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德高望重、位高權盛的七位院士所投來的不滿目光。
滿臉鐵青、神色頹廢的張成民院士,心存愧疚、臉色發紅,而眼中也充滿困惑。
他上午臨出門時,兜裡就已經揣上了“認罪書”。
只等孟浩動用華夏科學院劃撥的一百多萬經費、製造出枚DF-15Ⅰ型短程彈道導彈樣子貨、並在課題專案組驗收現場發射失敗後、就立刻上交認罪書。
用半生清譽,乃至因學術造假、欺騙科學院違規立項而導致鋃鐺入獄的後果,換孟浩安然出獄,為華夏軍工與國防事業添磚加瓦。
在張成民院士看來,孟浩連萊陽無縫鋼管火箭彈與發射車都能造出來。
即便是無法全部吃透他違規違法提供的DF-15短程彈道導彈技術的全部精髓。
搞出枚能發射、能上天、保證在十幾秒內不會空中爆炸解體的樣子貨總是沒問題。
連DF-15導彈都能造出的孟浩、哪怕只能飛行十幾秒就被七名院士組成的稽核驗收小組查出“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技術”根本就沒有突破、是張成民在學術造假。
那也足以證明他的實力、並被科學院力保出獄、為國家與人民做貢獻。
詭異的是。
當孟浩亮出由軍方工程兵部隊組裝搭建的、從外形來看不屬於DF-15任何一款型號、而且數量高達十枚的新型導彈後。
他懵了。
經費也就一百多萬。
造一枚DF-15Ⅰ型短程彈道導彈都夠嗆。
這妖孽鬼才,從哪兒掏出十枚?
該不會都是模型吧?
若拿模型充數、那張成民院士的一番好心可就徹底打了水漂。
半生清譽與鋃鐺入獄換孟浩安然無恙、為國家民族發揮光熱的豪賭,可就輸慘了。
完全不給包括張成民、蘇恆在內的八名院士反應時間。
孟浩從包內掏出一沓厚如牆磚的資料檔案。
“這些,是技術資料。”
“復活賽是全網直播,導彈的外形、威力以及大概技術引數是肯定會外洩。”
“而這份技術資料,則是最為詳細全面的引數說明與突破性技術細節。”
在眾人滿臉疑惑的神色下,孟浩並不將這份資料檔案假借其他人之手,而是親自送到主席臺。
出於保密、防止外洩的原因。
這份檔案資料扉頁是不透光牛皮紙為材料。
上面一行諾大的主檔名與副標題,似在彰顯著孟浩的自信……或者說實在蘇恆等人眼中的狂妄。
《DF-15Ⅳ型短程彈道導彈研發成果》
——以及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技術的可行性報告。
新型DF-15短程彈道導彈?
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技術?
且不說。
新型導彈這種高精尖軍事裝備,至少需要整個科研團隊投入數以十億為單位的資金、長達數年乃至十數年的科研攻關。
就孟浩所提到的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技術,這可是被無數米國為首西方陣營軍工科研領域專家權威給認定為絕無可能實現的技術理論。
當初。
張成民院士,提出要對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技術進行攻關,並因此立項組成科研組時。
科學院不少專家都跳出來反對。
直到張成民院士以個人聲譽為保證、並且只申請一百多萬研發資金、並同意在半個月內進行實地驗證,才勉強透過科研專案申請。
現在看來。
蘇恆等人的判斷是。
這所謂的新型DF-15導彈與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技術,完全就是張成民院士被資本大鱷買通,替孟浩洗刷罪名的學術造假。
自認為已經看透事態本質與真相的蘇恆等院士,眉頭緊皺。
他們感覺受到了智商與人格雙重層面的侮辱。
都知道這是張成民院士拋棄理想信念、以半生清譽為籌碼、幫助資本大鱷為孟浩洗刷罪名的鬧劇。
這小子。
居然還真就假模假樣地出示了一份技術資料……甚至不是“技術假象”,反而堂皇之地用上了“科研成果”。
如此恬不知恥的行為,若非擔心當場揭穿、在數億華夏網友的關注下、釀成華夏軍工科研領域醜聞的話,蘇恆就差拍著桌子讓孟浩滾犢子了。
望著面無表情的數名驗收考核委員、華夏科學院院士。
孟浩打算淺顯地介紹下這款新型導彈的特色科研技術創新。
“這款導彈,是由張成民院士牽頭,我從中協助,耗費十天研發攻關成功的……”
“較深的技術突破內容出於保密,肯定不能當著直播鏡頭說出……”
“只提幾個比較重點引數,除了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技術外、攜帶彈頭的引數我也做了些許調整……”
孟浩的本意。
是投桃報李,將DF-15Ⅳ型短程彈道導彈的全部科研成果,都拱手送給張成民院士。
算是對他冒著半生清譽皆毀、因欺瞞上級學術造假而鋃鐺入獄危險的豐厚回報。
不曾想。
介紹還沒展開,剛聊了幾句,立刻被蘇恆極不耐煩地給懟了回去。
“行了行了。”
“知道是張成民院士牽頭的了,你不用再強調了。”
“技術資料啥的回頭再看,你趕緊點火發射,讓我們完成測試驗收工作。”
孟浩罕見地吃了個癟。
好不容易打出的腹稿、能具體介紹這款新型導彈的科研創新之處、又不至於造成保密技術外洩。
結果。
剛說幾句。
就被封了口。
若非看在張成民院士的份上,孟浩就直接回懟了。
站在蘇恆院士等人的角度上,孟浩完全是在詭辯和推卸責任。
由張成民院士牽頭主導的軍工技術突破性學術科研專案——
他孟浩只是負責具體實施,有功無過,罪責皆在張成民身上。
不具體展開介紹彈體的核心技術——
壓根就不是出於保密,完全是這小子根本說不出核心技術。
至於強調這款彈道是近十日在金陵龍潭監獄研發的——
這就完全為減刑出獄做鋪墊。
十天、兩個人、研發出一款新型短程彈道導彈、甚至還破了米國為首西方陣營數十年無法攻克的雙脈衝固體火箭引擎技術。
這孟浩是拿這幫軍工科研領域的頂級專家當傻子嘛?!
在院士們只想趕緊結束這波鬧劇、不要讓華夏軍工科研領域的醜聞鬧到眾人皆知的心態下。
孟浩不慌不忙地向發射臺控制中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