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章物資告急,過日子要有長遠打算

正說著,戰洪剛也大步從外頭走進來。今天真是多虧了這個小丫頭,發覺不對及時叫她娘來喊他,後來還想出那麼一個妙計,但是這個小丫頭卻不讓他說出是她想的,他只好厚著臉皮接受百姓們的誇獎,暗爽的同時還有些心虛。

本來他想著以後有機會多照顧照顧這母女倆,沒想到人家已經前前後後幫了他兩次,他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便問陶夭夭有沒有什麼想要的。因為他這一雙慧眼早就看出,這個小姑娘是能說了算的。

陶夭夭一想,還真有!

她問戰洪剛能不能給她一些漁鹽。那時候,鹽可是管得緊,平民百姓只能去指定販鹽處買鹽。但是,漁民們打上來的魚經常需要醃製,用鹽較多,這樣就造成了漁民自己買的話負擔不起,買了後就省著用,剩餘的就會販賣出去。為了杜絕這種情況,就出了一種專門為漁民醃魚特製的鹽,價格便宜,稱之為漁鹽,還上了紅色,以防轉賣。

她家裡還有些海味等著她回去處理呢!而且以後弄多了的話,還是要醃起來的,沒鹽可怎麼行!

她空間裡倒是有跟風盲目囤的鹽,但是現代鹽多精細啊,她不敢拿出來用,也不捨得用。

她也知道製作海鹽的方法,但是她不敢太明目張膽,只能先從戰縣令這裡想想辦法,弄點漁鹽回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戰縣令想起管家說上一任縣令急病離世後,倉庫裡還剩下不少東西,其中就有幾百斤漁鹽。他大手一揮,當即叫管家著人抬出兩袋,大概百十來斤。

這期間陶紅姑已經把驢車趕了回來,要說陶紅姑這一點好,陶夭夭做什麼,她都不插手,只管照做,她也知道陶夭夭心思是個正的,加上她自己本就有些懶得管事,所以以後小家乾脆就女兒負責掌舵好了,要是歪了她就幫忙修正一下。

兩個小廝合力把鹽袋抬到了車上,還找了苫布遮上。陶夭夭一看鹽到手了,當即寒暄了幾句,就提出告辭,母女倆趕著驢車漸漸走遠了。

因為拉了鹽,兩個人就沒去買獸夾,直接回家了。到家後,陶夭夭先去做飯,雞圈和豬圈裡的食槽都空了,陶紅姑又舀了些苞米碴,這些碴子都是用陳年苞米磨的,裡面還有磨碎的秸稈、穀殼、稻糠等,

饒是如此,這些苞米碴也是很金貴了,很多人飯都吃不飽,養雞為了叫下蛋,沒辦法,添一些這樣的碴子,再多多摻上一些野菜,儘量叫少糟蹋一點糧食。

陶紅姑也在破板子上剁野菜,她嘆了口氣,雖然知道自家地遭了野豬,苞米肯定剩不了多少,但是蒼蠅再少也是肉,這下叫何翠花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要不是夭夭機靈,用豬肉換了一些糧食和秸稈,這個冬天她娘倆可怎麼過。但是這些也將將夠她娘倆的,要是再餵豬和餵雞的話,就有些捉襟見肘了,而且天漸漸冷了,野菜也不多了,唉,愁啊!

陶夭夭將水燒熱,把鍋刷了一下。陶紅姑拎著豬食桶進來了,舀了幾瓢熱水倒進去,把玉米碴和野菜翻拌均勻,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陶夭夭肚子都忍不住咕嚕了兩聲,她娘弄個豬食還這麼香?

陶紅姑看她一眼:“要想雞下蛋,豬掛膘,這伙食就不能差!”說完又嘆了口氣。

陶夭夭立馬察覺到了,她仔細一想,應該是糧食剩的不多了,她安慰她娘,肯定有辦法,再說她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大不了把雞和豬賣了,只要人好好的就行。

陶紅姑一想也是,她著急也沒用!不如回頭好好想想怎麼解決,當即就恢復了心情,豬食也涼的差不多了,她就出去餵雞餵豬了。

陶夭夭切了些白菜碎,取了幾個軟殼的螃蟹洗刷乾淨,各自切成兩半,又調了一些麵糊放在旁邊。

鍋裡用豬油滑了一下,豬油剩的也不多了,家裡好多東西都要補充了。將白菜碎下進鍋裡翻炒,炒軟後添一瓢水進去,嘩啦一聲,滋起一陣香氣。

陶夭夭將幾隻螃蟹扔進了鍋裡,添了點鹽,眼見著螃蟹逐漸變紅,湯也逐漸變得奶白,水咕嘟咕嘟泛開了。

陶夭夭把笊籬(音同照離,即漏勺)拿出來,將麵糊攪拌一下後,透過笊籬均勻地漏進鍋裡,很快,一個個均勻的麵疙瘩就漂起來了。

陶夭夭盛出一點嚐了一下味道,鹹淡適宜,因為有了螃蟹的加入,湯汁變得十分鮮美。

陶紅姑也喂完豬和雞了,直接在院子裡打了水就洗手了。母女倆乾脆拿了板凳,坐在院子裡,一人一大碗疙瘩湯,曬著秋日裡暖洋洋又不烈的太陽,吸溜吸溜地喝著。

螃蟹因為是軟殼的,煮熟後就完全都是肉了,那層軟殼就像一層薄薄的皮而已,所以也不用費勁去吐殼,嚼吧嚼吧就吃了。

兩人把疙瘩湯喝出了酣暢淋漓的感覺,陶紅姑端著碗意猶未盡,這看似簡簡單單的家常菜,加了點螃蟹竟如此美味!陶夭夭也感慨道:“要是有姜就更好了,切一點點薑末,那滋味更是足。”

陶夭夭這兩次去鎮上發現,這裡的調料都很貴,一些調料甚至還要去藥鋪才能買到。大家吃飯主要是為了果腹,味道倒是其次,再加上家中僅有的土地都用來種植糧食,所以像是姜和蒜這一類就很少有人種,一般就種一點蔥就行了。

陶紅姑說:“要是今年冬天咱娘倆整得不錯,來年就種點姜,還有別的你想種也行。剛才也說了,眼下有點緊緊巴巴,家裡東西都不太多了,過日子要長遠打算,不能吃了上頓沒下頓。”

陶夭夭一聽,那必須要好好幹呀!陶紅姑又說:“咱家現在地裡只剩點草灰了,也不需要再去了,有時間的話去後山看看?”

陶夭夭說沒問題!她趕完海就能去,這幾天是大潮,俗稱活汛,這時候的浪大,帶上來的海鮮就多,死汛則正好與之相反。

說到這裡,陶夭夭起身收拾了碗筷,還要去餘二妮家和王桂枝三奶家呢!院子裡還有一些海鮮等著她處理,海里還有籠等著收,好多事等著她這個小陀螺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