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2章你們還會見面嗎?

閻平微笑道:

“你能承認你是紅黨,這種態度我還是很欣賞的,起碼邁出了合作的第一步,為了表達我的誠意,我可以讓你見一下你的心上人。

希望你見到她後,也能表達你的誠意。”

閻平說完,讓手下去把王玉鳳帶來,之前他已經交待她見到張一鳴後怎麼做。

很快王玉鳳被帶到了審訊室,她一見到張一鳴,就撲上前去,抱著張一鳴就痛哭起來。

張一鳴著急地問道:

“玉鳳,他們沒有把你怎麼樣吧?”

王玉鳳哭了一會,止住了眼淚,說道:

“他們對我很好,沒有把我怎麼樣,我是擔心你。

一鳴,你沒事吧?”

閻平對王玉鳳說道:

“他當然沒事,他雖然是紅黨分子,是我們的敵人,但是我還是很尊敬他。畢竟各為其主,何況還是個讀書人,我對讀書人還是很看重的。

如果換作別人,我早已經大刑伺候了,你看到的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

我抱著最大的誠意,希望化敵為友,和我們合作。

不過我的耐心也是有限的,擺在你和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合作要麼死。

你的命運將由他決定,你們這麼年輕,今後的路還很長。

我不希望你們年輕的生命就在這裡戛然而止,那就太可惜了。

我希望你能好好勸勸他,不要執迷不悟,我想,如果他是真心愛你的話,他應該會聽你的話。”

閻平的這番話是說給王玉鳳聽的,更是說給張一鳴聽的。

王玉鳳一聽,眼淚又流下來了,淚眼迷離地說道:

“一鳴,你是怎麼想的?”

張一鳴沉默了一下,說道:

“我是發過誓的,不能背叛組織。”

王玉鳳一聽,哭的更厲害了,哽咽地說道:

“我願意和你一起去死,可是我肚子裡的孩子怎麼辦?

他是無辜的,難道讓他和我們一起去死嗎?”

王玉鳳的話一下子擊中了張一鳴的軟肋,他怎麼能讓自已的愛人和還未出生的孩子一起去死呢?

他在安全屋的時候,多次夢到孩子的出生,他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攬著愛人,那是多麼幸福的時刻,他甚至都想好了孩子的名字。

張一鳴再一次陷入了沉默,內心開始了激烈的思想鬥爭。

自已嚮往的主義是美好的,這是他加入組織的原因,也一直在為之奮鬥,發誓願為之犧牲也再所不惜。

可畢竟嚮往的只是個願景,似乎還遙不可及,現在就付出生命的代價,不光是他,還有自已的愛人,以及未出生的孩子,到底值不值得?

看著淚眼婆娑的王玉鳳,想著她肚中的孩子,張一鳴內心一陣劇痛,淚水從眼角流了下來。

終於他艱難地做出了抉擇。

他緩緩地對王玉鳳說道:

“為了你,為了孩子,我願意和他們合作。”

說完,張一鳴心裡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輕鬆。

王玉鳳一聽,馬上破涕為笑,高興地說道:

“我就知道你不會這麼狠心的,你是愛我和孩子的。”

閻平心中也是欣喜不已,果然不出所料,張一鳴被自已輕易就拿下了。

“這就對了嘛,識時務者為俊傑,你是個聰明人,我沒有看錯你,接下來就看你的表現了。”

“有什麼要問的,就問吧,我把知道的都告訴你,只是希望你能保證我和王玉鳳的安全。”

張一鳴已經徹底地放下了。

閻平點點頭,開始詢問學聯的情況,張一鳴也不隱瞞,把幾個學聯負責人的代號,負責的學校,具體什麼長相都詳細說了一遍。

但是他並不知道他們的真實姓名,而且他告訴閻平,這些人應該和他一樣,在學聯開會的訊息洩露之後,馬上轉移了,具體住在什麼地方,他並不清楚,上級也不可能告訴他,當時轉移的命令也是透過電話下達的。

閻平覺得這個情況價值不大,紅黨處理問題還是很及時的。

於是又問道:

“你現在住在什麼地方,在住的地方見了什麼人?”

張一鳴說道:

“我住在新興裡54號,是一間簡陋的平房,那個里弄很偏僻,住的基本上都是窮人,以來上海謀生的外地人為主。

在那裡我見了兩次組織上派來的人,都是同一個人,代號叫“雷電”。

第一次“雷電”來是調查學聯開會洩密的事,懷疑學聯裡有內鬼,問了我很多問題,以及我負責的學聯滬江大學分部裡成員的情況,我都一一做了解答。”

閻平插話道:

“你告訴了他你和王玉鳳的情況嗎?後來查出是什麼人洩露的嗎?”

張一鳴搖搖頭道:

“我本來是想說的,但是怕組織上把我和玉鳳拆開,就沒有說。

第二次“雷電”來告訴我轉移到蘇北根據地的事,我問過他,有沒有查出內鬼,他沒有說,所以我也不知道有沒有查出內鬼。”

閻平一聽放心了,只要張一鳴沒有說他和王玉鳳的事,那麼紅黨就不太可能懷疑到王玉鳳身上。

而且他聽王玉鳳說,學聯滬江大學分部現在暫時沒有負責人,說明紅黨很謹慎,在沒有查出內鬼之前,沒有選定新的負責人。

這也說明王玉鳳的身份還沒有暴露,還有繼續潛伏在滬江大學的必要。

他從張一鳴的話裡,感覺這個代號叫“雷電”的人應該不一般,這個人既負責調查洩密查詢內鬼的事,又負責紅黨成員轉移的事,說明這個人在紅黨的地下組織裡,是個比較重要的人物,知道的情況應該很多,如果能抓到他,那麼破獲上海紅黨地下組織非常有希望。

他充滿期待地問道:

“這個代號叫“雷電”的上級,你瞭解有多少?你們還會見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