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播之後,葉霄仔細數了數自己這次的直播收益。
當看到後臺那十幾厘米長的0之後,他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各位皇帝,還真霸氣啊!
沒錯,直播間直接將皇帝們打賞的黃金全部轉換成為了現金,正安安靜靜地躺在他的後臺賬戶上呢。
來一位皇帝打賞個百兩黃金,來一個皇帝打賞數百兩黃金。
這加起來都好幾千兩黃金了。
錢這倒是不用慌了。
一生一世花不完!
滴滴滴!!!
微信提示音再次響起,還是房東傳過來的。
這次傳過來的是一張用浴巾擋住上半身的母豬洗澡照片。
那堆積在一起的肥肉就好像傳說中的山之惡魔波剛。
在圖片的下面還有語音。
葉霄都不敢直接聽,而是轉換成文字。
“葉霄,你心動了嗎?只要你願意陪我一週,我保證這一套房子一年不收你的房租!”
我可去你妹的吧!
葉霄直接將剛剛吃的五花肉給吐了出來。
搬家,必須要搬家!
“滾!”
他回了這麼一個簡單的字過去,立刻開始找中介聯絡買房的事情。
很快,在鈔能力的幫助之下,葉霄第二天就買好了新房子,並且住了進去。
看著嶄新的房子和寬大的廚房,這次不會被秦始皇瞧不起了吧。
原來葉霄也一直很介意這件事情的。
因為行李很少,葉霄又出門去採購了一波,同時又買了一臺大冰箱回來。
冰箱全部塞滿,家裡的廚具裝置全部齊全,還有物料什麼的。
弄完了這些,已經是結束直播之後的第二天半夜了。
他躺在床上,這才想起來直播間的禮物後臺裡面似乎還有皇帝們打賞的廚具。
他點選提現,忽然聽到廚房傳來的一聲響。
趕緊去了廚房,就發現灶臺上出現了一把質地光滑的鐵鍋。
這一把鐵鍋聚集了當時明朝最高明的工藝。
朱元璋有心了啊!
在鐵鍋上還安安靜靜躺著一把由金絲楠木打造的鍋鏟。
葉霄:......
這個也太奢侈了啊!
餐桌上則是尉遲敬德送過來的餐具,這可是標準的唐三彩,不知道拿出去可以賣多少錢啊。
還有黃金筷子和湯勺。
葉霄:......
更奢侈了。
餐具旁還有被裱好的李世民真跡。
看著這一份真跡,葉霄說道:“這才是真正的寶貝啊!”
作為備受大家喜歡的千古一帝,李世民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墨寶,那唯一的石碑拓印還被搶走。
所以葉霄手中拿著的,就是獨一無二的李世民珍寶。
看到了嗎,還有李世民親自蓋章認證的。
葉霄並不打算賣掉,而是掛在了牆上最顯眼的地方。
還有一套漢武帝劉徹送過來的廚師服。
在漢朝最優秀的紡織工手下,這一套廚師服十分貼身舒服。
還有十分濃烈的漢代風采。
這才是真正的漢服啊!
葉霄微微一笑,開始準備明天直播需要的東西了。
又是一夜過去。
他開啟了直播間。
也就在同一時間,各個時空的雲朵再次匯聚成為天幕。
等了好幾天的皇帝們終於把懸著的心給放下了。
他們還以為以後再也看不到葉霄了呢。
不管是五花肉的香味還是對後世的興趣。
他們都十分渴望。
幸好,幸好!
“各位皇帝陛下,好久不見,甚是想念,這幾天搬家,然後思考今天做什麼菜,所以耽誤了一下!”
“始皇帝陛下,這間廚房您覺得如何?大不大?亮不亮?”
葉霄果然還在介意這件事情。
【秦始皇嬴政:朕怎麼知道,朕又沒有去過御膳房!】
艹!
皇帝咋可能會去御膳房呢?
草率了!
嬴政忽然眼睛一亮,因為他看到了葉霄身後掛著的李世民墨寶。
那朕的墨寶也要掛上去,還要掛在最顯眼的地方。
“來人,拿竹簡來!”
皇帝們那令人羞恥的攀比心再次起來了。
下人拿出上好的竹簡還有還有毛筆。
蒙恬發明了毛筆以後,毛筆逐漸取代刀筆成為古代的書寫工具。
很快,秦始皇在竹簡上用小篆寫了“史上第一食神”。
不止是秦始皇,很多皇帝都看到了葉霄身後的李世民墨寶。
都紛紛開始寫字,準備找個理由送給葉霄。
乾隆說道:“拿朕的墨寶過來,一定要大!”
一群太監立刻開始搬桌子。
他們將好幾張桌子拼在一起,變成了一張五米乘以五米的大桌子。
隨後再把巨大的宣紙鋪了上來。
看到這一張紙,乾隆一愣,頓時說道:“朕要用就用最好的,這到時候是和歷朝歷代的皇帝比較的,給朕拿金粟山藏經紙來!”
貼身太監傻眼了,這可是非常名貴的紙啊。
因為它的書寫效果不僅特別好,而且經過幾千年的滄桑,紙仍然是黃色的,堅硬而堅韌,墨色和以前一樣,黑得像油漆。
所以備受大家青睞。
又因為製作工藝複雜、成本昂貴,只有乾隆最珍愛的書畫才能用這張紙。
“是,陛下!”
太監趕緊去取了色澤枯黃的金慄山藏經紙過來。
乾隆思考了一下,本來想作一首詩的,但是說不定會被嘲笑,還是寫字吧。
寫什麼呢?
他思考再三,忽然眼睛一亮,有了。
只見到他拿起上等的毛筆,筆走龍蛇之間寫下六個絲滑的大字:“大清第一食神!”
嗯!
這六個字寫得那叫一個順暢,彰顯大清特色。
不過這還沒完。
寫完了字,還要蓋章。
“拿朕的印過來!”
乾隆十分豪爽地說道。
太監弱弱地問道:“陛下,拿哪一個呀?”
“當然是全部了,朕要在這上面蓋滿朕的印章,然後用最好的沉香木裱好,送給他!”
太監:......
他孃的,真是個敗家子啊。
算了,皇帝不急太監急,我就是個太監,幹活就行。
他帶著小太監去搬印章了。
葉霄還不知道皇帝們開始新一輪的攀比了。
他說道:“響應前幾天唐太宗陛下的小吃建議,這次做一道流傳了上千年的小吃,保證各位陛下都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