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多爾袞十派強將,引大帥深思

這次只有大清方的人鼓掌,大明方再無人以掌聲響應,場面不再那麼和諧和熱烈了,苦禪手下的第十一太保——響喉太保趙吉民,趙吉民除了嗓音洪亮之外,還有自己的鐵山靠絕學,怪只怪他遇到了羅振坤,不聲不響地被羅振坤給收拾了,因而多爾袞派出第十二太保——耐力太保吳景財,這吳景財赤膊上陣,空手提著個大號的銅盆,再沒什麼特別之處,大赤赤地走上場,差幾步便可到場中央,吳景財將手中的大銅盆向高空一甩拋,銅盆在高空中飛旋,那銅盆旋轉著,“哐當”一聲,扣落於場地正中心,銅盆響聲沒停,眾人沒來得及猜想,他踏步上前,手掀開個小縫,露出來了物事,吳景財伸手抓握住,竟然是從盆裡拽出條毒長蟲,隨之右手也從盆裡扯出來稍微大一點的白眉蝮蛇,吳景財見蛇向上卷,便自然地輪轉起來,看似無意轉向了剛被徐增蹂躪壞了的那棵大樹底下,雖說是已經不能再叫大樹了,可是要想摔死條毒蛇還是不成問題,人們就不用猜,知道吳景財是想把白眉蝮蛇摔死在破樹上。只聽得“呯、呯”兩聲響,吳景財手中一大一小的兩條白眉蝮蛇竟然是突然變成了兩口腰刀,吳景財用力不大,兩刀砍入不深,分明是兩條傷人的大長蟲,怎地突然之間竟變成了殺人的大刀?搞得大家目瞪口呆,連多爾袞都被矇在鼓裡,他派吳景財是表演青龍偃月刀的,沒見他提刀,反是提個大銅盆,還在盆裡撈出來兩條毒蛇,多爾袞事先都不知曉,在排練時也沒看見過他如此,只見吳景財雙刀不一般大小,兩刀也不一般重,仍然是舞出了勁風,依仗的是五臺山練出來的功力,把“武松刀”耍得水泊不入,又兩手一對,兩刀柄互對一碰,發出了“咚”地一聲響,兩把刀竟然是變成了一條大棍,也不知道是不是徐增的那條大棍,輪得“嗖…嗖”響聲不斷,練武之人都是憑兵器發出來的聲音來判斷,透過聲音知道對手的能耐大小,不用碰力便可知對方的速度幾何?按兵器發出來的聲響便感知有多大的能耐?特別是棍鞭之類遇風發聲的兵器,能耐大的速度就快,發出來的聲響也就大,憑聲響對他人有震懾性的作用,吳景財這樣的高手哪能不懂這些,大棍的響聲其威自不用贅說,他也是儘量將能耐顯露,“五郞大棍”被他耍得風起,什麼摧毀人意志的彈抖勁,以及讓人見到生愄的寸勁都表現出來,猛然間真的來了個楊家回馬槍,大槍又扎入到那棵大楊樹上,又是那棵倒黴的楊樹。手裡使的分明就是大棍,何時又變成了長槍?扎到大樹上竟多出來一個明晃晃的槍頭,吳景財的這個表演也太魔幻了,沒等別人回過神兒來,吳景財大吼一聲,只是手一抖,大槍立變成了關老爺的青龍偃月刀,重量也立時增上來了,吳景財的速度也降下來許多,刀環在不斷地發出懾魂的聲響,每一揮刀總有千斤之力,袁崇煥袁大人不知其中的竅要,於美玲知道這裡的力度,她雖說挺著笨身子,可這裡吳景財外露的功力她最是缺少,她的動作都很不標準,但很漂亮好看,在力度上差欠得太遠,吳景財的功力深厚她自知是無法可比,剛要起身鼓掌喝彩,忽見吳景財兩手空空,把個青龍偃月刀復又變成了兩條蝮蛇,蝮蛇像是聽話一般爬向銅盆,吳景財稍微將銅盆抬扦出個位置,兩蛇爬進去,吳景財輕擊盆底,提空盆,再沒有蝮蛇蹤影,他表演虛幻,上場用時最長,可大家最是不知所以然,包括多爾袞仍沉浸在吳景財的表演當中,回不來神兒,大家也都沒有人能知道他吳景財還有什麼奇幻的招法要往出拿,哪裡想到吳景財就此收場,向雙方主持方向抱拳告退。兩方都給了熱烈的掌聲,一是肯定吳景財精湛的武功底蘊,上場來一直在演釋著幾種兵器,哪一般武藝都達很高的造詣,就說棍法,與徐增相較沒有分毫的差距,每項功夫拿出來都是最上乘的,關鍵是下場時沒有因為表演時間長而氣喘吁吁,竟如沒有發生過賣力的表演,好像是隻從場地走過,平靜得與自己無關一般,掌聲響起來他也不去理會,這掌聲好似不是為他響起來,他把衣裳向銅盆一蓋,待挈領之時,那個大銅盆竟然也不見了,更引來了二次跟隨掌聲,二是他讓人眼花繚亂的變化,讓張瀾都覺得神奇,竟也不明白原因所在?

吳景財剩下的是輕手利腳,只將衣裳搭背在肩頭上,迎著激烈的掌聲輕鬆踏步而歸。多爾袞派出第十三太保——神力太保張明,張明是個相對孤獨的人,不是他主辦的酒席他很少參與,他不似鐵腳大仙苗月宰那般一大幫子人天天喝,他若是不樂意起來,連趙凱也不敢上前相勸說,張明一直是趙凱拉攏的物件,張明細腰寬肩,力量大,別看吳景財耐力好,說起力量沒有人敢跟張明叫板,在五臺山上,一次種地時,剛開春,揹著谷籽過小水溝,眾師兄弟都試了試,沒有人敢揹著跳過,只有他揹著半麻袋的谷籽跳躍而過,鞋腳不溼,雖說都是習武之人,大家終是佩服他的能耐大,那一屆他張明不是最小的,可在十三太保裡他最小,從來沒有人因此而欺負他,就算是上地幹活他很少像張瀾他們因為小受欺負,被長期體罰過,他很任性,一般性的小活動他不參與,他最是敬重本事大的人,聽說苦禪法師在金國主事他才動了心思,不然,天天在家勤奮,在家教孩子練功夫。

張明上場,向南北主事方抱拳致禮,隨後跟上來兩個抬著大粗麻繩的人,將成盤的大繩抬擱到場地中央,轉身退去,張明也不講解,不亮相,抓到大繩的一端,奮力一扔,那大粗繩被拋得高高,那大粗麻繩詭異的就像是掛在天上一般,大家就近仰望,那神秘的大繩子就像是插入到雲彩之上,被雲彩牢牢地吸住,張明在下輕輕搖一搖,就好像上有白雲牽拉,下有大地拽扯,將麻繩繃緊,使得原本柔軟的大麻繩竟然像鋼鐵一樣的堅硬,張明雙手抓緊大繩,讓身體與地持平,兩腿併攏,以手為足向上邁走,這下可是把大家驚吊在場,看得大家不知所以然,連張瀾都被驚得目瞪口呆,全場的人,尤其是大明方的所有人錯愕在當場,全場是鴉雀無聲,都呆呆地張嘴仰望,眼睛緊盯著眨都不眨,眼看著張明走進雲端,只見繩子軟軟地落在地面,“噗啦”一聲,長長的大粗麻繩堆摔落到場地上,只不見了張明,金營裡隨跑上來四個雜役收走了堆在場地的大粗麻繩。按事先的約定大清的武術表演算是完成。

大清國按約定十個人的表演完了,並沒有派出歷月坤,這讓羅振坤很是失望,就是專門為死歷月坤設定的和談大戲,主角竟然是沒上場,羅振坤事先的諸般預備等於是白準備了,而這場擺設的和談其意義也就不大了。

在這十個人的武藝演釋中,讓於美玲最喜歡看的表演當是李強的暗器手法,那李強的出場平淡無奇,可是,功行半路便真真的吸引了於美玲,於美玲沒有看好李強中規中矩的書法,而是緊盯望著他的腕力和指法,一直在揣摩中,苦於羅振坤沒在身邊,莫能研究著學,只好默默的記住,稍等事情過後再跟羅振坤一起探討研究,一同研究他李強的發力咋那麼好?離城牆那麼遠,城牆根的風又大又亂,一股股的妖風時不時地發作,他李強打出的白球竟絲毫不受妖邪瞎濫吹?這是何等的大神奇?一個白球咋能有這樣的穿透性,竟能鎮得住狂魔亂舞的妖風邪氣?於美玲親見過三大暗器手法,一次是李拓打給張瀾的家書,那手法至今還是不明不白的,風次詢問過羅振坤,羅振坤當時沒在場,所以,至今還不知道叫啥?也不知道是咋甩打出來的?最主要的是不知道他使的是啥指法?第二個就是羅振坤還打李拓的金棵子,李拓的收納手法,那可是真瀟灑,於美玲稱李拓那個手法為——“乾坤袖”,自己苦練多日,竟沒有半點那個“乾坤袖”的小韻味兒,腳下和腰間的協調都不線上,衣袖的展開時機亦沒有李拓那麼輕鬆自如,根本就沒有人家的那種自然隨意勁兒,於美玲越學越認識到暗器裡的博大,暗暗羨慕人家天生的靈性,偷偷佩服羅振坤想打家雀眼睛,絕不打到眉毛上的準頭子。

這李強又給於美玲大上了一課,她是強行記住李強的每種甩抖腕力,手法和指法,其中有三種指法是她以前從未見過的,有一種指法打出的白球竟然是不旋轉,竟然直直地去撞牆,就好像是靠掌力所推,沒有指力勾引控制作用,白球像攻城用的拋石機發出的,最是讓於美玲不解,但凡是手發暗器,都是憑指力勾動,控制或者引起暗器產生旋轉,不然,像飛鏢、飛刀這樣帶刃的暗器出手沒有方向肯定就不叫暗器了,就連於美玲的石炮那也是靠食指勾,讓石炮飛出的去向鎖定,控制住有效射程的方向目標,功夫就在這兒,那可真不是小孩在當該上揚沙子,小孩子在當該上揚沙子那是玩,人家使用暗器這是功夫。

待到後來,於美玲看明白一點,那就是白球的左旋,右旋,上旋,下旋那是為了抗風才能使用的,快旋或慢旋依風大風小臨時來定,可想李強暗器功夫有多強。

第二是黃金貴的踏雪無痕,張志忠還躺在炕上養傷,就算是他沒在,可這門的能耐他張志忠還是門兒清,如何平心靜氣自己也稍微懂點,若是沒事時,可繞道去求教於張志忠,一起研究著,共同向前摸索著,這方面,於美玲還有一個大目標,那就是潛伏在大清國的何五,何五也是這方面的行家裡手,據說他是鼓上蚤的後人,俠盜事業沒落了,各朝代裡,各級政府的嚴厲打擊下,至何五這代人,才成了獨行俠,獨行俠功夫更需全面,踏雪無痕便是其技藝之一,入臥室偷摘玉佩便少不得踏雪無痕的本領,入臥室往往要過人身,把人招醒了就不是功夫了,功夫講究的就是讓你心服口也服的能耐。

於美玲最沒看好的是鞭拳太保胡徳夫,認為他就知道逃跑,那天若是晚走半步,跟劉領坤合力,擒拿了他,豈不又是大功一件?竟然是被他偷偷地脫逃,因而,他再演譯什麼厲害的武功絕學,於美玲都沒上心欣賞。

而大帥最看好的卻是胡徳夫的鎖喉,人一旦有了這個大能耐,在戰場上,可不就是萬人敵,馬皮堅韌又厚實,他尚能僅憑指力摳進去,人的面板薄薄的,怎受得了他胡徳夫的抓摳,戰場上有幾個這樣的帶頭人,其他人也都跟著被勇猛起來,戰場上有他們的帶動,何愁沒有勝仗打?還有那金鑫,竟然用鐵拳肉掌劈開石頭滾子,有這樣的殺神領頭衝,就算是銅牆鐵壁也擋不住這樣的殺神衝擊。

並沒有多爾袞預想的那樣,文弱的大帥沒有被嚇住,而是一直思考著戰略戰術,反思考著武裝自己進可攻退可守的隊伍,把自己的隊伍壯大,衝鋒靠誰?守城靠誰?壯威靠誰?逐漸形成了構想,算是在戰爭中形成了一套戰術體系,對自己今後的戰鬥有著絕對的可操作性和最最適用的戰術。

還有像神棍太保,捅大樹那一棍子,如果捅到腦袋瓜子上,豈不是把人腦袋瓜子給捅露湯了,就這種殘暴的擊殺最能鼓舞己方鬥志,是誅殺敵心最直接的表演方式。

當初,苦禪根據武功特點為他們十三個人取的名字,如今的五虎上將僅剩下一個,雖說也到場,沒安排他們上場,另外還有歷月坤,胡凱兩個得道之人沒有上場,當然,多爾袞還有後續安排沒輪到他們發揮作用。

欲知道後事如何?請繼續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