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生醃就是海鮮浸泡調料生食,可能大部分食客都不會買。
可今天直接試吃,那勇敢的人可就多了。尤其是平時不捨得來店裡吃飯的,或者只買的起油餅、薯條的。
一聽有免費海鮮吃,誰還在意是生是熟。
呼啦啦,冰糖葫蘆也顧不得選了,全圍在了生醃試吃攤。
“這是鮮蝦吧,早就想嚐嚐味道了!”
“小哥,我想試吃一塊這個生蠔,聽說大補,是不是真的?”
“原來這就是海鮮的味道,如此鮮甜!”
看著大家一臉享受的樣子,更多人湧過來試吃。暫時給了紅中足夠的做糖葫蘆時間。
大抵是生醃太過鮮美,也不好意思反覆試吃,畢竟都是常客,抬頭不見低頭見。
大部分食客轉向“醃火氣”檔口,買了一份繼續享用。
度過疲勞而又充實的一天,在山楂庫存告急,麵粉即將用盡之前。終於送走了最後一波食客。
要說閉店之後開心的數錢時光,那是老闆們還沒耗盡最後一絲氣力才能進行的,今天的場面比當初海王盛宴開業要火爆的多。
整個一樓癱坐滿了累到失神的年輕人,完全失去神智。
只有一個人,仍然生龍活虎,史霸天,他今天吃了糕點若干,糖葫蘆七八串,生蠔兩盆,還有一些奶茶,炸串。
“你們一個個都跟身體被掏空的樣子,還不如我這穩重中年大叔!放開那堆賬本,讓我來!”
只見他動作快的像開了3.0倍速,左右撥著算盤,右手在飛速翻著賬冊,但並未執筆。
只消片刻。
“不錯不錯,今日海王盛宴賺75兩銀子,主要是二層排檔區的收益。金玉滿堂,賺銀68兩,是二送一的優惠以及額外五折後的收入。”
史霸天沒想到兩個小門店的收入竟然這麼高,應該已經遠超過他的廣福樓了。
他的酒樓流水是高,為了維持品質也捨得付成本。單說利潤連一個金玉滿堂都比不上,更不要說海王盛宴,怎麼成本如此之低,莫不是林兄弟算錯賬了。
大家聽了今日的收入,勉強提起了精神。是一個開門紅,累是累點,之後恢復正常價格,人應該會少很多。
寒冬匆匆而過,初春新芽露枝頭。
這段時間,每個人都在充滿幹勁的工作,有不少變化發生在林盛的生活中。
先是海王盛宴的冰糖葫蘆,已經下架了。
這個產品本來價格就不貴,利潤並不豐厚,再加上食客口口相傳,越加暢銷。不少小攤販就回去學著做,很快就出現在街頭小巷,成為東臺鎮的一道風景線。
更是火遍都城,成為各家少爺小姐爭相購買的流行吃食。
要說不同之處,就是小商販賣的更便宜,但產品種類少,大多隻有山楂和山藥、紅薯這些品種。
第二個變化就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練習,海王盛宴的全部小學徒成功出欄,不對,是成功出師!全都可以獨當一面,煎炒烹炸燉沒有短板。
林盛特意找史家的工匠製作了鍍金的畢業證書。還送了每人一套刻有自己名字的廚師工具。
這是新西方廚師培訓學堂的第一批畢業生。是的,林盛終於創辦了高啟國第一家專門的廚師培訓學院,起名為新西方培訓學校,以此來致敬自己的母校。
張大廚任院長,這可把他激動壞了,沒想到自己一介伙伕。竟然有一天能做院長,每位學員看到他都會恭敬的行禮,更是激發他要傾囊相授的決心。
而且,不需要美食的加持,張夫人對丈夫也有了院長濾鏡,香菜終於又回到了張家的餐桌。
第三個變化,可是點心三姐妹牽頭的。
金玉滿堂,已經增加了滿月套餐、接親套餐、祝壽套餐等多個產品組合,還在林盛的建議和指導下,製作出了復古版生日蛋糕,雖然沒有後世那麼多樣,但已經是風靡東臺鎮了,甚至有都城的富裕人家提前來定。
也因這些遠距離的訂單需求,還與鏢局合作開通了跑腿和外賣服務。雖然暫時還是以東臺鎮為主要配送範圍,但也大有擴大區域的勢頭。
兩家均是賺的盆滿缽滿,鏢局更是組建了貨物流通部門,吸納了東臺鎮周邊大量農民,還貼心的設定農耕假,不耽誤家裡耕地的種植。
不過吧,有人歡喜有人憂。大能為了跟如花多相處,自降酬勞去金玉滿堂做了門童。
可談戀愛哪有賺錢香,點心三姐妹,開店之後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新產品一個接一個出,營銷點子堪比後世的專業廣告公司,靈感就像永遠不會枯竭似的。
甚至已經計劃好了門店的後續發展,年後就開始著手準備將分店開到都城去,一年內連鎖店遍佈全國,三年內走出國。
男人,只會影響自己賺錢的速度,從此在三姐妹的眼睛裡,這世上的人已經沒有男女之分,只有客人和路人的區別。
至於大能和林盛,除了做試吃員,撈不到任何發展機會。
史霸天嘛,本來就是一個喜歡貓冬的人,天冷天熱的時候,都不需要他親自工作,畢竟有的是人替他賺錢。往年的冬天,都會停下自己的腳步,踏實在家烤著火盆,吃著廣福樓送來的飯食。
他是一個樂於分享的人,本來把大廚招來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奈何太好吃了,便想著讓美食被更多人品嚐,才把冠軍廚師派去了廣福樓。
可今年冠軍廚師徹底失寵。鏢局每日固定訂單就是,去金玉滿堂和海王盛宴,代購新出爐的糕點和海鮮,趁著熱乎送去史府。
不記得哪天起,他啃著手中的椒鹽皮皮蝦,一種想法鑽入腦海。
開始讓鏢局順道帶信給林盛,書信內容是讓他把廣福樓收了。言辭懇切,就差白送他了,可人家就像沒聽懂似的,除了給史霸天回一些新鮮吃食分享,完全不提接手廣福樓這件事。
雖然廣福樓沒交接成功,但兩人有了深入的合作,賣鹽。
之前史霸天就提醒過林盛,鹽作為一種重要調料,之前就被有心的商家買走加價賣去都城,這種東西藏不住,但林盛也沒有信心獨佔整個銷路。
史霸天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兩人一拍即合,基地囤積的大量鹽進入市場,不僅是高啟國,還作為重要的貿易產品,遠銷周邊國家。
史家上繳大量稅收,還受到當朝皇帝褒獎。而林盛作為幕後之人,安心坐享大量金銀入賬。
兩人商量著幾年之後將鹽業這條商路上交國家,史霸天沒準還能混個侯爵噹噹。林盛則志不在此,只想安心做他的廚藝事業。
要說史霸天還不是過得最悠閒的。
林盛最羨慕的人,當屬許久未登場的基地長父親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