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重生

王耀辦理出院手續後先回了老家一趟。他住院的這半年時間裡父母的墳頭已經長滿了野草。他又回去取來了鐮刀,把野草都割掉。野草的根莖又粗又硬,因為用力過猛王耀的雙手已經被鐮刀柄磨破了流出血來。但是他一點都不在乎了,他埋頭拼命的割草。

一個小時後野草被徹底清除掉。王耀扔掉了鐮刀,跪下來給父母磕頭。

“爸媽,兒子得了癌症已經是晚期了,沒有多少時間好活了。很快我們一家人就能在那邊團聚了。兒子好想你們啊,你們也很想兒子是吧。沒關係的,我馬上就來陪你們了。”王耀自言自語的說著。

第二天,王耀用最後的幾百塊錢買了一張去泰山的火車票。

這是王耀第二次來泰山。他第一次來泰山遊玩是他父母領著他來的。那時候他還很小上小學三年級。他記得他們一家人那次在泰山玩的很開心很開心。他像一隻好奇的小猴子到處玩耍,媽媽擔心他的安全總是拉著她的手。但是他又總是掙脫束縛到處亂跑亂跳。害得媽媽心驚肉跳的在他後面追他。

王耀天不亮就開始登山,就為了看一眼泰山的日出。他這一次不想因為賴床再錯過了,這是他生命的最後一次機會了。

終於王耀在日出之前登上的泰山的一處高峰。當太陽衝出地平線的時候,王耀目不轉睛的欣賞了它美輪美奐的全部過程。

王耀在這個世界上已經再沒有遺憾。他仰脖把一瓶的紅星二鍋頭一飲而盡,緩步走到的懸崖邊上,雙眼一閉,縱身一躍而下。

王耀重生後的第十八年。

神州大地四分五裂,天下之勢合久必分。

自從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被大臣弒殺之後,中原大地就被各方諸侯佔據,自立為王,然後各從其志。有道是:興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後明政權的首府汴州,新王劉嵩剛剛繼位不久。天還沒亮,劉嵩睡醒準備早朝。宮女宦官們急慌慌抓緊時間給新王洗漱更衣。一個小宦官因為一個不小心把臉盤打翻了。

新王勃然大怒:“來人,把這個沒用的廢物拖出去杖斃。”小宦官苦苦饒命,怎奈君威難犯誰會可憐他一個小小宦官。

早朝之上,明王和官員們商議政事。新王躊躇滿志,一副兼聽則明的姿態。

一位言官上前一步作揖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明王看了他一眼笑逐顏開心裡想:聽話的人還是多的。又道:陳御史但說無妨。

陳御史道:吾王新晉王位,乃我明國萬民之福也。各部各郡官員都紛紛上表稱賀,但是有些人比如說,統兵在外的某些將領。他們擁兵自重,朝廷的新旨意早已經四海皆知,但是他們一不上表稱賀,二不遣人入朝,就當不知道王你已經繼位了一樣。這種人真的是我大明國的蛀蟲賊子。

劉嵩故作驚訝道:哦確有此事?陳愛卿你所指何人,是誰這麼大膽?

陳御史把手中奏本一舉道:臣參驃騎將軍郭武謀逆,證據確鑿請陛下過目。

大宦官接過奏本呈給王劉嵩。

劉嵩仔細看了又看頗為滿意,又環顧了一下下面竊竊私語的官員道:諸位愛卿,陳御史參驃騎將軍郭武,不但不上表稱賀,而且在梁州招兵買馬私自擴充軍隊。他這是想幹什麼?

陳御史接道:陛下,臣有心腹剛剛發來密信說郭武已經找到了二王子劉康,並且已經接他回了梁州,就藏在郭武他的官邸。

明王劉嵩大驚失色,好一會才緩緩道:你確定劉康他在梁州?

陳御史道:臣確定。陛下,郭武他狼子野心,劉康更是心腹大患。請陛下下旨討伐他們以絕後患。

明王還在思索,尚書令李文上前一步奏道:陛下,據臣所知,郭將軍在梁州招兵的請奏已經上交了兵部。而且梁州一線戰事頻發兵卒死傷總得有人補充才行。至於上表稱賀,我相信郭將軍不至於這麼糊塗,只怕是有小人從中搗鬼也不可知。請陛下三思。

明王看了看李文道:尚書令寡人記得你和郭將軍有同鄉之誼吧。可是郭武他要是真的有異心,你又如何抉擇?

李文噗通一聲跪地道:陛下,臣身為大明臣死為大明鬼,臣都是為大明社稷著想絕對沒有一點私心吶。雖然我和郭將軍是同鄉,但是若是真有背道而馳的一天,臣願第一個請纓。請陛下明鑑。

明王嘆了口氣道:陳御史快請起身。陳家世代跟隨我大明,你的忠心寡人毋庸置疑。

李文顫聲道:謝陛下。

明王又道:但是郭武將軍和你不一樣。他是一方諸侯,他的勢力之大讓寡人有些擔憂。李尚書你能理解我嗎?

李文愕然道:臣願為陛下分憂。

明王這才笑道:其實一份賀表,寡人會那麼在意嗎?寡人在意的是什麼,諸位愛卿難道不知?哎,我那位二哥可是讓我操碎了心吶。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給事中曹陽進言道:陛下,臣以為大明剛定,如今最重要的是一切求穩。陳大人所說也只是一面之詞,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可遣禁軍中最忠心最能幹之人前往梁州查清事實,再做決定。

這時司徒林方上前進言道:陛下所慮亦是臣之所慮。二王子劉康若是真在郭將軍的梁州,那麼一切就很清楚,他們必有異心。但是二王子失蹤半年了怎麼會突然出現在梁州呢?

司徒咳了幾聲又道:郭將軍統軍在外,十萬精銳都在梁州一線與蜀軍對峙。這個時候還是選擇相信他方為上策。等到戰事平定,郭將軍回來述職再詳細詢問不遲。陛下以為如何?

明王劉嵩看了看這個三朝元老林司徒,他知道這個老傢伙才是最狡詐的,但說的又最準確。

明王道:林司徒所言極是。那麼就依林司徒所言,等梁州戰事平定再說。諸位愛卿辛苦了退朝吧。陳御史留下來。

眾官高呼萬歲散朝。

宮門外尚書李文上了馬車回到了府邸書房寫了封信,又喚來最貼心的侍從囑咐道:火速將這封信送往梁州郭將軍。注意一定要隱藏行蹤,切記切記。

宮門內,王的內宮裡明王和陳御史在交談。明王道:陳御史你今天做的不錯。

陳御史道:為陛下效忠這是臣的本分。我和李大人不一樣他一口一個大明,其實內心裡還是和郭武那個武夫親近。陛下你說是吧。

明王冷哼一聲道:當然,寡人總會分辨不清楚。說不定他已經向梁州通風報信了。

陳御史道:那要不要我派人追上?

明王搖頭道:不用追,我要的就是打草驚蛇。郭武一個人成不了大事,我最擔心的那個人只要不在了,他一個郭武我會放在眼裡嗎?

陳御史奸笑道:那個人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我親眼所見他自殺身死,又親自下令焚燒的屍體。陛下大可放心。

明王也獰笑道:陳愛卿做得好。你這麼年輕就做到御史大夫,以後能做到司徒也說不定呢。

陳御史喜笑顏開忙叩頭謝恩:謝陛下謝陛下。

明王劉嵩揮手道:好了,你回去吧。咱們等郭大將軍回來再好好的大幹一場。

梁州是明國的第二大城,它位於明國西南於蜀國接壤,而且陸路水路都暢通無阻是個易攻難守的城池。但是它作用又非常的大,因為交通運輸方便所以商業發達,梁州是明國的商業中心所以明國無論如何都不願放棄的。

梁州城內將軍府邸,車水馬龍進出的人絡繹不絕。多數是軍人和地方官,他們都是來向驃騎將軍郭武彙報工作或者接受任務的。

郭武人如其名是明國第一號將領,身高八尺有餘,渾身戎裝散發著逼人的氣場。一雙眸子堅定有神,最難能可貴的是郭將軍不但英明睿智而且平易近人愛惜百姓。所以梁州軍民非常敬愛這位大將軍,也因為這些原因梁州才能在蜀軍圍困數月的情況下不被攻破。

此時郭武正在處理各種軍務政務。忽然有人來報,汴州有使者來到。郭武一皺眉他知道汴州的事沒有一件是小事。

郭武道:快請使者進來。

使者進來躬身道:大將軍,屬下是尚書府的,這有一封信主人交代一定讓將軍您親啟。

郭武接過通道:一路奔波辛苦你了。來人帶他下去好好招待,不得怠慢使者。

郭武開啟信封閱讀這一看,眉頭緊鎖。看來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原來新上位的明王劉嵩還是討厭他更不信任他。

信上尚書令李文寫到:兄郭武親啟。汴州朝堂有變,陳御史參將軍不上表稱賀且擁兵自重私自擴軍,有不臣之心。弟為兄開解亦被懷疑。明王之意是等兄歸汴州之時再做定奪,望兄小心行事。

郭武身邊有位小將軍此人十八年華,眉目清秀英姿颯爽,名喚柴耀,是郭夫人的侄子。此人其實就是重生前的王耀。

柴耀問道:姑父,汴州方面有變故了?

郭武將信遞給柴耀道:你看看吧。

柴耀看完信也是眉頭緊鎖,又思索一會說道:姑父給明王的賀表是我親自安排人送往汴州的,可是此人至今未歸。朝廷說沒接到,那麼信使很可能是被半路劫殺了,他是不會叛變的。

郭武道:你說得沒錯我也相信他。

柴耀又道:明王現在這麼愛猜忌,我們就被動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將來姑父回汴州述職只怕有小人要圖謀害您。咱們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郭武笑道:耀兒,你說要做何種打算?君王有君王的視角。人家猜忌我們,這很正常。若是因為這些我們就起了叛逆之心,那豈不就坐實了亂臣之名。我統軍在梁州與蜀國作戰,是為國為民也是為君。梁州的意義明王他不會不知道。

柴耀道:姑父教訓的是。是我太敏感了。

郭武滿意的笑道:最近蜀軍方面調動頻繁。我們還是先做好份內之事。待會你和我一起去城南探一探。看看他們意欲何為?先打贏了這一場我才能回汴州,也好讓我們的新王安心。

柴耀拱手道:是。末將謹遵將令。

南城是梁州最為繁華的地段,平日這裡是商客們聚集交易之所。但是現在路上行人卻熙熙攘攘。郭武一隊輕騎來到了南城門。

守門的校尉迎上來拱手道:末將恭迎大將軍,將軍是要出城嗎?

郭武拉韁繩停馬道:是的李校尉。這兩日城南可有異常?

李校尉道:這兩日蜀軍退避十里。

郭武道:開城門,隨我我一起出去探探究竟?

李校尉拱手道:是。屬下遵命。

城南不遠有一座小山,這裡居高臨下可以很好的觀測到對面蜀軍的情況。郭武一行人就在這小山的山頂。小將軍柴耀開啟地圖按照郭武的吩咐在地圖上做標記。

郭武道:他們退避十里表面上是示弱,其實是有大問題。看來我們的敵人來了不少援軍啊。我預計要不了幾日一場大仗就要來臨。諸位,可有信心打敗他們?

諸位將校齊聲道:大明必勝!

郭武道:好!不過這一次和以往不同。敵人應該是要發起總攻了。我們不能再一味的困在城牆上禦敵。

副將趙光道:將軍的意思是要派一支奇兵在城外?

郭武笑道:還是趙將軍知我啊。這麼多年了你我是最有默契的。

趙光道:末將跟隨將軍南征北戰,都是將軍教我的。我願領一支騎兵在城外和將軍互為犄角之勢。待敵軍大舉攻城之時,我領軍從側翼襲擊他們,定能大勝。

郭武拍拍趙光的肩膀道:趙將軍機智勇猛我當然知道。但是我也知道守城更是你的一技之長。這一次我決定親自出城,梁州城防可就交給你了。

趙光大驚道:不可啊將軍。你是三軍主帥怎可輕動,萬一有個閃失如何是好。

郭武笑道:趙將軍難道認為我敵不過他們嗎?放心吧,我從來不打沒有把握之仗。我更擔心的是梁州的城防。到時候敵軍會瘋狂的攻城還請趙將軍一定要死死守住。

趙光義知道軍命一下就無需多言拱手道:請將軍放心,末將人在城在,人不在城也必須在。

郭武道:好。眾將聽令,所有騎兵將領今夜都隨我出城。步兵將領都聽候趙將軍調遣務必守住梁州城。

諸位將校齊聲道:得令!

小將軍柴耀雖然不太瞭解姑父為什麼如此信任趙光。但是他相信這個大將軍姑父,只要是他做的決定,柴耀都言聽計從。以前家道沒落時,他在江南販賣茶葉餬口,是姑父郭武給了他從軍的機會,才讓他得以一展抱負,從此他就作為行軍司馬跟隨大將軍征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