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3章 梨香院演藝培訓班學員;翩躚獨步!江湖再見!

“葵官夫人她也是原裝正版“姑蘇特產,賈府定製”的梨香院演藝培訓班學員之一,

身懷絕技,走的是大花面(粵劇大佬)路線,江湖人稱“韋家大小姐”。”

主持人問:“身世之謎可以追溯一下???”

“我呀,祖籍韋家,至於是不是真的有皇族血統、根正苗紅的就不知道了,

但至少在梨香院的舞臺上,我可是“韋家有女初長成,一嗓成名天下聞”。”

“確實是,若論戲中角色,寶釵夫人曾經講述的《魯智深醉鬧五臺山》主角大花面,估計就是葵夫人本尊的拿手好戲,那出來,須臾燃爆全場!”

“葵官夫人,您有什麼高光時刻?”

葵官夫人彩目流光:“咳咳,我跟你講在54回元宵夜宴,賈母親自欽點我演繹那個千古絕唱《西廂記》名場面《惠明下書》,

那可是借戲抒懷,暗示了大觀園身處其中的人生百態……”

“真是令人唏噓不已,我據《龍國潮流大事報》小道訊息說:在63回,湘雲夫人挑見寶玉給芳官cosplay成小哥哥,於是乎靈感迸發,也給葵夫人來了個“女裝大佬”變身,“戲裡大花面,戲外大姐大”

直接給她改名叫“韋大英”,翻譯過來就是“真正的英雄本色,從來都是雌雄同體”。

應了那句話:“姐昂就是女王,就是要你不爽!””

“對了,葵夫人,之後又經歷了什麼?”

“那時候人心惶惶,轉軌在於職場!

58回戲班慘遭解散,老太太見史大姑娘身邊只一個小丫頭翠縷服侍,就指派我去了啊。

我韋大小姐成功轉型,應聘上崗成了史湘雲團隊的一員,從臺上大花面搖身變為生活中的貼身丫鬟。”

主持人道:“最終走向:抄檢大觀園那場年度大戲,

葵官因住址不在園區內部,居然上演“金蟬脫殼”,因住得偏遠幸運逃過一劫,

後續去向成謎,成了紅樓劇組未解的“史上最大懸案”。”

炒豆子

“對了,葵官夫人,你當年身量年紀皆極小,鬼靈精,故曰得名:[豆官]。

大觀園中喚她為:“阿豆”,或喚作“炒豆子”,

而薛寶琴大美女則將她打扮成琴童摸樣,喚作“豆童”。

你又如何結識了[白龍王]他老人家?”

“不和你說夫妻之間的私人密語。”炒豆子臉蛋一紅:“我演我自已,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主持人心如貓撓,問了幾十次,然不得答案,

後來鬱鬱寡歡,差不多掛的時候,葵官夫人親自去現場再上他的獨家訪談,人才從生死邊緣拉回來了。

後來出書一本:《炒豆子怎麼炒出金豆子》大賣5千三百萬本……

……✺✺✺……

身份揭露:艾官女士,實錘是“姑蘇產,賈府籤”的梨香院唱戲女團12金釵之一,專門演繹老外角色(末角擔當,就是戲曲圈裡的資深老藝人型別哦)。

勁爆事蹟:58回的劇本大調整,艾官成功獲得新東家探春的青睞,順利從戲班轉會,成了探春團隊的核心成員。

60回的劇情升級,艾官上演了一出“牆頭草兩邊倒”的操作。

當時,眾戲班姐妹為了芳官與趙姨娘幹架,艾官卻化身“潛伏者”,偷偷摸摸向探春打小報告。

夏婆子企圖煽動趙姨娘收拾芳官,這一切都被艾官悄咪咪聽到。

然後,艾官跑去跟探春說:“夏大媽一直跟我們不對付,沒事就愛嚼舌根惹事。上次藕官燒紙的事兒,幸好寶玉大哥站出來背鍋,這才平息了風波。今天我給姑娘您送手帕時,撞見她和趙姨娘在那兒嘀嘀咕咕,見到我就閃人。”

最終歸宿:戲班散夥,艾官也被幹娘打包帶走,準備找個好人家自行婚嫁(其實就是被安排相親,然後嫁人啦)。

“哎喲,故事高潮時,艾官夫人上演了“職場跳槽大戲”,成功從梨香院轉投探春Team,解鎖新的打工人生。真是我輩楷模……”

……✺✺✺……

【大匯總統計脂批】

十二位小戲骨,個性各異,各個都能當“倔強青銅”代言人:

齡官小姐姐一出場就實力炸裂,

元妃娘娘欣賞得不得了,點名要她加演兩出,賈導(賈薔)推薦的是《遊園》《驚夢》,

可齡官偏偏就是要犟,堅持要來《相約》《相罵》,這波操作絕對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實寫照!

芳官小姐姐堪稱全書“戲份擔當”,

藕官、蕊官跟她關係鐵到不行,

一看就知道仨人抱團取暖,

實在是被“奴隸契約”逼得喘不過氣,

加上有個堪比“榨汁機”的狠心乾孃,

每天過得跟在地獄邊緣瘋狂試探似的,

能保持清醒不崩潰,那心理素質絕對是宇宙無敵金剛鑽級別的!

這些才八九歲、十一二歲就被迫離開爹孃,

踏上“北漂”之路的小可憐,

從此跟家人陰陽相隔,想想都覺得那畫面太虐心,真心疼得不要不要的!

看看這些個小妮子,經歷可謂“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

每次讀到這段都忍不住想@《紅樓夢》劇組:

“你們到底是在拍什麼鬼畜大戲?!”

……✺✺✺……

細品此番《紅樓囧途》,不禁令人惋嘆小戲骨們,

這些一個個俏生生宛若梨園浪院仙葩,

在藝術道路上搖曳生姿,

縱然人生似被【黴神】籠罩,

卻依然堅守自我,個個如同戲臺上的精靈,懷揣著獨立的靈魂,

對著那皇天后土,或是鏡頭下的導演,傲然昂首宣告:

“我手寫我心,我演我本色。”

這份執著與堅韌,實乃璞玉渾金,熠熠生輝。

再觀那群豆蔻年華的粉嘟嘟的妙妙妙小伶人們,

嬌嫩可愛十二個小寶貝兒,

甫離出生溫婉江南之鄉,

即踏入異地他鄉的茫茫征途,

其間千噸辛酸,萬種瘋情,

唯有親身歷練者方能體會。

她們與親人的聯絡竟被迫簡化為冰冷螢幕後的“線路網友”,

此種骨肉親情的割捨與牽絆,

無疑是對心靈的一場剔骨錘心洗禮,

令人五內俱焚,涕淚漣漣,

其情感波瀾足以激盪太平洋的億萬頃碧波。

《紅樓夢》這部傳世鉅著,

年輕初聞涉之時,直接嗤之以鼻會被誤解為瑣碎的女兒家家粉紅佳人的閨閣中鎖碎筆墨,

然而,當歲月的風霜侵蝕過青春的臉龐,人到兒立中年。

我們才會真正洞察其中深邃的人生意蘊——

那是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鋪陳出人間煙火的厚重與真實,

描繪著紅塵俗世的冷暖炎涼,

無法迴避,無法逃脫,只因其深深烙印於每一個作為人的靈魂深處。

而在那繁華落盡的大觀園裡,

紅樓夢中的女子們承受著更為沉重的命運枷鎖,在悲慘烘爐中燒為白森森骨灰。

她們的笑與淚、愛與恨,宛如一曲曲悽美動人的輓歌,恰似一首首催人淚下的史詩絕篇,

低吟淺唱出千古哀愁:“做人難,做紅樓夢女子尤難”。

每一次情感的碰撞,帶給心靈上無盡的滌盪,讓人痛徹心扉,淚如泉湧!

由此感慨:珍視每一次生命的交集,

待到下一個輪迴!

願我們在時光的大千世界中再度相逢……

期許下一次的邂逅……

繼續解讀這永不落幕的紅樓夢之韻……

共訴那一段段未完待續的紅樓悲歡……

翩躚獨步!

江湖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