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章 砍樹造房

喬雅靜有些疑惑。

通常下雨前,住在泥土裡的螞蟻巢穴變得潮溼。

螞蟻天性喜歡乾燥的環境,在它的身體上有一個感知水分的器官。

在下大雨之前,當空氣中水分太高時,它就感覺就要下雨了,螞蟻會爬出來,會往高處搬家,或者是向地勢高的地方轉移,以免被雨水淹沒。

喬雅靜回想起每年夏天高溫過後,往往會伴隨著一場暴雨。

除了來到海島世界的第一天下過雨後。

已經過了接連二十幾天的高溫天氣了。

一旦下雨,喬雅靜的物資必定會被沖走。

與其失去所有物資,還不如趁早做準備。

倒是這幾天喬雅靜頻繁外出,觀察遠處山脈的情況讓直播間的觀眾們發現了端倪。

“大傢伙看,喬雅靜不遠處的山脈有些眼熟。”

“我也覺得,感覺像是上次林神看到的北邊的山脈。”

“感覺妹妹所在的地方就是那片山脈旁邊耶。”

“我靠這麼快就發現第二個參賽者了嗎。”

“大傢伙別激動,只是我們發現了而已,林神又看不見直播和彈幕,還得靠他們自已找。”

“......”

直播間震驚的同時,大家也冷靜下來。

喬雅靜所在的山脈起碼上千米高。

直播畫面裡看著都小小一片。

還是林默觀測地形那天天氣好,才碰巧發現了山脈。

要是真的靠雙腿走,走個半個月都到不了。

不過這一發現還是讓直播間充滿了鬥志,只有所有的參賽者團結起來才能更容易走向勝利。

林默找到鄒永昌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後面的尋找程序也會越來越順利。

而林默那邊。

大半天的忙活,已經集齊了蓋木屋的木材。

可供兩個人休息的木屋不需要太大,十幾平就足夠了。

砍樹不是最花費時間的。

處理這些木材才是。

還好林默多了郝爺爺這個幫手。

兩個人用刀和鑿子剝去樹皮也更效率一些。

想要造房子,當然要提前做好規劃。

林默找了一塊地勢偏高的空地。

就在山洞後邊,靠近前幾天搭建的柴棚。

確定好地址。

林默蹲在地上,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塗塗寫寫起來。

建房子當然要畫好設計圖紙了。

天道給林默的榫卯結構工藝,他想要建造一座皇宮都不成問題。

前提是要有足夠的工具和人力。

因為缺乏工具以及時間緊迫。

林默在地上設計了兩種最簡單的榫卯結構。

不是很複雜,做出來的房子卻是十分牢固,十級地震都能扛得住。

榫卯結構最複雜的地方就是房頂。

一般房頂都會採用斗拱工藝。

斗拱用在建築物和屋頂中間,作用是支撐屋簷。

鬥和拱雖然是兩個簡單的部分。

卻有幾十種不同的組成工藝。

林默的小木屋面積不大,自然不會用到很複雜的工藝。

柱子和房梁間的固定,林默採用的是雙舌扣榫的方法。

在立柱中間掏個洞,兩根房梁呈上下雙扣。

用一根兩頭有倒鉤剪頭的銷子固定。

最後再,底部安上一根矩形的銷子支撐。

還好木屋的面積不大,不然地上都不夠畫的。

“林神這在地上塗塗畫畫什麼呢,好像是建造圖紙。”

“之前林神不是說要用榫卯結構造一間小木屋嗎,我是建築系的,我已經通知學院的教授了。”

“我靠這就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榫卯結構嗎,感覺和樂高一樣。”

“兄弟們可別小看榫卯結構了,樂高在它面前就是小兒科。”

“就是就是,龍國京都的古建築可是經歷了幾百年風霜還屹立在市中心呢。”

“兄弟們少刷點彈幕,影響到專家們記錄了。”

“......”

林默直播間密密麻麻的彈幕,瞬間清空。

地上的圖紙也能夠清晰的分辨出來。

龍國現存的榫卯結構在京都。

給專家們十個膽子也不敢拆開來研究。

大家看著林默畫在地上的圖紙。

恍然大悟。

用兩頭有倒鉤剪頭的銷子固定,兩根橫樑就不會移動了!

妙呀!妙呀!

不過木屋大小有限,僅憑林默一人之力肯定無法完成像京都古建築那樣大小的榫卯結構建築。

儘管如此,專家們的臉上還是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至少能弄清楚原理了。

木屋的建造關鍵之處不僅是圖紙,還有搭建。

海島世界沒有起重機。

一根木頭少則上百斤,搬運木頭不難。

但要把木頭弄到兩米高的地方卻不簡單。

所以林默把地址選在了山洞的後邊。

小山坡高度三四米左右,在洞頂利用槓桿原理做一個人力起重機不難。

接下來就是很長一段時間的處理木材了。

林默和郝爺爺拿著鑿子和大刀。

要先處理掉樹幹上的枝丫。

然後再刨去樹皮。

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十分耗時。

兩人忙的哼哧哼哧的,連飯都來不及吃。

直到黑夜降臨,繁星閃爍。

才處理完今天早上砍回來的樹。

林默藉著火光開始給處理好的木材開槽。

郝爺爺則是去做晚飯。

海島上沒有測量工具。

造房子可不能像建魚池那樣估摸個大概。

林默用之前搓的麻繩沾滿木炭。

就成了可以確定距離和畫直線的墨線。

又用刀和木頭做了一塊三角板。

這樣一來,雖然不能確定具體的長度。

只要是用相同的參照物,做出來的榫卯結構就能吻合。

郝爺爺來到小菜園裡。

看著一夜之間冒出來的韭菜,目瞪口呆。

每天早上林默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捯飭小菜園。

農作物提速已經來到驚人的680%了。

郝永昌明明記得昨天這些韭菜已經割過一茬了,難不成今天就長起來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大概是自已記混了。

郝永昌搖了搖頭。

拿起刀割向勢頭正盛的韭菜。

採摘的過程中郝永昌還順便給黃瓜和西紅柿搭了架子。

現在的黃瓜苗剛好長出二十來公分,搭上架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支援黃瓜藤蔓,使其能夠更好地生長和結出更多的黃瓜。

西紅柿也開出了花,等結果的時候,有架子的支撐會更穩定,不至於壓垮枝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