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章 離開寺廟

在寧靜的佛堂中,李七安看著被削去半個身子的佛像。

“都依你的。”

慕容婉兒微笑著,輕輕撫摸著手中的佛珠,回答道:“其實,我想為我們的婚禮選一個祈福的良辰吉日,你說佛祖會不會告訴我。”

她的目光中透露出對未來的期待和幸福。

轉身面對著古老的佛像,閉上雙眼,默默地祈禱著。

她的身姿優雅,如同仙子一般,散發著寧靜與虔誠的氣息。

陽光透過寺廟的窗戶灑在她身上,形成了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她的長髮隨風飄動,彷彿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李七安靜靜地看著她,心中充滿了敬佩。

慕容婉兒睜開眼睛,微笑著對李七安說:“我相信祈福可以為我們的婚姻帶來好運和祝福,你覺得你?”

“我?”

李七安愣住了,慕容婉兒似乎真的動真心了。

在這寧靜的一刻,慕容婉兒期待著未來的幸福,相信他們的愛情會如同祈福一般,美好而長久。

……

不久後,住持匆匆忙忙地趕回寺廟,心中焦急萬分。

他遠遠地就看到李七安被監院攔住,不讓出門,兩人在院子裡對峙著。

監院一臉嚴肅,緊緊地擋住李七安的去路,似乎決心要讓他為擅闖佛堂的行為付出代價。

李七安則顯得有些無奈,他現在滿心鬱悶,不想解釋。

監院也毫不退讓。

主持見狀,趕忙走上前去,語氣焦急地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監院看了主持一眼,冷冷地說道:“此人擅闖佛堂,引發舍利子異變,豈能輕易放過!”

主持皺了皺眉頭,然後眼神一閃。

“你就是與舍利子共鳴之人?!”住持興奮的說,

“快快隨我來!”

他跑回佛堂,再一次拿出了舍利子。

在永安寺的佛堂中,主持人面帶欣喜之色,他的目光充滿了敬畏和激動。

因為就在此刻,李七安引發了舍利子共鳴,這是寺廟建立以來絕無僅有的一次奇景!

舍利子散發出微弱而莊嚴的光芒,與李七安的存在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共振。

這共鳴如同天籟之音,迴盪在整個大殿,彷彿是拯救西佛的佛子降世的徵兆。

主持人雙手合十,低聲誦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對這一奇蹟的感恩和喜悅。

周圍的僧侶們也紛紛合十默禱,共同見證這一神聖的時刻。

李七安靜靜地站在光芒之中,他的神情安詳而肅穆。

他似乎能感受到舍利子所傳遞的力量和智慧,這種共鳴讓他與佛法的精髓相通。

他的心中莫名湧起一股拯救西佛的使命感,決心以自已的行動踐行佛法,為眾生帶來福祉。

整個永安寺沉浸在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人們對這一奇蹟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這象徵著佛法的力量和救度,也讓所有人相信,李七安或許就是那個被選中的佛子,將為西佛帶來光明和救贖。

李七安凝視著佛像下散發著微弱光芒的舍利子,心中充滿了困惑。

這個舍利子據說來自兩千年前的西佛佛首,它的存在充滿了謎團。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著為什麼這顆舍利子會選中自已。

李七安仔細觀察著它,試圖從中找到答案,但舍利子的謎團卻愈發深不可測。

他是一個普通的廢物,過著平凡的嫖妓生活,沒有特殊的才能或天賦。

然而,此刻他卻被這顆舍利子所吸引,彷彿命中註定要與它相遇……

他身上莫名多了很多重擔。

不久後李七安便要回京城了。

在寺廟門口,住持一臉嚴肅地看著李七安,親自為他送行。

主持的語氣嚴厲,毫不留情地訓斥著監院。

監院站在一旁,低著頭,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但又不得不認罪。

周圍的僧侶們默默地看著這一幕,心中各異。

主持雙手合十,對著李七安說道:“李七安,此次你雖不願留下,選擇離去,但佛陀既然選擇了你,自然有他的道理,望你日後想通了,大可回來,永安寺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李七安恭敬地回道:“多謝主持教誨,七安定當銘記在心。”

他現在只想離開,被佛門用佛子什麼的名聲束縛,他才不想,畢竟進了寺廟就得打光棍一輩子。

主持轉過身,目光如炬地盯著監院,厲聲道:“監院,你身為寺中之職,理應恪盡職守,此次卻未能盡到職責,實在不該!”

監院雖心中不服,但還是低頭說道:“是,主持教訓的是,悟德知錯了。”

主持見狀,語氣稍緩,說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望你日後能吸取教訓,莫要再犯。”

說完,住持揮了揮手,示意監院退下。

監院默默地退到一旁,心中依然不服。

他也沒想到李七安這貨竟然能引發共鳴,看來是文忠太師基因好的緣故。

突然,師叔聽到了身後小僧侶傳來的話語。

小僧侶打趣地告訴師叔,說李七安不久前為慕容小姐作了一首詩,名為《山園小梅》,這首詩已經在大建廣為流傳,李七安也因此聲名遠揚,他們兩人也因此喜結良緣。

師叔微微一怔,望向李七安,他竟然會寫詩?寫的詩作還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他心中湧起一絲好奇,突然很想讀一讀這首《山園小梅》,看看天下人的審美差到了何種地步,李七安寫的詩都能如此流行。

師叔轉身看著小僧侶,微笑著說:“那還真是真是才子佳人,相得益彰啊。希望李七安能繼續保持這份才華,為李家爭光。”

小僧侶點點頭,眼中充滿了對李七安的敬佩之情。

李七安轉身離去。

悟德心中焦急,住持剛走,便連忙催促小和尚寫下那首詩。

小和尚取完紙墨,來到石桌旁,執筆沉思。

片刻後,在紙上揮毫潑墨。

悟德迫不及待地接過紙張,目光掃過詩句,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

他的心中湧起一股敬畏之情,從此對李七安再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他意識到,李七安的才華和智慧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那首詩猶如一道閃電,劈開了他的成見,讓他看到了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

悟德默默地將詩句收好,決定以此為契機,反思自已的偏見和狹隘。

他明白了,真正的智慧來自於對他人的尊重和欣賞,而不是輕易地輕視和否定。

雙手合十,“以後得罪下饒人啊,悟德悟德,悟了這麼久都沒悟出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