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章 送條臭魚

姜雲瀟收拾完東西,來向月娘告別:“月兒妹妹,多謝你教我這些日子,公主殿下的婚禮也辦完了,可能我也快回京都去了。”

月娘倒是沒什麼捨不得的情緒,聚散都有終,她總覺得,和姜雲瀟這短暫的交匯,是因為原主攢下的執念。

擺了擺手:“無需客氣,希望國公爺能喜歡你的這份禮物。”

姜雲瀟拿著那些蘸料和李安一道離開了。

今年地裡的莊稼,本來深耕之後就等著收成了。

可這個普通的清晨,月娘在後院那畝地裡摘菜的時候,居然看到了好多蝗蟲。

菜還沒來得及清理,月娘趕緊跑去了茶園,果不其然,茶葉也中招了,幸好大多的香料樹它不感興趣。

思來想去,這個沒有農藥的年代,家裡的那些雞戰鬥力也不夠強,只能再飼養些鴨子了。

看這個數量,這是顆粒無收的節奏啊。

月娘還是將這個發現告訴了村長,村長看著這個小滴滴的丫頭。

滿眼都是不屑的說:“哪年還沒幾個蝗蟲,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去去去,我們種了一輩子的地了,還能不知道咋的?”

言語間滿是輕蔑,月娘自然不再說了,自己告誡了就行,信與不信就是他們的事了。

唯一信的也只有二丫一家。

月娘請了趙小明進城,挑了幾大牛車,滿滿的鴨子回村,村裡人奇怪的打量目光。

有嘴碎的已經開始討論了:“付家這丫頭莫不是瘋了,買什麼多鴨子。”

也有附和的:“誰說不是呢,還告訴村長說今年莊稼的收成不好,這我們種了幾十年的地了,她一個乳臭未乾的丫頭片子懂什麼。”

也有持中立態度的,比如嘴角有痣的那個李大嬸:“你們管這麼多幹嘛,也沒花你家的錢,隨她自己去造吧。”

月娘裝作沒聽見,趙小明讓月娘別聽她們的:“月娘,你別聽她們瞎說,她們就是吃多了。”

其實他也有點信任月娘的,他打理那個香料樹,可是掙了不少銀兩,一月比他爹一年掙的都多了。

可他娘就是覺得不該信月娘的,那年沒幾個蝗蟲,怎麼會說成災就成災了,所以他家也沒買鴨。

月娘將買來的幾車鴨子分給了二丫家一車,他家現在只有蜀黍和水稻,自己的茶園更重要。

又在二丫和她爹孃、李安、趙小明還有幾個在茶園當長工的大嬸的幫助下,將鴨子都放置到位了。

什麼節日也顧不上了,每天泡在山頭上打理,鴨子畢竟也不是受控制的東西。

月漸漸圓了,天突然冷了幾日。

付老太太的咳嗽又加重了,又患了場風寒,這個中秋節甚至連月亮都沒瞧著。

守在榻前的月娘第一次有要失去的痛感。

她和老太太相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她幻想中的祖母就是這個樣子的,慈祥溫和。

想起那些美好溫馨的時光,一滴淚掉了出來,月娘用手指捻起,嬉笑了一聲,這就是親情嗎?

所幸,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老太太漸漸好轉了,看著累了幾天的月娘,讓季媽媽壓著她去休息:“月兒,祖母沒事了,你快去休息一下吧。”

月娘乖順的點頭:“好,祖母。”

又交代季媽媽:“季媽媽,那邊火爐上熬的藥是晚上喝的,熬好之後先晾著。”

回到屋裡,沉沉睡去。

這一夜,是雷電交加的,總覺得雷電交加帶來的不止是雨。

那夜的暴雨之後,天又放晴了,付老太太的病也好了,月娘醒來,她正在屋簷下織著什麼。

二丫也拿了個凳子坐在她下方。

看見月娘過來,二丫熱情的打招呼:“月兒,你醒啦?”

“祖母,二丫姐姐,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付老太太慈祥的笑著說:“這是前不久你季媽媽教二丫織的布,我們正商量著做件衣服呢。”

這麼溫馨的畫面,月娘也不自覺的加入了,不得不說,這付老太太的手藝真絕。

可月娘怎麼也沒想到,那件衣服是做給自己的。

一件素色的對襟短衫,許就是顏色太素吧,付老太太還繡了許多芙蓉在上面,看起來也俏皮可愛。

不過這一繡就是半個多月。

到了九月初,地裡的莊稼差不多了。

近來月娘每日泡在山上的茶園裡,只請了幾個人一天將地裡的莊稼收了。

自然也聽說了蝗災的嚴重,自己有雞鴨,也損失了不少,只是不至於像其他人一樣顆粒無收。

這下月娘茶園裡和香料樹下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村長兩口子看著月娘都有些不好意思。

南山村的村長姓方,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雖然上了年紀,可還是一把好力氣,兩人窘迫的站在月娘院子中。

村長夫人先開的口:“丫頭,你這茶園還缺人不?”

月娘笑語盈盈道:“自然,現在還缺兩個炒茶的。”

村長也興高采烈的:“月丫頭,你看我倆口子能行不?”

月娘點頭:“行的,不過村長爺爺,我還想同你商量點事。”

“你說,只要我能辦的。”村長也是爽快。

月娘也直爽的說出了事:“村長爺爺,我想把我家旁邊這個廢棄的院子買下來,當炒茶的加工廠,你看能不能幫忙聯絡聯絡。”

村長有些為難:“這房子是村裡一個酒鬼的,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爛醉如泥呢。”

“那就麻煩村長爺爺你幫個忙。”

現在生意越做越大了,自家這小院子是不夠用了,況且最近總是忙到深夜,也影響祖母休息。

村長思慮了片刻:“好,這件事我肯定幫你辦成功,就包在我身上吧。”

現在青石鎮上的酒樓戲院用的都是月娘的茶,月娘又請人將幾片無主的林子裡的茶樹挖了過來。

感謝神奇大自然的饋贈。

若說這求上門來被拒得最慘的,只有張蘭兒的娘了。

她是一個傍晚過來的,手裡還提著一條臭魚。

對著付老太太就是一頓請求:“嬸子,這蘭兒也快要成婚了,可今年這個收成都泡了湯,若是你家月娘早些告訴我蝗蟲的事,也不至於求上門來。”

月娘在廚房聽得發笑,菜刀都沒來得及放下。

大聲質問張蘭兒的娘:“方才你是說,今年你地裡的莊稼沒有收成都是怪我沒有提醒對吧?”

張蘭兒的娘一愣一愣的看著月娘手裡的菜刀:“不,嬸子也不是這個意思。”

月娘看著她手裡那條魚,隔老遠就聞著臭味了,自家院子中的木盆裡還遊著好些活蹦亂跳的呢。

月娘很是不悅:“這就是你求人的態度嗎?我提醒蝗蟲的事,村裡家家戶戶都知道,你當時還奚落我一個小乞丐,懂什麼,如今揭不開鍋了,又想到我的茶園裡來。”

付老太太拉了拉月娘,然後自己開口道:“她嬸子,這魚你自己家留著吃吧,年景不好,我們兩個孤苦的乞丐也招不起工人的。”

正在院中炒茶的李大嬸:“張旺家的,你這求人就拿條臭魚來啊?說出去也不怕人笑話。”

張蘭兒的娘提著那條魚,氣沖沖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