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6章 這位同志,你是有什麼事?

“哪有那麼快,想想都是不可能的,我才升到鎮長這個職位多久,才過完年就又調動?就是坐火箭,速度也沒有這麼快的。”陳平搖頭。

“那可不一定,要是換了別人,我肯定不信,可是陳鎮長你就不一樣,就是說你現在連跳兩級,做到正處,我都絲毫不奇怪,因為按照你做出的政績,完全是沒有問題的。”羅世平倒是對陳平非常的有信心。

“就是做出了一些事情,那也要花費時間進行檢驗,只有獲得成功了,看到成效了,才知道這個事情,這個政策,這個方式到底行不行。”陳平說道。

“這其中會發生很多情況,會出現很多意外,事情的進展也會有各種方向,產生各種可能。”

陳平剝著花生,跟羅世平說著話。

他這個話只是就一些官場上面發生的事情,做出一些感慨。

不指望羅世平能解決,甚至不需要羅世平理解。

只是感嘆。

一個政策到底能不能夠成功,實際上是各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

有些政策短時間之內能夠看到成效,有些政策卻是需要花費不少年才能夠看到成效。

而幹部的提拔,往往又是看的是這名幹部在任期之內做的事情,看在其任期之內,對地方經濟所產生的效益。

於是矛盾就產生了。

有些幹部為了能夠在短期之內看到成效,獲得提拔的政績,於是就喜歡做一些表面的功夫,喜歡大力出奇跡,只要是能夠在短期之內提升當地經濟的舉措,一律都批准,都支援,從而忽視了長期的規劃。

一些原本長期的專案,長遠看對當地老百姓有利的事,因為短期內可能需要耗費不少的資金,領導幹部因為考慮到政績,可能就會忽視長期的規劃。

這種事情典型的情況就是一些地方領導完全不顧當地的老百姓的健康,大力的支援引進醫療,重工企業,而且還是放在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

這種情況在後世也是有的,最終還是得要靠最高領導層方面出臺一系列的檔案,規範,法律,再派人員嚴格巡視,才讓地方的一些幹部有所收斂。

能夠短期之內讓百姓得到實惠,長期之內同樣也能夠讓百姓得到實惠的專案並不多。

不過卻不代表一點都沒有,搞旅遊專案實際上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規劃,既能夠在短期之內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又能夠在長期發展中讓老百姓繼續得到實惠。

只不過目前很多領導對這一點的發展前景不看好,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哪怕如同省旅遊事業管理局的盧林華局長,經過點撥之後,對景點名片,以及景點店鋪出租,都非常認同,但是讓其舉一反三,再在其他旅遊相關的專案上,主動做出一些創新,又歇菜了。

很多事,看著簡單,講出來之後,都懂,原來是這樣的,這麼做就行,可真讓其自已去發散思維的做,又不會了。

就如做題,有些題目盯著看了半個多小時,腦袋還是懵的,翻看參考答案,豁然開朗,原來只需要在這兩個點之間畫一條輔助線,再這樣證明,套用的也是常見的公式,這個題目就解答出來了。

心裡想著,下次再遇到這樣的題目,自已肯定會,可真等下次遇到,只是稍微的變幻一下,又會懵比。

搞地方經濟,同樣也是如此。

從羅世平這離開之後,陳平便回了辦公室,忙著寫別墅村的規劃。

前世的時候,他沒做過類似的專案,但是沒吃過豬肉,總歸是見過豬跑,很多類似的專案在各地都有推進。

特別是華西村,村民家家別墅,戶戶小轎車,更是得到鋪天蓋地的宣傳,非常有名氣。

這些東西做起來,沒有多大的難度,稍微有點難度的,就是要結合塔山村周邊的,一些可以作為景點規劃的風景區,或者說是有名的一些地方,統籌到塔山村的長遠規劃之中去,或者說是統籌到鳳山鎮,乃至羅田縣的長遠規劃中去,形成一個更加廣泛的旅遊區域。

的確有點難度,但是對陳平來說,不過就是多花費點時間,多抽幾根菸的事情而已。

各項計劃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又下了兩場雪。

天氣才終於好轉,出現了不錯的日頭。

這天,陳平正在辦公室裡面完善著別墅村的規劃,外面有人找了過來。

“陳鎮長,果然年輕。”一個人站在門口,手裡提著一個黑色的公文包,鼓鼓囊囊的。

不止是幹部時常提著公文包,就是不少生意人也喜歡夾著公文包。

這人臉上沒有多少的斯文氣息,反而顯得有些銅臭。

“這位同志,你是有什麼事?”陳平並不認識這個人。

不過這也並不奇怪,他是鎮長,是鳳山鎮的二把手,時不時的就會有人找過來。

很多單位的門口有保衛室,但實際上更多的是負責傳達,叫傳達室更合適些,或者叫門房也行,大部分的政府機關單位,普通老百姓都可以隨進隨出。

“陳鎮長,我叫劉江山,在黃州市裡開了一家建築公司,承包一些專案,跟市裡有不少合作,我聽說鳳山鎮準備建造別墅村,就找了過來,打算跟鳳山鎮合作,建造別墅村。”這人主動介紹著說道。

很有信心,而且訊息比較靈通。

一般來說,這種能夠探聽到訊息,並且主動找過來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背景,而且劉江山也說了,跟黃州市裡有一些合作。

能夠跟市裡有合作的,也幾乎是都有些背景。

這些專案,要麼本就是國營單位,要麼就是跟相關的領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那得稱呼你一聲劉老闆了。”陳平道,“你訊息倒是靈通,鳳山鎮的確有建造別墅村的計劃,不過一切都還在籌備的階段,你就已經聽到訊息,找了過來。”

“總歸是有一些渠道,能知道訊息,要不然哪有這個本事,敢開建築公司?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建築公司,都有著國營的背景,普通私人想成立建築公司,難的很,活也不好接。”劉江山道。

有意無意的,在說著自已的本事。

既是炫耀,也是施壓。

“別墅村的專案,還在規劃中,等規劃完成了,鳳山鎮這邊會出一個公告,公告中會將具體的要求,以及對施工隊伍的要求,都寫明,那個時候劉老闆再過來,這會兒過來,卻是早了。”陳平道。

如果劉江山更適合作為施工單位,資質,條件,包括報價,都更划算,陳平不介意更換心中中意的施工隊伍。

由余啟賢更換為劉江山。

可如果達不到要求,自然也不會同意劉江山作為施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