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是紅家,眼神卻看向張琪靈。
夏朵都被氣笑了,明目張膽的想再坑一把張琪靈是吧?
“張會長說笑了。我現在就當著謝九爺、霍當家、吳家人的面宣佈,紅府此後與九門無關,與諸位只論私交。”
然後又望著張日山道:“張會長同不同意的,我不在意。”
張日山臉都氣紅了,深呼吸幾下,居然沒有甩手就走,而是又坐下了。
這樣子一看就是底線很低,剛才強勢不過是有棗沒棗打三竿。
夏朵暗暗告誡自己,這些老狐狸都不簡單。
跟他們對上,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要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後來,夏朵眼睜睜看著張日山、二月紅、謝九在那裡憶往昔,一副和樂融融的模樣,似乎之前的不愉快都是假象。
夏朵沒好氣撇撇嘴,正好對上同樣表情的霍仙姑,兩人都有些尷尬的錯開眼。
霍仙姑把霍秀秀喊過來,推到二月紅面前。
“二爺,您幫看看秀秀這孩子根骨如何?“
二月紅叫秀秀做了幾個動作,他又在小姑娘身上捏了捏,隨後笑著朝霍仙姑點頭。
“這孩子不錯。好好培養。”
霍仙姑就說:“二爺,不知您可否收下秀秀為徒?我可以承諾,以後霍家與紅家共進退。”
二月紅淡定的搖搖頭,“我的功夫不合適女子練習,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霍仙姑又說:“我看紅姑娘姿態,應該功夫不錯。不如讓她收秀秀為徒也是一樣的。想必二爺這次不會拒絕我了吧!”
二月紅笑了,道:“我同不同意的,她可能也不在意。你還是自己問她比較好。”
夏朵沒有猶豫,直接搖頭,“孩子就應該跟著自己親爹親媽。別人家的孩子教的好也沒好處,教的不好就成天大的鍋。”
“我們家已經有小辰,我不同意別人分薄我們對他的愛。霍當家的,抱歉,紅府跟你霍家沒那麼深的交情。”
霍仙姑可不是張日山這老狐狸,她立刻陰沉著臉,拉著霍秀秀離開,一看就是記恨上了夏朵。
她剛踏出紅府,夏朵叫喊來老李。
“我前幾天說的那事,馬上去安排。別讓霍家閒著。”
張日山和吳老三還坐著呢,一臉的懷疑人生,這是他們能聽的?
吳老三還好些,吳家跟霍家不對付。
霍仙姑每次看見吳家人都要問一句,你家那老狗死了沒有。
讓他們這些做小輩怎麼給她好臉色?
霍家在京都站穩腳跟後一直很囂張,佛爺在時還好,如今就屬霍家事多,張日山很不滿意,卻又無可奈何。
但紅家再無合作的可能,所以他不得不偏向霍家。
不過,不急,先看看小狐狸耍的什麼手段,看清楚了再去霍家賣人情。
夏朵還能是什麼手段?
找政府唄!
之前霍家找上門來,她就知道霍家肯定不會這樣放棄。
夏朵可是知道劇情的人,霍家當年與日本人合作過,後來又一直跟裘德考合作,販賣文物。
當年裘德考走之前,舉報了一把吳家,也牽連到九門。
張家沒有被牽連是因為有佛爺,紅家沒有被牽連是因為紅家真的沒有參與,霍家也沒有被牽連就很蹊蹺。
眾人都以為,因為霍仙姑的丈夫。
夏朵調查了一下這位領導,發現他其實是個十分正派的人。
作為丈夫,他除了不能經常陪在霍仙姑身邊,對霍仙姑幾乎是有求必應,連兒女都霍這種事都答應了。
但夏朵不會因此心軟,她舉報這位領導鉅額財產來歷不明,其妻家族為親日家族,並從解放前至今一直向外國勢力大量出售我國珍惜古董。
夏朵偽造了一張霍家與日本人合作開發沙城礦山的合同影印件,還羅列了一份被賣出的古董清單。
偽造影印件而已,簡單的很。
古董清單是謝九提供的,半真半假,畢竟霍家是走的謝家的路子把東西運出去的。
至於謝九這種只要錢到位,什麼都能做的行為,自然免不了被夏朵當著小辰的面一通批評教育。
雖然已經過了特殊時期,但與國外不明勢力有聯絡的家族,政府還是很在意的。
而且在對霍家的調查裡,就數那位領導最是較真,他也是沒想到結婚三十多年,自己對枕邊人的瞭解居然都是她營造出來的假象。
霍家鬧成什麼樣子,自然可以想象。
嚇的張日山根本不敢出現,他怕牽連尹家。
他們一般都有默契,用自己的辦法解決恩怨,誰家會像紅家這丫頭一樣,透過政府,直接把霍家最大保護傘變成攻擊他們的武器。
他們自己的屁股底下不乾淨,而紅府卻沒這個顧忌,以後誰還敢惹她?
這叫啥,端的正,行的直,半夜不怕鬼敲門?
呸,死丫頭,她不配。
但張日山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已經去信海外張家,族長出現了,身邊還多了個女的。
料想他們不會坐視不管。
不管是把張琪靈帶走,或者把張琪靈和那死丫頭分開,必然能讓死丫頭跟張家對上。
哼哼!
張日山最近忙著組織夾喇嘛,破財破的有點兇,得補回來,不得已只好幹起老本行。
本來他還想著讓族長帶隊下地,沒想到那死丫頭太精明,硬是不上套。
如今只好自己親自帶隊了。
哎,生活不易,日山嘆氣!
夏朵最近忙的飛起,要主持紅府的改革,還要給謝九當打手,抽空還要看看霍家的笑話,防備其他家的反應。
謝九是真的決定脫手所有不法產業,但有時候不是用嘴說說就行的。
比如,夏朵說脫離九門,要不是張琪靈坐在那裡,張日山會不動手?
所以謝九去盤口說,謝家不要這些盤口了,你們誰管的以後就歸誰吧!
別人能信?
還有旁支分家,他們也都不願意,有的是不願意放棄謝九這大腿,有的是貪得無厭。
總之,每天都要揍很多人,這幫人才肯聽話!
大人們都是這樣了,小孩子有時候該揍還是得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話也不是沒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