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七章 靈氣圈

葉海濤以及那許總都坐直身子,從身上掏出了一個放大鏡,開始仔細檢視這幾件玉器。那王公子也將身子往前湊了湊,臉上也是一副很有興趣的表情。只有劉小山,雖然人沒湊過去,但早就運起了長春訣,對幾件玉器觀察起來。

五件玉器外形都十分精美,但在劉小山的眼裡,只有那個葫蘆玉墜環繞著淡淡五六圈白色靈氣,另一個手鐲上也有三圈靈氣,其餘三件都沒有靈氣纏身,只是在劉小山眼中微微發亮罷了。

自從長春訣進入第四重後,看這個靈氣就清晰許多了,之前都只能看出一團團的靈氣纏繞,現在能勉強分辨出那一團團的靈氣其實是一圈一圈的。

但劉小山還不知道這一圈圈的靈氣代表什麼意思,需要多實踐幾次才能明白。

只見葉、許二人在仔細檢視過所有玉器後,葉海濤拿過那件玉觀音,饒有興趣的拿在手上翻來覆去把玩,似乎極有興趣。而那許總則是明顯對那隻玉蟬更有興趣一些。

“小山,你覺得怎麼樣?”

葉海濤搖了搖手上的玉觀音,向劉小山詢問道。

劉小山輕輕搖了下頭,說道:“葉叔,我覺得那個玉葫蘆更好些。”

對於葉海濤,劉小山是真心想幫幫他,雖然他還沒弄明白那一圈一圈的靈氣代表什麼,但靈氣圈多的肯定是最好的,這一點劉小山還是堅信的。

玩這些東西的人就是這麼奇怪,當自己看不準時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儘管葉海濤知道劉小山不懂古董這玩意,但對於劉小山的感覺他還是有一定信任度的,畢竟劉小山能指出他家裡那幾個古董茶杯有殘缺,而且還能在古玩市場撿到漏。

“嗯”

葉海濤放下手上的玉觀音,拿起劉小山所說的玉葫蘆,再次仔細觀察起來。不過葉海濤左看右看,實在是看不出什麼名堂。

“老丁,這個多少錢?”

雖然沒看出什麼名堂來,葉海濤還是問了一下價格。

“哦,這個葫蘆玉墜嘛……”

丁總沉吟了一下,伸出了兩個手指頭。

“二十萬?老丁你可有點不夠意思了,這玉墜不過手指大小,三五萬就夠了。”

“老葉,你說的這價格是上好和田玉的原材料錢,我這可是古玉。”

“還是太貴,這樣吧,一口價,十萬成交。”

看著老丁還在遲疑,劉小山說道:“葉叔,這個葫蘆也沒多大意思,不如去丁總的七寶齋看看,或許丁總還有好東西沒拿出來呢。”

“也好!”葉海濤本來對這個葫蘆也不是很看好,願意出十萬的價格也是因為出於對劉小山的信任。

而十萬這個價格確實也正好卡在老丁的點上,屬於賣了可惜,不賣也可惜的價位,正好順著這劉小山的話下臺,也好多出點時間來衡量考慮。

一時間,老丁對劉小山好感急增。

“老許,怎麼樣?乾脆去我的七寶齋坐坐?雖然你只喜歡玉器,但我那裡還有很多不是我精選出來的,搞不好會撿個漏哦。”

“哈哈,在你老丁手裡撿漏,我可沒那個實力。不過也好,去你的七寶齋看看吧。”

至於王公子,本來就是來找老丁有事的,自然也不反對,於是一行人紛紛起身,前往京城著名的琉璃廠古玩街。

剛走進七寶齋的大門,劉小山就被七寶齋的豪華鎮住了,大堂正中擺了一整套古典實木傢俱,四周又是一圈玻璃圍住,周圍按照物品的類別分門別類有四個櫃檯,後門有條理的擺放著各種物品。整個大堂雖談不上人來人往,但確實也有不少人穿梭其間,選購著心儀之物。

“幾位,樓上請?”丁總抬手擺出請的姿勢。

“請什麼請,我們先在下面隨便看看,一會再上樓剝削你的好茶。”許總當先說道。

“也好,三位就請隨便看看,我先失陪一下,與王公子有事要談。”說完丁總按老禮對著三人拱了拱手,帶著王公子上樓去了。

等兩人上樓,葉海濤才對許總說道:“老許,這王公子?”

“老葉,不要問,此人背景強大,但與你我不太可能會產生什麼交集,就當偶遇好了。”

“明白了。”葉海濤也是拱一下手,那我就隨便看看先。說完帶著劉小山就朝旁邊走去。

此時已經將長春訣執行起來的劉小山眼裡到處都會閃現靈氣纏繞的物品,雖然不是很多,但粗粗數下來也有數十來件。

“這是道光年間的制式錢。”

“這是康熙年間的瓷瓶。”

“這個是我們的鎮店之寶之一,明萬曆年間的官窯青花瓷瓶。”

劉小山問了幾個帶有靈氣纏繞的物件,大概弄清了靈氣圈的意義,像那個道光年間的就帶兩圈靈氣,康熙年間的有三個靈氣圈,至於萬曆青花瓷,而有六個靈氣圈。而這正好與距今年限差不多,道光距今兩百多年,康熙三百多年,而萬曆正好有六百多年。

想到這裡,劉小山小聲問了問葉海濤:“葉叔,這古董是不是年代越久越值錢?”

葉海濤驚奇地看了看劉小山。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但也不是絕對,除了年代要求外,還要分用途,官用還是民用,精美程度,存世量等等很多相關條件,反正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

葉海濤轉身面對劉小山,認真說道:“小山,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我可以送你去學校學習,然後再給你找一位大師做你師父,怎麼樣?”

劉小山顯然沒想到葉海濤竟然會如此問,同時也感受到了葉海濤的真誠,他忍不住有點動情的說道:“葉叔,您真好,不過我要辜負您的好意了,這些知識我不感興趣,同時也肯定學不好。”

自己知道自己的事,劉小山雖然知道自己不笨,但真不是讀書的料,老老實實在課堂聽講,對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折磨。

“哦,那你的志向是什麼?”葉海濤問。

“葉叔,別開玩笑了,我這種人能有什麼志向,儘量讓自己過得好點就行了。”

看著劉小山,葉海濤認真地說道:“小山,你身負如此醫術,絕不可能成為普通人的,你現在的問題就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和潛力有多麼巨大。”他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金鱗豈是池中物,總有一天,你會一飛沖天的。”

說完也不與劉小山討論,轉身朝一旁走去,剩下劉小山一個人站在原地發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