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博主有點兒貓膩。
最近,孝宸熹皇后遺願沸沸揚揚,咱們雍懟懟和孝宸熹皇后的愛情故事也被不少博主扒出,網路上那是相當熱鬧啊。
但貓膩發現,受各種不實電視劇小說影響,不少人對正史並不瞭解,還把一些古裝電視劇裡的內容當了真。
那些不實作品中,為了增加宮鬥劇情把咱們的孝宸熹皇后描寫成小白花女主,笨蛋美人女主,綠茶女主,甚至炮灰女配,惡毒女配。不少權謀劇為了權謀劇情,明明是兄弟齊心,變成了七龍二鳳奪嫡,有些不要臉的,還來了個七龍二鳳團寵女主,齊齊愛上穿越女主,那真是……
抱歉各位,博主實在想不出來不被卡還能直抒胸臆的辱人之言。
那麼現在,貓膩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大清帝國的正史,真實的雍正帝和孝宸熹皇后,以及在此之後咱們大清帝國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子的。
當然,篇幅有限,博主只淺淺講一下。
康熙十七年,咱們的雍正帝出生,由於當時的規矩,位份低下的生母烏雅氏,也就是後期德妃,她是不能養皇子的,於是小小的胤禛就被當時還沒成皇后的孝懿仁皇后撫養。
孝懿仁皇后的身體不好,胤禛還沒成年,孝懿仁皇后身體就不行了,老話說的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臨死前,孝懿仁皇后給胤禛定下了費揚古的嫡女烏拉那拉氏為嫡福晉,與此同時,讓主事宋金柱的女兒宋氏做胤禛的侍寢宮女,也算是內定的格格了。
那這個宋氏是誰呢?
她就是如今傳的沸沸揚揚的孝宸熹皇后。
孝懿仁皇后處理完胤禛的事兒,就支撐不住了,還沒等到胤禛大婚,就撒手人寰了,臨死前,為了沖喜,才被康熙帝封為皇后,但還沒一天,就死了。
胤禛是個倔驢,哪怕生母不喜,為了他不被認可成半個皇后嫡子,威脅到太子,康熙也沒要求他守孝,結果他偏偏要守孝。
就這樣,和烏拉那拉氏的大婚推遲,已經入府的宋氏也一直在後院待著沒侍寢。
直到一年後,在德妃出手下,胤禛才不得不進後院,也見到了筆友孝宸熹皇后宋氏。
孝宸熹皇后和雍正帝的愛情咱們就不講了,直接順官方釋出的情書就能甜度超標。
咱們說說其他。
孝宸熹皇后這個人除了有個優秀的老公,一堆優秀的孩子外,其本人也是極其貌美有才華的,就現在流傳的字畫作品,就知道。
除此之外,她本人的刺繡技術也是相當高超的,除了盛清帝弘暾和幾個兄弟姐妹留下來了少數幾件衣服被保護在皇家展覽館,剩餘大部分給雍正帝做的衣物,都被這個小摳藏進了泰陵地宮,不給咱們看。
而雍正帝之所以在皇子的時候就很富裕,也是因為孝宸熹皇后。
孝宸熹皇后特別有奇思妙想和經商頭腦,她的侄子誠善更是天生的經商奇才,又有胤禛這個皇子當靠山,胤禛早早的就比旁的皇子富裕了,就是後期的康熙都比不了。
而討厭皇子與民爭利的康熙之所以罵老九卻不罵胤禛,也是因為胤禛掙的錢除了正規,也有康熙一份,而每逢國家大事, 胤禛也是慷慨解囊,和老九以走私和敲詐勒索弄到手裡的錢不同,花錢的方式也不同,自然一個討喜,一個討厭。
在正史中,官方對孝宸熹皇后的評價也是極其高的,甚至直說,沒有孝宸熹皇后,就沒有大清帝國的今天。
古人有一句話,叫做娶個好妻子,能望三代人。
而孝宸熹皇后,是歷史認證的大清之福。
不但六兒二女的世界觀是她塑造的,就是雍正也在多年相處下受其影響,很多惠及後人的政策,都是在孝宸熹皇后的影響下被提出來的,甚至包括我們大清帝國如今的版圖,都是在那個時候奠定的。
早在雍正帝登基不久後,孝宸熹皇后就透過各種書籍,臨摹出了亞歐大陸的基本地圖掛在了養心殿。
這就不斷擴大了當時的雍正帝,和還是太子的盛清帝弘暾的野心。
而也是孝宸熹皇后對始皇帝嬴政帝的推崇,各種嬴政語錄的洗腦,激起了丈夫兒子的勝負欲。
從這開始,讓滿清之主成為大清之主,少了種族偏見,有了民族的雛形,華夏民族深入帝心,以漢文化為主,各族文化為輔,包容性極強的華夏文化開始萌芽。
而鐵腕雍正,也開始了這一改革,給兒子盛清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經過一代帝王的整頓和打基礎,沒了弊病的大清,被交到了盛清帝弘暾的手中。
很多人不理解,雍正為什麼退位的那麼幹脆。
除了雍正帝本人對人民的責任心導致他不戀權,也因為他有點戀愛腦,想早早和他親親嬌嬌過二人世界。
當然,最重要的是政治需要。
胤禛屬於類似於古代皇帝手中的酷吏,所以胤禛也被稱為酷吏皇帝,他的作用就是利用鐵腕,無情無義無顧慮,做孤帝,快速解決康熙時候遺留下的各種問題,他適合有病的大清,不適合穩定的大清發展的大清,畢竟水至清則無魚。
所以他做了很多前面的幾任皇帝不敢做的,不管不顧摒除了很多滿清弊端,對漢人敢用了,奠定了皇家滿清之主到大清之主的過渡。
該退的時候,胤禛就要退,相當乾脆,也做了件大事兒。
封后,走人。
若胤禛不退位,封孝宸熹皇后做皇后可沒這麼容易,滿朝的滿臣雖被多年打壓,可皇室宗族還在,力量大著呢。
可胤禛走了,溜了,面也不露,還把媳婦帶走了,滿臣只能和弘暾說,可弘暾是兒子,看著大臣可以直接問,你們是逼朕不孝嗎?
他們不敢回是。
他們要還逼,能被天下人唾棄死,天下人可還是漢人多的,而漢人對孝道可是相當在乎的。加上孝宸熹皇后是漢人,滿朝漢臣更多,竄起來和滿臣對罵,皇上偏頗,自然漢臣贏了。
而隨著滿臣這一輸,也徹底宣告自此之後,滿臣不能靠著祖輩蒙蔭過日子了,得自已去拼,當然,沒了便利,也少了束縛,真正有能力的滿臣反而不被家族束縛,走的更遠了。
自此,胤禛做到了最後一步,拉滿臣下來,進一步拉近滿漢。
弘暾的額娘孝宸熹皇后是活著的漢人皇后,而他有一半的漢人血脈,他當皇帝,本身就是一個標誌。
所以,弘暾登基後,反清復明的呼聲沒幾年就銷聲匿跡了。
而隨著怡瑰公主在蒙古站穩,大清也徹底不再需要公主和親。
再隨著海禁一開,大清的民眾有了華夏文化和華夏民族的灌輸,對大清有著之前皇朝沒有的團結,誰在搞分裂,不等皇家出手,百姓能噴死對方,幾個舉報下去,就被官兵瓦解了。
在咱們徹底佔穩如今大清帝國的整個東部後,我們就開始了認真的發展農業,軍工製造業,加快人口發展。
自盛清年間中期開始,隨著發展,我們的領土開始西移,之後的幾代皇帝也在不斷努力。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發展自身,拓寬領土的同時,也網羅天下英才為已所用科技立國,直至徹底佔領亞歐大陸,奠定了如今我們大清帝國的版圖。
之後的多年,我們團結一致,發展人口,發揚文化,人口不斷遷移,讓大家減少地域和種族爭鬥,建設基礎設施,科技進步,國富民強。
如今,皇室還政於民,退居幕後,大清帝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強國,雖沒有旗鼓相當的對手,但我們應不驕傲不自滿,秉承先祖遺風,目標,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