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導演找你去是……”
固定嘉賓小鬼,忍不住好奇,找何老師問起。
何老師本就被要去喜愛的東西,心情很差,聽到小鬼的追問,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
一邊的李波,看了眼何老師助理,若有所思。
李波回頭,跟一旁的李花,附耳說了句什麼。
一眾九人,由何老師帶著,來到離電視臺不遠的一家東北菜館。
“在這裡的,好像沒有東北人,這家菜館我是偶爾找到的,大家可以嚐嚐看。”
在電視臺附近,有著不少餐館,甚至一些飯店,被評為一二星,但何老師還是選擇了東北菜這家。
對東北菜,其它人不知道怎麼想,李波是真好奇。
就像何老師說的,東北菜曾經也是一大類菜的統稱,其中好幾道,都頗為經典。只可惜,歲月變遷後,因為涉及到野生動物,食材被禁,不得不沒落,現在存留的,已是十不存一。
他是真好奇,留存下來的東北菜,到底是什麼味道。
要了個包間,眾人坐下後,服務員送上選單。
鍋包肉、尖椒幹豆腐、大棒骨、溜肉段、白肉血腸、熘肥腸、東北亂燉、酸菜排骨、醬骨架等,整整近二十頁菜式,看得李波雙眼睜大。被稱作十不存一的東北菜,竟還能弄出這麼多菜式,果然是習慣限制了想象力。
“大家有想吃的,儘管點。但有一點,希望大家點菜時注意,東北的菜量問題,可能不像你們想象中那麼小。”
眾人你看我,我望你,一時間竟無從下手,盡皆陷入沉默。
東北菜的菜量,全國聞名,大家又沒吃過,真不敢點。
萬一吃不完,怎麼辦?這又不是自已請客,如果是,那沒關係,放心點就是,大不了打包。
沉默,還是沉默,何老師笑了,搖頭接過選單。
“算了,一看你們就沒吃過,有些不敢點。我來點吧。”
“鍋包肉肯定是要的,大棒骨不能不點,亂燉的話,來一個。其它醬骨也要……”
九人點了七道菜,何老師停下沒再繼續點。
“第一次來,大家可以先看看,不夠我們再點。”
何老師之所以這麼說,重點不是在固定嘉賓,而是對李波和王清華說的。
像小鬼幾人,大家合作這麼久,對彼此的飯量以及習慣,多少已有所瞭解,但李波和王清華兩人,飯量如何,何老師不敢打包票,雖說只點了七個菜,但量上原因,已經比預計有所超出。
把選單交給服務員,李波看著一個個聚在一起的人,臉上綻放出如花笑意。
自從進娛樂圈,李波的朋友一直不多,今天又認識幾位新朋友,心中舒暢不已。
“看來今後,還是要多參加些綜藝,認識人也不錯。”
李波感覺自已心神一鬆,久繃的精神終於不再。
吃了兩個半小時,宴席終於散去,李波和王清華兩人,告別何老師幾人,回到住的酒店。
後面近半月,李波和王清華兩人,一直輾轉於華夏多個城市,參加節目,舉行路演,每天都在趕路。
忙碌的日子,時間過得飛快,很快便來到元旦。
華夏迎來長達五天的元旦假期。
第一天,票房四千五百萬;第二天,票房破第一天記錄,五千四百萬;第三天……
元旦假期五天,《唐伯虎點秋香》藉著宣傳和那首《桃花庵歌》,狂攬三億零五百萬票房,成為華夏首部五天破三億的票房記錄,被寫入華夏影史。
元旦過後,票房有所下降,但每天仍保持在三千萬以上票房。
上映一月,電影票房破十億,在中影的斡旋下,成功拿到延期金鑰。
上映四十天後,日票房終於跌破千萬,各大院線開始縮減上映螢幕。
上映五十天後,電影下架,臨終結算,票房十五億三千兩百萬,在華夏影史,位列第一。
“無厘頭”風格,被大眾承認,李波因此榮升大導演,坐實“新生代導演第一人”。
作為目前李波最賺錢的影視專案,沒有之一,天正娛樂聯合中影,舉辦盛大慶功會。
慶功會上,張沐當眾宣佈,電影被十國引進放映,正式進軍國際影壇。
“無厘頭”風襲轉整個東方,拿下五億票房;美州放映一月,收穫四億票房,還是美刀。
自此,電影正式在全球結束放映,總票房衝破二十五億關卡,成功進入國際。
李波身上,自新生代第一人之後,第一次被冠上“國際導演”之名。
這一年的春節,李波沒在家過,帶著流浪地球劇組,在外過年。
迪巴以李波女朋友身份,第一次陪王麗夫妻倆,過了第一個春節。
三月後,《流浪地球》成功殺青。
又一月後,電影完成剪輯,李波在中影的撮合下,遠赴國外,參加科幻影展。
這是第一次有華夏電影,參加科幻類影展。
在影展上,電影以新穎的視角,具有東方特色的劇情,被許多人所側目。
六天點映,收穫影迷瘋狂讚美,正式進入國際院線上映。
華夏與國外,二十四個國家,同步上映。
上映三十天,國內票房破三十億,國外票房衝破十億大關,最終收穫票房五十億元。
《流浪地球》被國內各大媒體稱為華夏科幻電影啟蒙,自此,華夏影壇開啟大片時代。
李波的腳步,並沒有停下,在參加完慶功宴後,帶著李花,兩人遠赴漂亮國。
第二年,李波美州公司,正式成立。
成立後,以每年兩部的頻率,拍攝近五十部電影。
單單漫威系列,就高達十部,形成漫威電影世界,被世界影迷稱作“漫威之父”。
除漫威,包括金剛系列、喪屍系列、速度與激情繫列、敢死隊系列等,部部大賣。
出道十五年,如今的迪波工作室,已成長為迪波娛樂集團,市值千億美刀,成為東方巨擘。
這些年裡,除了電影,李波在音樂上,持續發力,每年釋出一張專輯,專專封神。
從出道第五年開始,李波不再把音樂,只關注在華文圈,開始進軍國際。
什麼公告牌,什麼北美榜單,包括歐洲音樂榜,冠軍拿了個遍,最高記錄四十二週高居全球音樂榜單榜首。
出道第十五年,已經成為“商業片國際大導演”的李波,開始轉型,進入文藝片領域,拍攝如《泰坦尼克號》在內的多部影片,拿下國外各大頌獎禮“最佳劇本”“最佳影片”“最佳特效”等,直接包圓。
國際影壇聞李波色變,在第四十五屆格美獎舞臺上,李波舉起最佳導演獎盃,喊出那一句“世界之王”。
自此,李波走上星球娛樂巔峰,終成傳奇。
出道第十八年,李波已經漸漸退出娛樂圈,不再親自擔任導演,於是旨在培養後輩。
甚至不再主持迪波娛樂集團,由他妹妹李依鑫擔任董事長,退居幕後。
“老公,你兒子又把別人的女兒給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