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又統一打出問號,很多很多的問號。
除了問號,點贊最多的彈幕是:
【主播有顏有肚子就算了,竟然還™有才?這誰頂得住!】
小奈為自己的神來之筆沾沾自喜: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沒那意思。
彈幕:【主播到底什麼意思】
【王哥到底什麼時候出來意思意思?】
老王一陣心絞痛,這直播間是沒法待了!
老弟呀不是哥不想幫你,實在是直播間水友太暴力啊!
…………
寧江註定是無法在網上耗費太多精力的。
每天制定第二天的菜品就要耗費他許多精力。今天下了死力氣,賣出去一百四十份,結果才65個好評,心累了。
必須要改革,炒菜要減少,實在太累了。所以他想到了個既能當菜,又能下飯的番茄牛腩湯+米飯的組合。
然後其他菜色變一變,保留廣受好評的番茄炒蛋,加上杏鮑菇炒肉和尖椒牛肉。
湯品的話,頂樑柱排骨少不了,今天用它燉個海帶湯。還有雞蛋瘦肉湯。
另外自己被這事鬧得上火,還有一個就上百合蓮子鮑魚湯。
隔天起早,寧江難得拿起手機刷了會兒,自己昨晚錄的影片播放量竟然破了10w+,在評論區收到食客們對自己的關心,起床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啊!
菜市場逛一圈,照樣要去水產區混個臉熟。
今天路過,指指點點的人明顯更多了,甚至有路人直接打招呼,
“嗨,老闆我昨天在鬥音刷到你了!那事真假的啊?”
“小夥子真勇啊,對黑心商家就是不能慣著!”
“老闆店在哪裡,改天我給你捧捧場啊?”
……
如此種種,寧江大多一笑而過。
再次來到母夜叉老闆娘的攤位前,今天他家的生意是格外冷清,雖然多數中老年的買菜人群對網際網路不太熟,但是難免有例外,偶爾的例外加口口相傳,那就是群眾的力量。
“這家店跟人在網上有矛盾,我們少去。”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等結果出來我們再去。”
許多類似這種心態。
寧江她家攤位前看了看,又前後左右觀察一會兒。
母夜叉原本在店裡坐著,在她看來,寧江這就是無聲的挑釁,不能忍,於是衝出來破口大罵,
“乃個鋪蓋仔,擋在我家攤位前幹什麼,壞我家風水是不是?”
寧江攤攤手,一個字都沒說,轉頭走進昨天買鮑魚的店。
先照例聊了一會兒價格,然後寧江圖窮匕見,
“老闆,你這監控有伐?”
他看了半天,既不是因為挑釁也不是為了愛,還來這家也不只是因為鮑魚便宜質量好,很關鍵一點就是他家監控和母夜叉家離得近!
老闆一時間摸不著頭腦。
“幫個忙,網上噴不過了,我找點素材!”
老闆反應過來,“什麼?你要我害她嗎?我們可是和諧共處、同舟共濟的街坊鄰里啊!”
寧江就盯著老闆,等著他的下一句。
老闆被瞧得不好意思,“你知道,這玩意兒匯出來還挺麻煩的,費時間……”
“我這周的海貨就都在你買了!”
寧江大手一揮,果斷開價。
老闆頓時喜笑顏開,又不失矜持內斂,將傳統的含蓄與現代的金錢至上主義完美融合。
選完鮑魚付完錢,寧江先去其他攤位,給老闆一點導影片的時間。
走出菜市場,影片到手,雖然影片拍不到,但是錄音是清清楚楚還原了真相,有了這個,今晚要是吵架那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
心下的石頭落下一塊,活幹起來也輕鬆許多。
今天主推番茄牛腩湯,酸甜開胃,拯救夏天的沒胃口。
首先處理牛腩,按需切塊,寧江切的3公分方塊,大塊吃肉才更爽。
然後涼水下鍋,加去腥的料酒蔥姜等物。切的越大,相應延長焯水時間。
待牛肉初步處理完成,取砂鍋,照例放入蔥、姜、八角、桂皮、香葉還有鹽,將牛腩燒開後小火燉煮40分鐘備用。
接著處理配角,番茄去皮,可以切碎切小塊點番茄醬。,再切一部分大塊。然後起鍋燒油,將小塊的番茄加入鍋中煸炒兩三分鐘出汁水,期間加料酒鹽等適當調味,番茄品質一般可以加番茄醬增加滋味。
最後就是大鍋燴,這也是寧江選擇這道菜的原因,可以一煮一大鍋。
汁水調好之後加土豆,倒入燉煮的牛肉和燉牛肉的湯,然後小火燉煮20分鐘左右放大塊番茄洋蔥繼續小火燉煮十五分鐘後就可以陸續出鍋了。
……
申州大學,今天又是陽光普照,十點過後烈日灼灼。
吳同學的心同樣遭受煎熬。
昨天的事,經過一夜發酵,倒也沒變得更大。學校主張和諧友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昨晚舍友玩笑地問他,外賣是不是偷來的,那一刻他只覺得全身冒火,理智讓他搖頭。
但是吳同學終究是敵不過良心的譴責。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誠實待人,已經過去一天了,自己的甚至連那位於同學的樣子都不知道。
他審視著自己,真是沒有一點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一等國家獎學金獲得者該有的樣子!
現在,他決定要補救,要讓內心通達。
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搶兩份江記小館套餐,再送到他們寢室,當面道歉爭取原諒。
所以他難得的開小差,並且花費十塊重金租用舍友手機,雙管齊下,只為搶到內心的安寧!
十點一過,中標一份。集中注意,再接再厲!十點二十五分再下一城。
沒多久,他拿到了兩份外賣,是時候踏上救贖的道路了!
查過課表,金融系今天早上只上兩節課。恰好時間,十一點二十,不早不晚拿捏得恰到好處,早五分鐘則太早,沒到吃午飯的點,晚五分鐘則可能已經前往食堂踩點。
提著外賣,心情忐忑地來到306門前。側耳聽,屋內只有噼裡啪啦的鍵盤聲
鼓足勇氣,敲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開門,透過門縫,屋裡只有兩個人,門口是斯文秀氣的好同學。
“你好,請問於同學在嗎?”
吳同學略帶侷促地問道。
站在門口的於學智有點好奇,“我就是,你有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