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待在白銀段,英雄池肯定是比高分段要深的。常年補位加常年白銀局,英雄池不變成英雄海反而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所以,在高分段強者的眼裡,白銀的人把一個英雄練了一千遍,那是絕症算不得絕活。白銀的人估計也沒有多少英雄會玩。可是在白銀戰神的眼裡,所謂的高分段,只要自己掏出絕活,肯定給他玩得明明白白的。
而在一個常年補位的輔助眼裡,根本沒有英雄池一說。
他會覺得,會所有的英雄,難道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嗎?
在不同人的眼裡,同樣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見解。在高分段的眼裡,英雄池深就是牛,就是厲害。在白銀只打輔助且開局就選補位的人眼裡,會所有的英雄,隨時準備跟別人換位置是一件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事情,並不會覺得自己有多牛多厲害。
因為,幾乎所有的高分段的人都在告訴你,你是個白銀,白銀都很菜。長此以往,就算你練會了所有的英雄,你還是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厲害。直到有一天,當你離開白銀局這個環境,去往更高階的對局裡,你才會發現,原來高分段的人,又菜,又有很多英雄不會。
現在的孫成宇就有這種感受,為什麼一個在白銀局普普通通,大家習以為常的寒冰輔助,會引來眾人如此大的反應呢?是少見多怪,還是自我設限?
寒冰輔助,在低分段掏出來可以說習以為常,在高分段掏出來,就是黑科技。甚至可以說,就是坑。
高分段的認知,已經被系統化了,反而缺少了實驗精神。在白銀局,我敢拿出寒冰,就是為了試試好不好打,在鑽石和大師局,你敢拿出寒冰,就為了試試好不好打嗎?
高分段除了在邏輯性操作和意識上,比低分段的人更完善一些,其他方面並沒有多少值得稱頌的地方。選人公式化,不敢嘗試新英雄新打法,就用一兩個英雄上分,別人一搬,當場退役。
更過分的是,遇到他們不懂的東西,比如寒冰輔助,第一時間不是看看效果,而是問隊友是不是個演員。
你都沒有試過,你怎麼知道寒冰輔助就是個坑呢?
高分段的人缺少實驗精神,實在配不上他們面對低分段者時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往往是虛假的,是缺乏經驗的產物。
有句話叫做選擇大於努力。你的成功,往往取決於你當初選擇的位置。如果當初你選擇的不是好上分的位置,你就不能打到現在的段位。
是你最初的選擇,位置加上英雄,加上你和這個英雄的匹配度,讓你達到了如今的分段。
你能說你的天賦一定比低分段的人高嗎?
高分段的人之所以看不起低分段的人,除了段位本身的鄙視鏈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很少玩缺少經濟且打不出輸出的英雄。
就因為他們玩的不是這種英雄,所以很多時候,他們缺少這方面的經驗,總覺得在低分段能夠嘎嘎亂殺。
其實他們說的也沒錯,拿個法師,推線快一點到其他路撿兩個人頭,回家出個殺人書,那不嘎嘎亂殺嘛。
但是你要是和他認真起來,仔細詢問他嘎嘎亂殺用的什麼英雄,玩的什麼位置,你就知道他為什麼能嘎嘎亂殺了。所以你覺得他不可能在白銀段嘎嘎亂殺是因為你沒有玩這個位置這個英雄這種打法,他覺得他能夠在白銀段嘎嘎亂殺也僅限於某個英雄某個位置和某種打法。
雙方都沒有說假話,只是高分段的人不太老實,他不說全部的真話。或者因為他沒有經常玩輔助,時間長了勉強能夠C上去,所以缺乏被坑很多次的經驗。
在低分段,你玩射手輔助,往往比你玩常規輔助勝率更高。
當你真的有技術的時候,長手打短手,就算你沒有多少經濟,也可以吊打對面。這就是芒果農藥低分段的詭異之處。你選擇一個肉輔助,打控制抗傷害,遠遠比不上你選擇一個ad型輔助,隨便a兩下贏得快贏得輕鬆。
而當這種詭異來到中分段或者高分段,同樣技術的兩個人,短手也要被長手按在地上摩擦。對線期短手是絕對會被長手按地上的,就看你抗壓之後,團戰的時候能不能打出配合讓護甲和魔抗比較低的長手瞬間被團戰AOE融化。對線沒優勢就算了,團戰還打不出配合被長手拉扯,那就趕緊點了下一把。
下一把,你選個長手,折磨對面,它不香嗎?
打不過,就加入!真正的上分秘訣!
銀剷剷之戰也一樣,打不過就加入。這次我第二名,第一名玩得啥英雄,出的啥裝備,收藏起來,下一把就玩他這個。
如果下一把你英雄和裝備都大成了,還是打不過,除了考慮海克斯科技是不是沒點對之外,可以順手把第一名的陣容收藏了。下一把,就玩他的陣容,用他出的裝備。
打不過,就加入,如此反覆操作,時間長了,我不相信你連什麼時候該玩什麼陣容,什麼陣容比較強心裡沒數。
怕就怕那種自己搞陣容的,發牌員稍微坑你一下,你就覺得自己理解有誤,咖咖!下一把陣容換了。還是理解有誤,咖咖下一把又陣容換了,然後玩幾百把段位還是不上不下。
打不過,就加入啊!
當你是低分段的小白時,遇到和你秀段位優越感的高分段段位狗,儘管你們一個是狗都不如,一個是段位狗,但你也要認認真真問清楚對面段位狗在青銅白銀嘎嘎亂殺玩的是啥位置啥英雄,然後你再去試試你和這個英雄的匹配度。
如果你用這個英雄練習熟了後,能嘎嘎亂殺,那你就能跟他一樣上分,如果你用這個英雄嘎嘎亂殺不了,那就再去問一個高段位秀段位的,問他是不是能在白銀局嘎嘎亂殺,用的什麼英雄玩的什麼位置。
打不過就加入,不要想那麼多,你不要管別人為啥能上分,你拿過來用就對了。
這又不是炒股,別人買啥賺錢了,你去買,那叫接盤俠。
如果你還想著上分,那麼就把別人能在你這個分段嘎嘎亂殺的英雄記錄下來,一個個去練習,去實驗,找到和你匹配度最高的英雄,這樣上分最合理。
你也可以統計自己哪些英雄勝率高。記住是勝率高而不是玩得好。往往有些人在白銀局滿頭大汗,在白金局如魚得水,這不是雞湯。不管高分段的人如何優越如何吹噓,確實存在一些人玩高分段比玩低分段要舒服。這就是說存在你玩某個英雄,適不適合這個段位的情況。
某個英雄你玩的很好,玩得花,可是一統計,勝率才百分之五十一二,說明玩得再好它也不適合用來在目前的段位上分。你就玩你勝率最高的那個英雄,肯定是最適合目前段位上分的。
勝率高的英雄,就算你玩得再不好,它也是你在目前段位能夠上分的較好的選擇。就比如說厄斐琉斯這個英雄,很多人不會玩,你會玩的話拿出來對面不能知己知彼,是不是可以吊打對面了?
儘管在知己知彼這件事情上吊打對面,可惜厄斐琉斯是大後期英雄,高分段互相打拉扯也許能撐到大後期,低分段就不用想了,節奏快的飛起。
你在高分段能夠撐到後期,那麼你拿厄斐琉斯是合理的,你在低分段節奏太快撐不到後期,你拿厄斐琉斯就是來搞笑的。
要拿適合目前段位上分的英雄,而不是你擅長的英雄。
在上分選什麼英雄這件事情上,只有你適不適合,而不存在你喜不喜歡。
只使用自己喜歡的英雄,而喜歡的英雄勝率又不高,還整天想著上大分的,這個不叫勵志,這叫一心撞南牆。
成年人的世界裡,只有合不合適,沒有喜不喜歡。
你也許會說,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那就玩寒冰吧!
一個會拉扯的寒冰,是大部分短手的噩夢,減速給你掛上,你知道他三兩下a不死你,可是那血量也滴滴滴往下掉。
別的ad打人很痛,血條咔咔往下掉,寒冰打人不疼,血量滴滴滴地掉,可是給你減速後,你沒有位移跑不掉,那個血量就算掉得慢,但它一直在掉不是?
看著血量慢慢慢慢的掉,膽子稍微小點的,一急不就把閃現給交了?
所以寒冰輔助是打閃專業戶,你別管能不能殺你,你就看著那血量滴滴滴滴滴地掉,你又跑得慢,這個閃現就問你交還是不交吧?
作為adc你前期沒傷害,遇到輔助寒冰被a了兩下發現不對勁,可是又不願意就此交出閃現覺得不甘心,叫輔助上前支援一下。
結果是,輔助被減速了,輔助交閃了,你又被減速了,你又交閃了。
不交閃現?你不交的話,你得交兩個!
做人不要倔強,倔強只會讓你停留在青銅。
該交的閃還是要交的,你不交只會讓對面寒冰幫助隊友滾起雪球。
也許你會說,你不想被一個刮痧的東西逼出閃現,這太丟臉了。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曾經說過,一陣子丟臉好過一輩子丟臉。一開始交出閃現,猥瑣發育,後期遇到小小寒冰未必不可一戰,前期一個不注意被叢刃寒冰秒a三下,血量不支援梭哈了不說,被掛上減速還很難跑路。
搞得血量低了不得不閃現,就只能在塔下補補塔刀,聞聞經驗。哪怕就是補塔刀,也要被寒冰萬箭齊發消耗。
這個時候,你不得不發出靈魂拷問,為啥她的技能那麼長,而我卻如此的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