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宏的大殿之中,大長老雙眸倒映著星海,足有數千方的大殿上漂浮著一個個畫面,其中展露著無數天驕的身姿。
他雙手變化,無數印訣出現,散發著恐怖的光波,隨著璀璨光華注入大殿核心,那鏡湖之中似有一方大世界演化。
“輪迴道宮考核開始,諸位,請入鏡湖。”
一名長老見狀,同一時間告知眾天驕。
……
姜雲流目光掃視著眼前這片鏡湖。
其好似蘊含萬千宇宙般,有著混沌霧靄,以及璀璨的光帶。
不多時,其中一方世界展現在眼前,其被層層混沌所籠罩,散發著無窮恐怖的氣息。
與此同時,一道道流光沒入鏡湖之中。
……
姜雲流神魂浸入這方世界當中。
他的身體好似在無盡星空之中漂浮著,
周邊紛繁複雜、變換多端的景色迅速掠過,一團閃耀著金黑光輝的光球浮現眼前。
這是何物?
他彷彿一顆塵埃,沒入這片光球,這光球大的無法形容,給他一種無比浩瀚的感覺。
……
廣袤的大山之中。
秋風蕭瑟。
殘葉被捲起,嘩啦啦的吹動,揚起,落的遍地都是。
一處殘破的道觀矗立在此處。
天旋地轉之間,姜雲流恢復意識,而後看向四周,陰冷的秋風吹來,讓他渾身一抖。
此處乃是一座殘破的道觀,而他現在,竟是俯身在一個垂垂老矣的老道士的身上。
姜雲流默然,幾乎多久,他都沒有這麼虛弱過了,在他的感知下,肌體一點一滴,盡數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修武道到了極高的層次,可以把控住這具身體之中每一處氣血的流動。
緩緩靠在殘舊的土牆簷角之下,姜雲流思緒萬千,這具身體來歷如何,又為何在這方殘破的道觀之中。
便在他思考之時,識海之中一道星芒閃爍,其訊息為,龍虎山。
緊接著一道龐大無比的資訊流灌入。
這個世界修行法力,而修行秘籍分為訣、法、典、經、道五種。
修行境界分為通天九境。
分別為養氣,受籙,溫養,本命,入道,成真,渡劫,道基,元神。
他附身的這具老道士,名為張道陵,乃是龍虎山第一任天師。
其百餘年之前,助太祖開創盛世,擔任大漢王朝之國師,後卸任歸山,並且創立龍虎山。
唯一能與其分庭抗禮的,便是紮根在這片土地之上的佛,其疑似被蒼天所眷顧,坐看王朝之興亡。
而後,佛道在大漢朝地位愈發隆重,並且取而待之,當代佛主為其國師,打壓龍虎山。
龍虎山在張道陵的命令之下,自此散去。
這並不是張道陵實力不如那佛主,而是他發現,這片天地有了本身之意志。
這片天地靈機有限,不允許太過強大的人存在,而佛,便疑似其眷顧之者,所以張道陵察覺到這一點後,解散了道觀。
而且他發現一個大秘,那就是這片天地靈氣,有毒,他懷疑最後登臨絕巔的強者們,都化作了這方天道的養料。
於是張道陵于山中靜坐百年,散去了一身修為,並且領悟出術的最高境界,術之盡頭,炁體源流。
此炁所成就,便是將這一身靈機,也就是所修持百年的發力徹底散去,而後以自身為種,整合天地磁場,與自身磁場所互動。
化日月山河之磁場,影響天地,即人體自成小天地。
這一步若是成就,那麼他便再也不會被此界天機靈氣所影響,相當於超脫,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姜雲流也不禁深深歎服,張道陵之果決,與大膽的嘗試。
只是可惜的是,張道陵花費了近百年時間散去法力,悟出道法,將龍虎山方圓千里之地磁場統合,並且做好了與之互動準備。
就在他要與之互動之時,其靈魂便被寧守溪所取代,來到了此方世界。
一道道氣機在姜雲流的感知中浮現。
這片大山的磁場在他眼前清楚的呈現,千絲萬縷,如鋪天蓋地的大網籠罩住他自身。
“沒想到,我的運氣竟然如此之好。”
姜雲流不由感慨,張道陵近乎此界第一人,悟出以身為種的路,只是,這一切,都成就了他。
張道陵所精通五雷正法,太白極罡經,天罡風雲術……
數百道法,一生之經歷,感悟,在姜雲流面前鋪捲開來。
念動間,山川河流磁場便與自身相合。
精神承載山嶽,便有山嶽之厚重,姜雲流呼吸之間,磁場互相交織,化作獨一無二的‘法’力,而後沒入身體之中。
轟!
彷彿大日墜落,這滴法力落入身體,彷彿一顆神藥在身體之中釋放,無窮的暖流湧向四肢百骸。
本來這具肉身失去法力,靈氣的滋養,已經變得垂垂老矣,可是隨著新生的這滴法力流轉,無窮的生機湧現。
頃刻之間,姜雲流便連跨五境,已然到了入道之地步。
“龍虎山千里山川,成就入道,如此之快的速度……真是不敢想象,還有誰如我這般得天獨厚……”
姜雲流嘖嘖稱奇,不知同樣來到此處的天之驕子,他們又是什麼個境況。
而他,只要沿著張道陵鋪就好的以身為種之道,將那山川大河,甚至於日月磁場歸於己身,便可立敵成為元神九境之強者,抗衡天道。
正自思量間,忽然一隻通體雪白的兔子從外面竄了進來,並且恭敬地遞上了諸多靈果。
其雙耳粉嫩,毛髮柔滑,雙眸明亮,惹人憐愛。
姜雲流目光看向這隻兔子,一道記憶湧現。
原來這隻兔子是張道陵數十年前曾點化的一隻玉兔,其生了靈智,成為這山中的一隻小妖。
然而姜雲流不知道的是,這隻兔子現在並非昨日之玉兔。
“主人,山裡來了只惡虎,動輒吃上無數生靈,您能傳我些道法嗎?”
玉兔一副可愛兮兮的姿態,兩隻大眼睛靈動無比。
她是太上魔教的弟子,也是年輕至尊級別的人物,名為寧悠,附身於這隻玉兔身上。
透過這隻玉兔的記憶可知,這方大山曾經有一處極其輝煌的大教,而這方大教莫名其妙的一夜消失,只留下了斷壁殘垣。
那日之後,此地便只留下了一個容顏蒼老的老道士,一坐就是數年。
並且玉兔與其結下了善緣,受其點化,開了靈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