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章 鄉民第一次出動

成玢心想,龍大人煎餅聽著還順耳點,算是預設了吧。

然後成玢對李娘子說:“你挑十幾個婦女,教她們做這個煎餅,準備去城裡賣了。”

李娘子點頭,又問:“大人,這煎餅賣多少錢好?”

成玢看向王戎,王戎明白他的意思:“我覺得十五錢挺好。”

“這個價格,對於普通人來說算貴嗎?”成玢好奇地問。

“其實還好,聽說縣城的人一天能掙個一百多呢。”

“真的啊?”成玢有點吃驚,“那咱們給修路的村民的工資是不是太少了?”

黃振國笑著解釋:“大人,我們給的工資已經不少啦,還包吃住呢。你想啊,他們要是在外面吃,一頓飯可能就得花好幾百文。”

“那他們就不能去便宜點的小店吃嗎?”成玢追問。

“小店是有,但哪怕是買個餅,一張也要二三十文,這些人胃口大,一頓飯得吃兩三張餅。所以說,大人,我們的煎餅價格真心不貴,反而挺合適的。”

成玢嗯了一聲,對這時代的物價有了更深的理解。看來,煎餅因為價格便宜又能填飽肚子,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說不定還能讓很多面食店生意受影響呢。

成玢深知這市場經濟的殘酷,大眾的選擇才能成為主流。這不是時尚圈,而是真實的生活。

“振國,你得趕快叫工人把爐子搞出來。”他對黃振國說。“還有,她們去縣裡的時候,你先派人照顧一下她們。”

這個時期的婦女是可以出門的。不過有些婦女出門的次數少,見識也就少,所以初次出門時需要有人陪著,而且成玢還擔心縣裡可能會有地痞之類的人。

黃振國點頭表示明白:“那龍大人,這爐子先用木炭取火嗎?”

“嗯,先用木炭吧,維持幾日。然後再讓工人們趕工,把沼氣池裡的沼氣取出來,如果能像如此這般持續燃燒就更好了。”

成玢不知道煤氣罐的工藝,所以無法告訴工人們該如何做。他希望工人們能找到別的替代品,最好也能簡單且方便。

成玢把該忙的都安排出去了,然後李娘子和黃振國就去弄這些事了。這下,他也能稍微鬆口氣了。突然,一個小官兒跑來告訴她,說諸葛亮他們幾個已經醒了。成玢就跟傅雲說,咱們去看看吧。

見諸葛亮他們三個的事兒,根本就沒什麼好瞞的,很快就所有人都知道了。龍大人可是挺待見他們三個的,特別滿意,鄉民練武都更賣力了,好像非得把他們身上的本事全學到手不可。

沼氣池剛弄好的第三天,鄉民就出動了,一頭小象帶著十個爐子,還有十個年紀大點兒的大嬸子,加上一些去過縣城的獵人,他們一大早就開始往郡縣出發了,這可是龍大人煎餅頭一次出去賣。

成玢後來總說,那次是咱們東嶽鄉攢錢兒起家的頭一步,可重要了,想起來都覺得是個不錯的開始。

玲玉挪了挪屁股下的木頭墩子,找了個陽光正好的地方,巴掌大塊兒的天空光灑下來,給自已來點兒暖和氣兒。眯著眼,要是有男的路過,她總是笑著,心裡盼著這些誰誰能不能成她的客人。

玲玉,她是那種暗地裡做那種事的女人。

你看現在電視劇裡演的那些古代故事,經常有些名留千古的大人物和美女們的風流韻事,感覺好像只有在那些高高的樓閣裡頭才有這種女人。其實呢,像玲玉這樣的暗娼,在那時候更多,她們可能連那些電視裡的女人的地位都比不上。

說起年紀,玲玉也差不多三十了,幹這一行嘛,嗯,得有個十八年頭了吧,她自已都不怎麼記得清楚了。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也就十一二歲的樣子,一個五十多的老男人就成了她的客人,從那以後,她就開始了這樣的生活。

要說這個職業嘛,在古代是合法的,跟有了營業執照似的。但像玲玉這種暗著來的,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算是挺灰色的一個地界。

玲玉賺的錢不多,歲數也不小了,三十好幾在現在算是挺好的年紀,但古代觀念來看,就有點兒算大嬸了。長得呢,也不是特別驚豔那種。這段時間,她一天最多就接那麼三四個客人,給的小費也少得可憐,真是過得挺不容易的。

她住的地方叫柳衣巷,就在贏縣城南大街旁邊一小巷子。從她那窗戶望去,能瞅見巷子口來來往往的人。南城那邊,就是些普通老百姓聚集的地方,玲玉接的客也大多是這些樸實無華的漢子,他們口袋裡錢不多,玩兒不起那些大手筆的消費,所以就會跑柳衣巷來找樂子。

這巷子裡,除了玲玉,還有幾十個跟暗娼差不多的姐妹們,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一個樣。她們每天就坐家門口,盼著有客人上門。啥特長沒有,只能靠身體謀生。房租要交,偶爾遇到粗暴點兒的客人可能還得看醫生。她們也得吃飯啊,有時候為了裝點門面還得用便宜香粉什麼的。說起來都是些苦命人啊。

玲玉心裡正琢磨呢,要是今兒能碰上三四個大方的客人,那可真是走運了。得好好招待人家,讓他們開心一下,說不定一高興就多給倆錢。這快過年了,得買件新衣服啥的,香粉也快沒了,那些煩人的羊腸也快用光了,還有那些討人厭的小吏,估計不久就要來收保護費了。那些潑皮無賴倒是剛走不久,雖然挺難的,但這些年玲玉就是這麼熬過來的,心裡還滿是希望呢。再幹幾年,攢點私房錢,就離開這縣城,找個村裡的老實人嫁了,做小老婆她也樂意。

正想著呢,玲玉聽到外面忽然一陣喧譁聲,那聲音大得連這小巷子裡都聽得見。她眼睛瞪得溜圓,就瞧見大街上有人跑來跑去的,看著像是挺激動的樣子。

“難不成是太守出巡?”她這兒見識少得很,這麼一想,她就把木墩往後挪了挪。因為每次太守一出來,那邊就一大幫官員,要是他們中有一個對我這條柳衣巷感興趣,那我們這些暗娼就得遭殃了,那可是意味著接下來好些日子都掙不著錢了。

“聽說有頭大象在外面呢。”

“真的假的?這大象得有多大啊!”

玲玉聽見外頭有人這麼喊著,但她對大象啥的一點都不懂,也不怎麼感興趣。她現在更煩別的事呢,巷子口都沒什麼人了,生意估計要受影響了。

街上那邊好像挺熱鬧,吵吵鬧鬧的,但玲玉聽得不是很清楚。她又把凳子搬到太陽地兒下坐著,都快中午了。平時這會兒,顧客應該陸陸續續來了,今天倒好,一個影兒都沒有。

等啊等的,巷子口終於來人了。是個看起來比玲玉年歲大點的婦女,看著挺樸實的,八成是幹農活的。其實玲玉有時候還挺羨慕她們這些農家女,至少家裡還有人,不像自已,六歲父母就走了。

跟在那婦女後面的應該是她丈夫。倆人帶了些家當,好像還有個爐子。他們在巷子裡放下東西,生起火來,看樣子準備烤點啥賣點錢,做點小生意唄。

這倆新手攤販一來就吸引了一大波吃瓜群眾。玲玉一看就懂,這倆人肯定是頭一遭出來擺攤兒,有點手忙腳亂的。不過呢,玲玉這會兒還挺感謝他們的,因為人潮意味著生意啊!說不定能碰上個大方的顧客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