可是那些流民呢?本就是被挾裹而起,拿起鋤頭是民,放下出頭是賊。殿下如果可以從這些黃巾的外圍下手,收攏流民為主,豈不也是消滅黃巾?”

劉善瞬間明白了徐庶的意思。他的計策還是以攻心為主,從根本上整治黃巾。如果沒有流民跟著黃巾,那麼黃巾也就不過是幾處比較大的賊窩罷了。而收攏流民,一不用太多的兵力,二也是紮紮實實的剿滅黃巾,三也能夠在民間積攢一定的威望。

劉善低頭沉思:曹操的發家史就是收復了青州黃巾,只是收攏這麼多人,無論是管理,還是糧草,都有非常大的壓力。弄不好就會玩崩,再次引起叛亂。不過徐庶的計策還是沒有問題的。

“願聞先生第二策。”劉善想聽聽他下面的計謀。

“其二:整合黃巾,馳援幷州,抵禦休屠寇邊,積累人望。此策可緩解大量流民帶來的人口壓力,固然早期出兵會困難重重。但只要打兩場勝仗,熬到秋收。相信到時候的收穫,就足以解決殿下的所有困境。而且,還可以吸引更多世家子弟來投。或許可為主公吸引來更多的朝中強援。”

高啊!

劉善不由的在心中給徐庶大唱讚歌。

以戰爭刷人望,並且透過戰爭解決人口問題。更多的精壯青年送上戰場,不僅可以以戰養人,還可以練就精兵。剩下的老幼,吃的少,也好安頓。

“先生第三策如何?”

徐庶拱手說道:“前兩策,我們或許在一年內就可完成。這也是最難的一年。這一年我們需要安置大量的人口,需要支援多場戰爭。無論是經濟壓力,還是軍事壓力都是巨大的。但是這兩策,都將為主公積累足夠多的威望。而其三,收攏了足夠多的人口和人才後,就是經略邊關,操練兵將。此三策,主公安身立命之根本也。”

劉善手指輕輕的揉搓著,思考著徐庶的三策。

打黃巾,收流民。打邊寇,刷威望。兩策之後,積累足夠的人口和人才,然後經略邊關,猥瑣發育。待靈帝百年之後,自己或長驅直入,爭奪皇位,或擁兵自重,守護邊疆。徐庶的才能,當真可經國也!

劉善不再思索,起身正冠,走于徐庶身前,深鞠一禮,緩緩說到:“先生大才,解我憂慮。善願拜請先生為北海王府長史,助我立於此天地,憂國憂民,護一方周全。”

徐庶坦然受劉善一禮,然後扶起劉善,自己深深拜了下去:“庶深感主公之心,願為主公效死!”

劉善突然想到史書中記載,徐庶離開劉備,就是因為家中的母親被曹操接走,孝順的徐庶不得已,才入了曹營。於是連忙問道:“先生曾遊歷多年,家中可有人照看?”

徐庶拱手答道:“稟殿下,家中尚有老母,幸得街坊照料,當是無礙。”

劉善搖了搖頭,說道:“先生此言差矣,雖自古忠孝兩難全,然我們有能力之時,還是要好生贍養父母。先生為本王所出三策,皆是安於邊關,休養生息。今善拜先生為長史,先生便與善綁為一體。如此怎可有後顧之憂。尊母雖然支援你為國出力,然在我看來,先生應當多派人手,將令母安置於我方勢力範圍之內。如此,你我才可大展拳腳,依心而為。”

徐庶微微一愣,劉善看在眼中,怕他多想,連忙說道:“然這一切都憑先生安排。本王自當讓蹇碩撥出費用以及專用人員給先生吩咐,若老母身體不便遠行,那先生也應回鄉多置宅院,安排奴婢供奉尊母。萬萬不可盡忠而忘孝!”

徐庶晃過神來,悠然嘆氣說道:“殿下教訓的是,屬下多年來只為自己心中大義,一直留老母在家中無依無靠,今日殿下一席話驚醒夢中人。雖母親支援屬下心中大義,然老母年歲已高,確實是在下考慮不周,謝殿下提醒。”

劉善擺擺手說道:“先生言重了,本王也只是突然想到,你我在邊關發展,令堂雖在關內,但你我之敵,也在關內。萬一令母被挾持,自是你我不願看到的。因此,自當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