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為代價,也可以說是應有之義,林愛知的情感愈發淡薄。
似乎從出生開始,自起源之時,她就是這樣的存在。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她因淡漠的情感而蔑視眾人,沒有扭曲,沒有毀滅的慾望。
可有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在知曉了自身使命和義務後,她也完全沒有履行的想法。
在某人看來,人類文明毀滅與否和她關係不大,就算毀滅了,一同死去了,那又如何?
都是無所謂的事情。
是的,被選中的人沒有拯救的慾望。
高個子不願意撐起塌下來的天空。
有能力的人不願意承擔責任。
似乎沒什麼可責怪的,畢竟這份能力不是自願接受的,所以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有人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這話不錯,說的很好,但林愛知認為這句話適用於律己,而不是律他。
恰好,她根本沒有律己的意識。
放縱的活著、任性的活著,才是她追求的理想生活。
為了不讓未來太過無趣,林愛知甚至不會干涉世間的一切。
任由其自由發展,哪怕養父母因意外去世、兄長精神失常,她也沒有任何動搖,更沒有情感上的波動。
也因此,哪怕世界毀滅,她也抱有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好似幽靈一樣,作為觀察者觀測這世界,而非干涉者。
“這是否有點……”江衝明好像流汗了。
不是緊張,而是不理解。
他尊重林愛知的想法,這是她的個人意志。
但對於這種毀滅一切的災難,他還是傾向於去阻止。
這並不是想要成為“救世英雄”來滿足內心的虛榮感,只是單純不希望世界毀滅、生命逝去。
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生活的世界毀滅吧……更不用說這種毀滅會波及到自己。
當然,如果在這條救世的路上有鮮花和讚美更好。
“你不覺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很無趣嗎?”林愛知平躺在沙發的另一側。
江衝明搖搖頭:“但我也不覺得世界毀滅是什麼很有趣的事情。”
“世界不會毀滅,毀滅的只有人類。”
“我覺得都差不多。”江衝明還想說些什麼,但最終放棄了:“算了,你繼續說吧。”
這種涉及理念的問題沒有必要爭執,反正也說服不了對方,更無法驗證對方觀點的對錯。
雖然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辯論,與他人爭論事情的對錯。
但這種爭論幾乎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只能給自己帶來情緒上的劇烈波動以及某種厭惡情感。
既說服不了對方,還把自己弄得十分氣憤,這又是何苦?
江衝明深知這一點。
所以他很少和他人爭辯。
之後的事情就是很簡單的了。
她遇見了韓織,不自主的沉浸在某種不可名狀的情感當中,為了延續這種情感,延長這種情感存在的時間,她才真正開始嘗試完成自己的使命……
雖然已經晚了,但好在還有十多年的時間,而且在充足的準備之下,人類完全能夠應對災難爆發。
所以,她在提前做準備,每週都要獵殺靈術師用以聚攏靈力,按照創造之樹給予的恩賜佈置儀式,以此限制毀滅力量的蔓延。
這種事情她已經做了兩年,從上高中認識韓織之後便開始了。
如果作為儀式核心的她突然死亡的話,限制毀滅之樹的力量會消失,又由於失去了大量的靈術師維持創造靈力,毀滅之樹將會以極快的速度復甦,侵蝕大地,破壞一切。
正如江衝明所預測的那樣,毀滅之樹會毀掉一切,殺戮幾十億人類。
聽完林愛知的故事,江衝明並沒有太多想法。
和他猜測的大差不差。
這世界所有超凡力量的來源都是雙樹,林愛知自然也不例外,要麼是得到創造之樹的鐘愛,要麼是得到毀滅之樹的眷顧。
而林愛知死亡會導致毀滅之樹提前復甦,所以基本可以斷定她和創造之樹有關。
只不過她不想履行自己的職責這點,倒是超出了江衝明的預想。
從這個方面來說,韓織的出現倒是有些巧合,彷彿是創造之樹專門為她準備的了。
但看她這樣子,估計也不在乎是不是刻意安排。
“我聽說你有一個哥哥?”江衝明問了一個問題,接著補充道:“韓織告訴我的。”
冷冷瞥了一眼,林愛知嗯了一聲:“我從小父母雙亡,被哥哥一家收養,後來養父母因意外去世,哥哥就瘋了。”
“就這麼簡單?”江衝明疑問。
這裡面應該有些故事吧……
可林愛知卻反問:“不然呢?”
“好吧。”
看到江衝明沉默不語,林愛知隨即開口:“我的故事說完了,該輪到你了,說一說你能看到的未來,詳細的說。”
江衝明抬頭看了一眼,看到她光潔的臉上泛著絲絲血紅的眼眸。
哪怕沒有刻意施壓,他也感受到了這股凝重的氛圍。
長出一口氣,江衝明緩緩說出提前準備好的話語。
基於管理局檔案,數百位調查員和探索者細緻地探究出的事件,無限接近最真實的歷史,一點點被江衝明說出。
從最開始的災難爆發,到靈術師出現教導韓織,再到韓織逐步走上對抗毀滅的道路,最後到迷境消失前,管理局幫助殘存的人類再建文明……
雖然達不到事無鉅細的程度,但也相當接近了。
既是為了取信於林愛知,也是為了儘可能的提供有用的資訊,供林愛知思考是什麼給她帶來死亡。
一邊說著,一邊注意對方的神情,沒有任何變化,直到說完,她依然維持著不變的神情。
秀麗的臉龐上沒有如昨天見到的那般精緻的妝扮,只有染成金黃色的頭髮依然晃眼。
“大概就這些了。”
林愛知哦了一聲,坐在沙發另一側不知在想些什麼。
隨後陷入一陣沉默。
兩人都沒有說話,互相思考著對方所提供的資訊。
儘管雙方都堅信對方沒有說出全部,但說完的也是一部分,足以說明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