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章 唐寅的桃花歌

這份騷動沒有持續多久,在何老師的強大控場能力下,很快就得到控制。

何老師瞪這些傢伙一眼,對著王清華問道:“在新電影中,你是主演,對吧?”

“是的,我扮演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

“唐伯虎,我怎麼聽得這麼耳熟。哦,我想起來,明朝有一樁作弊案,其中之一的主角好像叫唐伯虎,是一個畫家,對吧?”

歷史上,的確有唐伯虎這個人,可因為記錄缺失,名聲並不顯。

何老師能知道,足以讓人佩服他的博文強識。

這引起李波的興趣,忍不住插嘴道:“這唐伯虎,名唐寅,可不只是一位畫家,他還是一位詩人。”

“詩人?沒聽說過,你確定?”何老師疑惑問道。

他雖然知道唐伯虎,只是從一些隻言片語中,看到有這麼一個人,號稱什麼竹林七賢,明明是個畫家,怎麼說他是詩人。

這下輪到李波傻眼,這讓他想起,原來唐伯虎的詩,沒有被流傳下來。

那可是經典的桃花詩,怎麼能缺失掉。

“我很確定,唐寅寫了很多詩,其中幾首關於桃花的詩,很出名。”

眾人譁然,紛紛搖頭表示沒聽過。

在場的觀眾,都是節目組邀請來的大學生,特別是今天,是附近中文大學的文學系學生。

一時間,現場議論紛紛,耳邊到處是議論聲。

大家可以確定,記憶中,沒有關於唐伯虎詩句的痕跡。

何老師相比其它人,心思更為活泛,想到李波身上,還有著其它神奇的地方,不由得開口問道:

“李波,莫非你有與唐伯虎相關的詩句?”怕現場觀眾,不知道李波的其它身份,開口科普道:“大家別看李波是導演,或者說歌手,其實在他身上,還有著其它身份,比如文人。當初那一篇《岳陽樓記》,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那就是李波寫的。”

在場有不少人發出驚呼,當初的事,鬧得極大,引起過轟動,或多或少大家都有聽說。

只是一次節目,參加的都是藝人,大家才忽略了李波還是文人,被官方認定過的“詩人”,作品被錄入教材的天才。

“來一個,來一個,來一個。”

不知誰起頭,現場一片叫喊聲,嚷嚷著讓李波現場來一個,就算是詩也好。

何老師的耳麥裡,傳來節目組導演的聲音,讓他慫恿李波,現場創作詩歌。

深諳炒作的導演,對這個有希望提升節目聲望的事,怎能放過,當即吩咐了下來。

何老師看著臺下,側身望向李波,“李波,怎麼樣,現場來一個?”

李波掃一眼臺下,苦笑著搖頭,“這些人,還真是想讓他出風頭啊。”

那就來吧,反正以他的打算,也想為唐伯虎正名,固所願也,不敢請爾,不如順水推舟。

迎著所有人,期盼的目光,李波思慮了會,點了點頭。

見李波答應,現場一片歡呼。大家都睜大雙眼望向臺上,準備看看李波寫下的,會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節目組早在李波答應前,已經讓人準備文房四寶及桌子,見狀,動手將準備好的東西,送上舞臺。

看著文房四寶,都齊備,李波驚訝看向那些工作人員。

最後目光定在何老師身上,他懷疑,現場的起鬨,其中有工作人員參雜其中,才弄了這麼一出來。

圈內都知道,但凡有現場錄製,不但請來的人,都是精挑細選,甚至其中還會有工作人員參雜,作引領作用。

相信在今天的錄製現場,也肯定有這類人存在。

沒時間想這些,李波把話筒,丟給王清華,挽著袖子走到擺好的桌旁。

“我來磨墨。”身為老師,對磨墨當然懂,上前攬下磨墨的活。

等著墨磨好的當口,李波沉思著,寫什麼。

說到唐寅,最出名的,莫過於他寫的《桃花庵歌》,一句“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萬古稱頌。

這是一首長詩,全詩加標點符號,共493個字,把“別人笑我忒風騷,我笑他人看不穿”,寫得淋漓盡致,為一時傳奇。

墨已磨好,李波取過一支狼毫,沾墨大力寫下題頭。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

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世人笑我忒瘋顛,我咲世人看不穿。

記得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不願鞠躬車馬前,但願老死花酒間。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下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忒風騷,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這一次,李波用的瘦金體,瘦而有肉的筆跡,配上唐寅的瀟灑,對比出別樣的美。

早有鏡頭,正對著白紙,把書寫的全過程,同步到舞臺的大螢幕上。

長長的四百多個字,讓眾人忍不住屏住呼吸,陷入其中。

見詩如見人,彷彿見到唐寅,坐在桃樹下,恣意狂歡的那份寫意,有如身臨其境。

節目後臺,導演呆呆的看著螢幕,身體忍不住顫抖。

“我想過你會寫,沒想到你要開大啊,這下,這下我們節目真的賺了。”

“來人,給我通知臺長,把剛才的畫面,給臺長發過去,讓他幫忙好好看看,我們一定要借這個機會,來做做文章,順便擴大我們的影響力。天既已授,不取是為原罪,我們節目要起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