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射了!要射了!”
“磨蹭了這麼久,終於是要射了,我都等急了!”
“不知道誰能射的更猛更遠!”
“你摸摸看,全是水,我是說我的手上緊張的全是汗水!”
直播間的觀眾們激烈的討論著,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看著總感覺怪怪的。
而在這樣的討論聲中,兩人各自拉開了弓弦,但是射箭的方式卻又有所不同。
他用一隻手來開弓,另外一隻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三指來拉弓弦,將箭尾夾在食指和中指之間。
隨後用力開弓到臉頰,自然撒放射出。
這樣的射法被稱作“地中海式射法”,是古代環地中海地區的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射箭方法。
因為使用三根手指來撒放,所以也被稱作“三指射箭法"。
而在拉弓時,為了防止放箭時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
所以一般初學的射手還要佩戴三指護指來進行防護,材質一般為厚皮革製作。
不過扎克已經是一名十分老練的射手了,所以並不需要。
這樣的地中海式射法雖然過去流行在地中海沿岸的國家,但是隨著現在不列顛長弓成為了弓箭的主流,這一射法也流傳到了全世界。
成為全世界射手的公認射術。
而反觀林遠,則是用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射法。
首先站立的姿勢是兩腳要與肩同寬,然後一手持弓,拉弓弦的手則是用大拇指扣弦,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窩處。
在拉弓射箭時主要使用的乃是大拇指勾弦,然後用食指壓住大拇指的指甲處,拉弓時兩指都要用力。
採用大拉鋸的方式將弓拉滿,隨後射出。
這又引起了眾人的一陣嘲笑。
“哈哈,這種拉弓方式,他壓根就不會射箭吧?”
“沒錯,只有土著人才會這麼捏著箭拉弓射箭。”
“嘖嘖,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他脫靶了。”
林遠的拉弓方式確實有些類似捏箭式射法,在現在非洲和其他偏遠地區的一些較為原始的部落獵人還能見到。
就是用捏箭式射法來拉弓射箭。
但是隻有小磅數的弓可以用這種捏住箭尾的方式拉弓射箭,其他但凡磅數高一點的弓都不能採用這種方法射箭。
因為磅數大的弓,拉弓所要用到的力量實在是太大了,只靠拇指和食指根本捏不住箭。
最後反而會傷到自己。
但是林遠用的當然不是這種落後的射法,他使用的是流行於東方的蒙古式射箭法。
雖說叫這個名字,但實際上它並不是蒙古人發明的。
事實上中原人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這種射箭法拉弓射箭了。
只不過隨著蒙古鐵蹄的西征,將這種射法給傳了出去。
就和阿拉伯數字由阿拉伯人傳開得名一樣,蒙古射法也由此得名。
同樣為了保護大拇指,並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傷手指,弓手一般需要帶扳指才行。
並不是那種常見的玉質的文玩扳指,而是特殊形制的“武扳指”,一般是骨制。
林遠現在手中當然沒有扳指。
不過只是射幾箭,倒也不至於就會傷到。
相較於地中海式射術,蒙古射法的優點在於能夠更快的將箭給射出去,所以在騎射時佔據著很大的優勢。
而地中海射術的優點則是更穩,所以適合多人集團式的齊射。
不過無論是哪種射術,站樁射箭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兩人幾乎同時開弓,瞄準好了箭靶,隨後抬高了視角。
如果只是一兩百米的距離,那麼直接直射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箭靶的位置在足足四百米開外,就不得不考慮下墜的距離。
因此得拉高視角,讓射出去的箭劃出一道拋物線。
“碰!”
“咚!”
兩人的箭幾乎同時落到了靶子上,但是發出的聲音卻略有不同。
公證人員第一時間檢查了結果。
二人全部中靶,並且都在靶心的位置!
足以說明,射術都很高超。
而之所以發出的聲音會有差別。
那是因為扎克的箭深深的扎進了靶心中,發出了更響的碰撞聲。
而林遠的箭,則是幾乎穿了過去,被尾部的箭羽給攔住,掛在了那裡。
所以聲音聽起來就會比較小。
扎克見此情形,表情變得凝重了起來。
雖說一箭的威力算不了什麼,而且林遠打造的箭頭似乎也比他的更有穿透能力。
但是箭頭的威力,本身也是弓箭威力的一部分。
而在網上,原本還在不停叫囂的不列顛網民們也都銷聲匿跡了下來。
輪到龍國的網民吹起進攻的號角。
“哈哈,說誰不會射箭呢?”
“想看誰脫靶呢?”
“看到了嗎?都給射穿了,你們怎麼比啊?”
“別高興定位太早,比賽還沒結束呢!”
“好好好,咱們拭目以待!”
此時林遠和扎克也對視了一眼。
同時要求將箭靶往後移動五十米,開始第二輪的比試!
“你很強,我必須得全力以赴了,不介意我戴上指套吧?”翻譯替扎克說道。
林遠搖了搖頭道:“請隨意。”
扎克這才從兜裡拿出了皮製的三指指套戴上。
作為一名傑出的射手,指套當然是隨身攜帶,只不過不會輕易使用而已。
而林遠依舊是手拉,沒有使用扳指。
這把兩石力以上的萬石弓,一般人開一次,估計手就會被勒傷了。
幸好林遠的身體是經過強化的,這才能再次開弓。
這一次,兩人抬起的角度更高。
射出的箭也是都落在了靶上。
不過林遠的箭還是深入靶心,扎克的位置就有些偏離中間位置了,但也同樣優秀。
戴上指套後,可以讓他將弓的威力給進一步壓榨出來,但是過於發力控弓的力度就變弱了,這才會變得不穩。
兩人還是沒能分出勝負。
隨後箭靶又退後了五十米,此時已經到了五百米的位置。
這次,兩人的表情都有些凝重了。
這個距離,想要看到靶子都就有些困難。
瞄準了片刻後,剛準備開弓射箭,突然一陣不小的風掛過。
兩人同時對視了一眼。
不靠翻譯卻也理解了對方的意思。
“要等一會,讓風過去嗎?”
“不需要,弓箭手本身就是要考慮風速的影響,這也是對弓箭穩定性的考驗!”
兩人根據風向又調了調角度,隨後幾乎同時撒手。
“咚!”
“咚!”
兩隻箭還是全部都落在了靶上,但是一深一淺。
一個落在邊緣,一個落在中心。
又是一陣風吹過,落在邊緣的那支箭晃了晃,隨後掉落下了箭靶。
勝負,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