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訊息不啻為大地驚雷,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全部站了起來。
“《蘇東坡真跡》?你們在開玩笑嘛?”
“這怎麼可能,蘇東坡真跡明明在櫻花國啊?難道說這個《蘇東坡真跡》有兩份!”
“你啥時候見過有兩份一模一樣的字跡,難道說那櫻花國的那一份是蘇東坡小時候寫的?”
“神他媽小時候寫的,你們以為專家都是傻子嗎?”
“難道專家不是傻子嗎?”
“有道理!”
葉霄也在電視機的前面,他開了一瓶雪碧,淡淡看著電視上的節目。
華夏也要展示《蘇東坡真跡》的訊息就好像一陣風,隨著洋流一起飄到了大洋彼岸的櫻花國。
櫻花國博物館的館長叫做農夫怡寶。
“納尼?華夏也搞了一份《蘇東坡真跡》?巴卡納!他們的肯定是假的!”
農夫嗤笑一聲:“我明白了,最近華夏不是想要弄什麼民族凝聚力麼?所以就弄了這麼一出,既然如此,咱們先看看他們能扯出什麼謊言!”
他開啟了電視,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這麼大的陣仗?既然如此,那我就更想看到你們被打臉之後的樣子了!”
農夫怡寶翹著二郎腿,手中輕輕撫摸著這一份蘇東坡真跡,就好像摸著少女那光滑的後背一樣。
在他的身後,還有無數從華夏搶奪過來的寶貝。
這些寶貝在陰暗的環境下似乎在哭泣。
單館長說完之後,一陣慷慨激昂的音樂之下,一旁的鄂省博物館的館長站起來朗誦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唸完了這一句,後面的館長接上。
他們可是做了一輩子講解的人才,朗誦這一首《明月幾時有》那可是手到擒來。
在他們的朗誦之下,一輪明月緩慢升起,所有人沐浴在月光之下,這一刻,這些館長們身上的衣服忽然變成了宋朝的官服。
他們的頭上戴著一頂黑色的帽子,在帽子的兩旁還有兩根長長的耳朵。
小小的也很可愛。
“臥槽,這特效,絕了啊!”
“媽的,還得是央媽啊,看看,國家隊出手,還有誰?”
“這些館長cosplay的誰呀?秦檜嗎?”
“我直接繃不住了,救命,cos秦檜也太好笑了吧!”
“我一口酸奶直接噴電視上了,剛剛我女朋友進來說我最近身體養的還挺好!”
“我作證,我就是那一口酸奶!”
葉霄也被彈幕搞得有些忍俊不禁,沙雕網友也太有才了吧。
最後,所有館長異口同聲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天上的明月開始緩慢的移動,中間的圓桌也似乎變成了涓涓溪流。
一葉扁舟在溪流上隨波逐流,天上的月亮一直在他的頭頂跟著移動。
隨著月亮的走位,後面也逐漸出現了一幅絕美的字。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這幾行字一出現,頓時有懂行的觀眾認出來了。
“臥槽,這個就是蘇東坡親自寫的字,我曾經在櫻花國的博物館看過的!”
“那這能說明什麼問題呀?”
“孔子沒看懂,孟子沒看懂,關鍵老子也沒看懂!”
無數蘇東坡的詩歌以AR的形式被大家欣賞。
別的不說,這畫面真的太好看了。
一首又一首的詩歌被唸了出來,那些就一直懸浮在半空。
當最後一首詩唸完,單館長雙手一拍,那漂浮在虛空的文字瞬間化作水墨回到了圓桌。
“蘇東坡......”
他的生平儘管大家已經如數家珍,但每一次聽到都不得不感嘆一句人生無常大腸包小腸啊。
他的一生太波瀾壯闊, 人生起起落落,多次流放,卻又留下了不少絕美的篇章和傳說。
或許正是這一路的顛沛流離,才有瞭如今我們背不完的詩歌和吃不完的美食。
“這就是蘇東坡的一生,蘇東坡詩歌很美,美食很美,其實他的字跡也就更美!”
“而大家也明白,蘇東坡的真跡很少在市面上流通......”
終於要來了啊!
那神秘的蘇東坡真跡,神秘的愛國收藏家。
終於可以見到廬山真面目了嗎?
大家不由得吞了一下口水。
中間的圓桌緩慢開啟,一個升降臺升了上來。
中間正安靜躺著一本《蘇東坡真跡》。
看到這個的一瞬間,觀看電視的觀眾們一愣。
這個真跡,似乎看起來有些眼熟啊。
而在櫻花國,他們的館長農夫怡寶直接噴出一口水,狂笑不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這個華夏人是瘋了嗎?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主動把臉送上來被我們打的!”
從來都沒有聽說過世界上有一模一樣的《蘇東坡真跡》。
他們這一份可是當年從圓明園裡面搶走的,那肯定是真的。
農夫怡寶立刻說道:“快,讓外務省準備,每年幾百個億可不能白花啊!”
這可是打臉華夏的好機會,農夫怡寶自然不會錯過了。
“不是,央媽這次想什麼呢?《蘇東坡真跡》一直都在櫻花國啊,當年被他們搶走了,這次還來這一出,想啥呢?”
“沃日,這是不是病急亂投醫了啊,這一次恐怕麻煩了!”
“看不下去了,你們這些可都是博物館的館長啊,怎麼可以拿盜版出來騙人呢?難道說我們平時看的也都是盜版嘛?”
“以後我再也不要帶自己孩子去博物館看了,看的都是假貨,說不定咱們的歷史都是假的!”
“這一份肯定是假的啊,蘇東坡距離咱們已經千年,紙張和墨水肯定有損耗,你們看這一份真跡,就好像上週的墨寶,啥紙張和墨寶可以儲存上千年啊,古代有這個技術那為什麼別的墨寶不用呢?”
這一陣風愈演愈烈,葉霄皺起眉頭看著彈幕。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這些應該是櫻花國的人和一些恨國黨發出來的吧。
他們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打壓華夏的機會。
館長們早就意識到了公佈這個的時候會遇到的情況,他們早已達到“泰山崩於前不動神色”的地步。
“這一份《蘇東坡真跡》經過專業人士的鑑定,以及同位素測年法,就是來自於宋朝,同時經過比對國內其餘幾份蘇東坡真跡,確定這一份就是真的《蘇東坡真跡》,而且收錄了蘇東坡中年時期的大作,是一份真正的國寶!”
“同時,我們相信在櫻花國進行展覽的《蘇東坡真跡》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