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許你鳳冠霞帔一世無憂,此生清風明月長伴天涯。

當梅老校長面帶慈祥之色走上前時,陳序和姜雲錦兩人同時上前,一人一邊攙扶住她老人家。

“梅奶奶。”

“梅奶奶。”

“不用,我身體還行。”梅老校長笑著拍了拍兩人的手

“七七今天真漂亮,陳序也很帥,天造地設的一對。”梅老校長端詳著兩人笑著說道

“謝謝梅奶奶。”姜雲錦甜甜的笑著

“您如今也退休了,這裡風景也好,剛好這段時間就在鄉下住些日子,我陪您到處轉轉。”陳序笑著對老人家說道

“我知道你事情少,你說的我可當真咯?”梅老校長和藹的笑著

“那就這麼說定了。”陳序直接敲定了下來

隨即轉身看了看,衝著不遠處的李雯雯喊道:“雯雯,我手機呢,幫我拿過來。”

陳序拿著手機當著梅老校長的面,笑著撥通了一個歸屬地是京城的電話。

......

“謝謝,謝謝李叔。”

“哪能啊,您這麼忙。”

“是這樣的,我想讓梅奶奶在我這......”

————

到了11點左右的時候,隨著眾多賓客都開始落座,陳序和姜雲錦的婚禮儀式也即將展開。

陳序和姜雲錦此刻又把迎賓服換了,換成了兩人皆是一身大紅的婚服。

中式婚禮的婚服,一般會分為三大類,周制婚服、唐制婚服、明制婚服。

陳序接親的時候,他和姜雲錦兩人穿的是唐制婚服,也就是所謂的“紅男綠女”。

新郎的是大紅色“公服”,也叫絳紗袍。

新娘的禮服是叫做“鈿釵禮服”,也稱鈿釵禮衣,就是藍綠色的深衣,頭上會佩戴以金銀或者琉璃製作的鈿釵。

此刻他們換成了明制婚服,其中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新娘子的“鳳冠霞帔(pei)”,以及新郎的“狀元服”了。(鳳冠霞帔只能配狀元服、官員服。)

“鳳冠霞帔”是古代皇后或者嬪妃才能穿的,直到明朝洪武四年,馬皇后的提議才普及到大眾,於明中後期盛行於民間。

有種說法叫做“新婚勝如小登科,披紅煞似狀郎。”,所以明代的新郎服,一般是“狀元服”、或者“官員服”。

也就有了小登科、新郎官的說法。(最早新郎官的說法來自唐朝,只指代六品以下剛上任的官員。)

隨著吉時臨近,眾人各就各位,陳序和姜雲錦的婚禮儀式也正式開始。

陳序的周老師,身穿一襲明代官服出場,先是朝著眾人行了一禮。

熱烈的掌聲響起。

今天他被陳序特意請來,既是充當證婚人也是婚禮司儀。

此刻的周老師神情肅穆、正氣凜然,朝眾人朗聲說道:

“泱泱華夏,維天有漢。昭昭日月,故國有明。神思已久,慕服著身。”

“今有,新郎陳氏之子陳序,身著狀元朝服。”

隨著周老師聲音響起,陳序手持笏板從左側走了出來。

此刻他頭戴狀元帽,帽牆左右各插一朵簪花,身穿大紅色圓領袍、腰配玉帶,肩部斜披紅色錦緞一幅,妥妥的一副登科新狀元的裝束。

“新娘姜氏之女姜雲錦,頭戴鳳冠身披霞帔。”

話音落下,姜雲錦以卻扇遮面從右側走了出來。

此刻她頭戴鳳冠、肩披霞帔、身著大紅嫁衣,上有以金銀線繡制的鳳凰于飛圖案,輔以祥雲為伴,使她顯得格外的高貴文雅、豔麗動人。

“哇~”

隨著陳序和姜雲錦兩人出來,全場一片驚歎聲,此起彼伏。

“於戊寅年,農曆四月初七,良辰吉日,乾坤相合,陰陽交替,遵道而行,嘉禮共慶,邀您共證一世柔情。 ”

周老師的聲音鏗鏘有力、大氣磅礴,給人一種讀書人的浩然正氣之感。

隨著話音剛落,場中再次響起劇烈的掌聲。

“禮記有云:婚禮者,將合兩姓之好,上以示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

上示宗廟,延續祖先血脈,保持優良家風,下繼後世,養育教導後代,承傳高尚品德。”

“吉時一到,禮請新婿、新婦。”

場中頓時響起激揚的民樂。

伴隨著莊重浩大的曲調聲,陳序雙手手持笏板、姜雲錦手持卻扇,一左一右朝著中間走來。

待到兩人走近,最終相對而望。

“一條紅絲綢,二人牽繡球,月老定三生,攜手踏錦繡。”

“恭請新人 牽巾 。”

陳序和姜雲錦兩人,從身旁人的手中接過一條紅絲綢,中間繫著一個大紅繡球。

此刻作為證婚人的周老師,手上也拿著一卷紅色的錦緞,隨即展開後面對新郎、新娘:

“喜今日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

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此證。”

場中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眾多被邀請而來的賓客,臉上的神情皆是激動萬分,有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真是太有儀式感了。

這是我們的中式婚禮,莊嚴肅穆、喜慶神聖、盛大典雅,是獨屬於我們華夏文化的浪漫。

接下來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拜天地了。

“今皇天在上,后土為證,謝天賜良緣、地造美眷。”

“新人一拜天地。”

陳序和姜雲錦神情肅穆,面朝天地恭敬行禮。

“蓼(lù)蓼者莪(é),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出自詩經.小雅.蓼莪)

“新人二拜高堂。”

兩人轉身,面向高堂上端坐的至親父母,心懷感恩之心尊敬行禮。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新人夫妻對拜。”

兩人四目相對,眼裡皆是深情似海、柔情萬眾,在這片天地山川的見證、親朋好友的祝福下,同時彎腰對拜。

“至此,禮畢。”

“送入洞房。”

激揚的嗩吶聲再次響起,陳序和姜雲錦默契一笑,轉身面朝四方來客行了一禮。

隨後在賓客們的掌聲和叫好聲中,兩人走入屋內步入洞房。

(婚禮到這裡就寫完啦,沒想到會寫了這麼多,嚴重超標了,從第十章到十二章,我從下午2點寫到晚上2點,除了吃飯上廁所以外,差不多整整寫了10個小時,中間各種查資料人都快猝死了。

特意解釋一下,婚禮我其實濃縮了很多的禮儀和習俗,比如:提親、定親、交杯酒、同心結發等這些就沒有。

至於婚禮上,關於周老師所說的那些話,很多都是東拼西湊的,然後加入自己的一些東西,就成了這樣的。

證婚詞是套用民國時期的證婚詞,目前大部分的中式婚禮都用的這個,民國的證婚詞有好幾種,這是最常用的一種。

另外有興趣的,還可以搜搜道教的證婚詞,也很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