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光等了好久,也沒見老黑回來,也沒收到老黑的回信。
看看外面的同學都回來的差不多啦,曉光知道,這個暑假,老黑不會回來了。
曉光的心有點憂傷,他和老黑關係很好,倆人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同學。家裡離的也很近。也許兩個人對脾氣,這麼多年一直沒紅過臉,有什麼心裡話也不瞞著。
曉光想起小時候家裡養的小雞,老母雞辛辛苦苦把小雞孵出來,會帶著小雞四處覓食,有人來,老母雞馬上會尖叫著去啄。天黑了,也會把小雞全部收到翅膀底下。
但一個月後,老母雞彷彿六親不認了,拼命的把小雞趕走,讓它們自己去生活。
曉光有點懷念一起上學的時光,無憂無慮,每天傻傻的笑就快樂地過去了。
可是,現在,卻大不一樣,上學的、工作的,每個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就算是同一個城市,也很少見面了。
再過一兩年,外面的讀書的同學都該畢業了,也不知道能回來多少?
本來,老黑是有希望回來的,可是,現在看來,應該不會回來了,他想和老黑再在一起,很難了。
難道真的像長大的小雞一樣?遲早要離開小城的懷抱,每個人都去闖蕩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曉光不由得有點情緒低落。
改革開放的浪潮越來越大,正無情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生活、工作。
小城的工業不算完善,主要集中在輕工業,皮毛廠、紡織廠、造紙廠、塑膠廠、無線電廠、啤酒廠、白酒廠、汽車開關廠、木材廠、麻袋廠等。
發電廠,水泥廠,鑄造廠勉強算是重工業。
小城雖然地處偏遠,但教育水平並不差,除了正常的中小學,還有師院,林機校,農校,農機校,衛校,糧校,財校等七八所大中專院校。
農研所也是國內有名的,培育了不少良種。還有一個神神秘秘的高牆圍起來的省防疫研究所。
全亞洲最大的武器試驗場也座落在城市的西北。城區裡更是駐紮了幾個番號的部隊,故此,小城也有“兵城”之稱。
工廠、院校、駐軍這些都是小城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是個資源緊缺型經濟,生產力一旦放開了,各個行業都進入了一片紅紅火火之中。
小城的各行各業也是一派欣欣向榮,政府的工作人員,學校的老師,工廠的工人,技術人員連年都漲了工資。
市場上一片繁榮,原來的舊街道,一天一個樣,不斷有新的商店,飯店在開業。
低矮的平房也慢慢的減少,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現在人們見面互相問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時候上樓?”
中國的改革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從單純的計劃經濟開始向市場經濟轉變。謹慎起見,部分地放開了生產資料的價格,工廠,農民有了部分市場定價權。
人們不再排斥富有,不再嘲笑經商,各種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胡偉軍辦了個停薪留職手續,下海開了個公司,他準備在商海中大展手腳。
年輕人,總是雄心勃勃的。何況他背後還真的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