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之後,馬皇后抱著才三歲的朱允炆說道:“你不要記恨你的皇爺爺,他做這一切都是為了咱們朱家好!”
朱允炆哭哭啼啼地說道:“皇奶奶,我知道的,皇爺爺本來只是想嚇唬嚇唬我的,是您很大聲地說‘給我打’之後,皇爺爺才開始動手的!”
馬皇后:......
“這都是為了朱家,你說說你,你怎麼可以逼死你的叔叔們呢?”
朱標說道:“母后,既然咱們提前知道了雄英和我都會出意外,那是不是可以提前避免了?”
一旁的呂妃面色一變,朱允炆是她的兒子,朱雄英而是常遇春女兒的兒子。
“是啊,咱們要儘量避免這些事情!”
不過在他們說話的時候,朱元璋一直在觀察周邊的人。
他心細如毫,自然從中看出來了點什麼。
朱標安慰了一下母親,他說道:“小夥,你說大明有兩位千古一帝,除了老四,那還有誰?”
葉霄看到朱標的彈幕,微微一笑,說道:“另外一位自然是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朱重八了!”
果然是父皇啊!
朱標大喜,群臣共同跪下來說道:“恭喜陛下,千古一帝之名實至名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在趕過來的朱棣等皇帝都沒啥意外的。
因為父皇的經歷遠遠比他們他們知道的更加精彩。
父子二人全部都是千古一帝,這讓不少經歷過父子相殘的皇帝們瘋狂搖頭。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老年的漢武帝皺著眉頭說道:“咋可能?他朱元璋就那麼厲害?他自己牛,他的種也牛?”
“那朕也厲害啊,那為什麼朕的太子想著造反呢?”
劉徹說得正是大名鼎鼎的巫蠱之禍事件。
在這件事情中,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自殺。
也是過了一段時間漢武帝才醒悟過來。
後來他釋出了《輪臺罪己詔》。
李世民也是有些蛋疼,他同樣想起來了自己的遭遇。
這玄武門之變就不多說了,是個人都知道。
可是他的兒子,從八歲時就被定為太子的李承乾喜好男男之風就算了,甚至還勾結了一通大臣想要逼宮篡位。
這說起來都是淚啊!
【唐太宗李世民:小夥,朱元璋哪裡優秀了啊,你倒是說說看!】
【漢武帝劉徹:朱棣的功績我們倒是認可,他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守門員,那朱元璋呢?他憑什麼?】
【秦始皇嬴政:朕才是千古一帝!】
不少皇帝紛紛傳送彈幕,對朱元璋的千古一帝身份產生質疑。
朱標看到這些,準備開口反駁,但朱元璋說道:“標兒,別急,聽這位後生說,連這都沉不住氣,以後怎麼做皇帝?”
“是,父皇!”
朱標深呼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
葉霄微微一笑,他說道:“那各位請聽好了,各位皇帝是不是都是從北方發家,從北打向南邊?”
“但是朱元璋是從南打向北,並且成功了!”
嬴政劉邦等開國皇帝紛紛點頭。
的確如此。
因為在他們那個朝代,北方比南方富裕,加上北方人尚武,善騎射,戰鬥力相比南方軍更具優勢,而且就地勢而言,北方易守難攻。
所以大家都是從北打向南。
如果朱元璋真的從南打向北,從軍事上來說的確是一位帥才。
“各位皇帝是不是都出身名門,天生就帶有巨大的優勢!”
那還用說?
秦始皇不用多說,秦朝的基礎就在這兒放著。
李世民更不用提,李淵當時都是唐王,背後更有關隴世家的支援。
還有宋朝開國皇帝趙匡義,他當時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後來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可以說這些皇帝都是積攢了一定的實力之後,開始造反的。
要說真正白手起家的,漢高祖劉邦算一位,他做過逃犯,最高也就當了亭長,然後和當地的混混流氓關係挺好。
放在現在來說,懂的都懂。
然後昭烈帝劉備,之前是編草鞋的,但是他畢竟有皇族血脈。
然後另外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那就是朱元璋了。
“漢高祖劉邦在做皇帝之前是亭長,那也算是吃公家飯的!”
“可是隻有朱元璋,小時候家裡窮,加上連年饑荒,朱元璋的父母、長兄,先後餓死病死。他在做皇帝之前當過乞丐,做過和尚......”
什麼?
這讓那些皇帝們大吃一驚。
你開什麼玩笑?
這讓養尊處優的皇帝們無法想象朱元璋是怎麼靠著這種身份當上皇帝的。
這些年努力他辛苦了!
嬴政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稱讚道:“朕本以為自己做皇帝的難度足夠大了,畢竟諸侯國分裂,各個國家都有能人,可和朱元璋比起來,朕肩膀上的擔子還是鬆了很多啊!”
要知道,秦始皇嬴政是一位十分驕傲的人。
畢竟他統一了華夏,結束了諸侯國分裂的局面。
可以說能夠被他放在眼裡的人很少。
但朱元璋算一個,就衝朱元璋的出身和付出的努力,都足夠嬴政說聲“當浮一大白”。
劉邦坐在地上,讓張良等老友陪著他一起坐下來:“當年咱們兄弟幾個雖然苦,可是沒有經歷過這些吧!”
張良感嘆道:“是啊,我記得蕭何烤的狗肉是一絕!”
“老蕭,手藝還記得不?”
蕭何明顯蒼老了許多,他說道:“是,陛下!”
劉邦看著明顯疏遠許多的蕭何,一愣。
“這朱元璋,他是個人才!”
很多皇帝都認可了朱元璋。
而朱元璋想起來當時的歲月,也是咧嘴一笑,臉上滿是懷念的色彩。
那段時光雖然苦,但也挺有意思的啊。
馬皇后輕輕握住朱元璋的手,輕聲說道:“哥哥,你太不容易了!”
“太祖朱元璋開局一個碗,最終打敗盤踞在南方的張士誠和陳友諒,從蒙古人的手中奪走江山,讓明朝成為了封建時期最後一個漢人統治的王朝!”
“北方在被朱元璋收復之前,其實已經流落在外超過五百年,他維護了華夏的統一,就衝這一份功績,你們說他稱不稱得上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