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章 群鳥襲擊

屏住呼吸,腳步輕踩,除了此起彼伏的鳥叫聲,此時峽谷裡只是響徹著水流聲了。

很顯然,如果把石子扔進水裡,怕是連滴水的聲音都不會出現,一下子就被流水聲淹沒了去。那就只能將石子投向峭壁上了。那扔到對面峭壁已無可能,只能扔在同側遠處的峭壁上了。

陳希農率先將一顆石子打在了遠處的峭壁上。在扔出石子之後,他們沒有立刻前進,而是要看看鳥群的動靜再做決定。鳥群依然嘰嘰喳喳個不停,但沒有其他多餘的行動。陳希農繼續丟擲第二顆石子,鳥群還是沒有絲毫異常的反應。

“也就剛才扔出的第一顆石子它們有反應外,現在再扔石子它們怎麼一點反應也沒有?”牛運輕聲道。這聲音輕得似乎還未能進入陳希農的耳朵就立馬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是啊,它們是不是隻對第一次聽到的異常聲音有反應,之後就不會再把同樣的聲音當作異常的聲音去對待了?”陳希農繼續道:

“現在也只能這麼解釋了。但並不代表扔石子沒有用,咱們還是繼續一邊扔石子一邊前進著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吧。”

牛運點了點頭。

陳希農繼續扔出了第三顆、第四顆……眼看就要離鳥群越來越近了,陳希農終於扔出了第五顆石子。就在此時,臨近他們的群鳥飛了起來,它們徑直朝陳希農和牛運飛了過來。

“融熠·罩!”此時只見陳希農的腳下生出一圈藍色光環,藍色光環如彎曲的牆體一般迅速形成了藍色的半個球體,將自已和牛運罩在其中。那些飛來的鳥兒全被阻隔在了藍色氣場罩之外。

隨著陳希農的一聲“融熠·破!”,可見藍色氣場罩轉而化為無數可見的藍色光芒散了開來,它們瞬時擊穿了原本繞在藍色氣場罩之外的鳥群,隨後只見鳥兒紛紛墜落在了峽谷之中。

沒有哀嚎,沒有其他聲音,它們的死亡應該是一瞬間的事。這讓牛運看得目瞪口呆,他根本沒有聽說過這種功法,更別說現在親眼所見了。

“世上竟有如此厲害的功法!”牛運情不自禁地感嘆了一句。

“這鳥群為什麼只有臨近我們的這少部分發起了攻擊,其他卻無動於衷呢?”陳希農看著牛運問道。

“我也不知道原因,之前聽都沒聽說過。我就在想,這鳥群或許以前根本沒有在這裡出現過。”

“你想想,就算之前普通人家都是白天經過,可那些匪賊未必只是白天待在峽谷。如果之前就有,按道理不應該聽都沒聽說過。它們應該是後來才出現的。因為後來峽谷裡幾乎人類絕跡,這裡無疑成了它們的樂園。”

“咱們再向前走走看看什麼情況吧!”

陳希農語罷他們便再次輕輕地抬起了腳。

可是這一腳下去,就僅僅只是行進了一步,卻再次驚起了成群的鳥兒,這次的數量很明顯比之前一次要多。

陳希農只能再次施放“融熠·罩!”和“融熠·破!”技,鳥群的這波襲擊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這究竟是為何呢?為什麼我們前進就會引起鳥群的襲擊,還是部分鳥群的襲擊呢?!”陳希農很是不解。看樣子在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之前,他們是不會再前進了。

此時峽谷裡依然充斥的僅僅只有水流和鳥群發出的聲音,一切看上去和之前一樣,似乎這兩場戰鬥沒有發生。

陳希農他們退回到原來的凹處,很顯然這是明智之舉。面對看上去黑壓壓且幾乎無邊的鳥群,即使抵擋住了第一波、第二波襲擊,可是第四波、第五波……

這樣耗下去恐怕還沒穿過它們,自已就要精疲力竭地任它們蠶食了。現在要緊的是回過頭來,想一想前兩波戰鬥的經過,看能不能想得前因後果,尋到蛛絲馬跡,從而破解開心中的疑問。

“希農哥,現在怎麼辦呢?要不要去叫婉小弟過來?”

“哦!他現在在哪?”

“估計就在後面的不遠處,要不要暫時叫他過來,多一個人多一個想法,說不定他還有什麼奇思妙想了!”

“那好吧。你去找他回來。”

就在牛運剛要回頭去找楊皓婉之時,身後傳來了輕輕的腳步聲。

“誰?”牛運立馬開始警戒起來。常年的山寨生活,讓這位粗壯大漢對於除了自已之外的聲音格外敏感。

“我,楊皓婉呀,我的腳步聲都聽不出來!”原來是楊皓婉來了。

這一切,也進入了陳希農的腦袋,給他帶來了新的思路:

由於位於凹槽處,所以不到楊皓婉靠近,自已根本無法看到楊皓婉。也就是說,鳥群裡根本不可能同時有那麼多鳥看到自已。

既然不會有那麼多鳥同時看到,那它們是根據什麼判斷有物體靠近的呢?肯定不是聲音,如果是聲音,那同時發動襲擊的就應該不單單是部分群鳥,而可能是整個鳥群。

想到這裡時,一個片段進入了腦海,這是之前他和牛運的一段對話畫面:

“看樣子它們對於聲音不是非常敏感,也無法判斷出產生聲音的方向。我們是不是可以拿一些石子胡亂製造出一些聲音,以方便我們穿過。”

“它們應該是屬於白天活動的鳥種。雖然它們白天很有可能會出去覓食,可未必是全部出去覓食,所以它們白天在不在還是尚未可知。白天活躍的物種,一般來說夜晚的視力就會變得低下……”

“對了!溫度,就是溫度!”陳希農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語道。

“希農哥,什麼溫度?”牛運看著陳希農,他對於陳希農的這種“柳暗花明”之舉充滿了好奇,恨不能自已立刻知道答案。

“我想明白了,它們是根據溫度判斷我們的位置的,所謂的溫度也就是我們的體溫。只有這樣,我們之前靠近一步就會引起它們的襲擊就可以說得通了。也可以解釋清楚為什麼我們每次只能引起部分群鳥的襲擊,而不是整個鳥群。”

雖然楊皓婉沒有參與之前的戰鬥,可是她非常想弄清楚之前發生了什麼以及陳希農和牛運所謂的疑惑。

“在夜裡,它們和我們一樣,肯定也是視野受阻。之前我們第一次靠近,只引來了部分群鳥的襲擊,其他卻是無動於衷,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只是部分群鳥發起了襲擊,而不是全部呢?”

“這裡就有三種可能:一是邊緣的部分群鳥看見了我們並發動了襲擊;二是看見了我們的群鳥透過聲音發動了其他的群鳥,從而一起對我們發起了襲擊;三是它們邊緣的部分群鳥感知到了我們的體溫,從而統一式地對我們發起了襲擊。”

“我們先說第一種可能:它們是屬於白天活動的鳥類,白天活動的鳥類在夜裡時無疑視力是受阻的。況且它們對我們發動襲擊時可以隱約看到它們並非是多個位置起飛,而起飛的是臨近我們這邊的一群。”

“試想一下,一群鳥中,如果要說看到我們,那肯定無疑是隻有最邊緣的一定可以看到我們,其他鳥受到周圍鳥體的影響,未必可以看到我們,這樣應該數量要比實際對我們發起襲擊的少,這就可以排除第一種可能。”

“在第一種可能的基礎上,如果說是因為聲音,部分群鳥召喚了其他群鳥,從而對我們發動了襲擊。我們可以再想一下,我們在這裡都可以明顯聽到它們的聲音,若是召喚,無疑召喚到的數量要比對我們發起攻擊的群鳥多得多。這也就排除了第二種可能。”

“接下來咱們說說第三種可能,就是體溫。如果它們對於溫度敏感,能夠識別出我們的體溫,前面的疑問就可以說得清。那為什麼只是部分群鳥發起了襲擊,而不是全部呢?是因為起飛對我們發動襲擊的部分僅僅只是感知到我們體溫的部分,未能感知到體溫的,自然不能準確地對我們發起襲擊。”

“所以我們每前進一步都會引來它們下一波的襲擊。至於為什麼之前第二次襲擊的群鳥數量比第一次多,是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鳥群呈現出一個雞蛋的形態,我們每前進一步,自然會引起襲擊數量的增多,直到我們走過整個鳥群的中央。再往下走,對我們發起襲擊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和我們現在在到達整個鳥群的中央之前正好相反。”

“原來如此。”牛運顯出恍然大悟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