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跟著小孩來到大隊部辦事處,村長這時也在,還有一位帶著金邊眼鏡的老爺爺,拿著本子和鋼筆,猜測應該是村裡的會計之類的吧。
“拿你們的知青證明來,戶口轉移證明。”
村長接過這些證明,一一對好蓋章,然後開條子給旁邊的老爺爺。
“你們跟村支書去領口糧吧,你們的安置費在來之前知青辦已經給過了,現在可以領三個月的補助糧,每個人每月分30斤糧食,其中9斤細糧,其他的都是粗糧。”
村長也懶得跟知青們鬧什麼么蛾子,本來就不看好這些知青,來了村裡等於和村民搶糧食的。
剛開始的時候,還會對知青抱有期望,覺得城市的娃子放棄城裡優渥的生活來到農村,參加農村建設,必然是思想覺悟高的人,哪知道來了都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人。
這些城裡的娃,幹活不行,霍霍第一名,莊稼不認識,拔草就能霍霍了大半莊稼,誰家都經不起這樣的霍霍。
“知道了,麻煩村長和村支書了!”
“我們是下鄉支援農村建設,雖然沒有經驗,但我們肯定是要先向大隊裡的人學習如何建設農村,聽從指揮!服從安排就是第一條!”
林曉清看到村長和村支書的臉色不太好,趕忙出言表明態度,不求有功,但求留個好印象。
村長和村支書聽了這話,果然臉色好了不少。
又緩緩開口:“你有這覺悟是好事,以後跟著組織走就對了!”
幾人跟著去拿了糧食,林曉清故意落後幾步。
等其他人走遠了點,就悄悄的走到村長的身旁說:
“村長,有件事想了解了解,我和弟弟在住知青院不太方便,想問問可不可申請建房子?要是有一天我們回城了,這房子就留給村裡。”
“嘿!這事啊?也不是不行,不過我得去問過公社的領導,明天再告訴你吧。”
村長一聽有這樣的好事,都想立馬答應了。
不過還是想想自己頭頂的烏紗帽穩不穩。
這樣的不是小事,不出事還好,要是出事了就是自作主張,可能自己大隊長的位置都得禿嚕下來。
想想還是去公社申請條子來得穩妥。
“那麻煩村長了,明天傍晚的時候我和弟弟再去找您。”
林曉清說著就把兜裡的大紅門塞到村長的手裡,笑呵呵的帶著弟弟走了。
村長用手摩挲一下,好東西!
趕緊塞衣兜裡就匆匆回家去了。
“姐姐,我們要自己建房子住嗎?”林曉弟人小機靈,聽了姐姐和村長的對話,知道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姐姐才想花錢建房子的。
林曉清停下放下糧食,用手摸摸弟弟的頭說:
“不用擔心,姐姐有錢,我們自己住會方便很多,姐姐養得起你的。”
看到弟弟有點小心翼翼的樣子,林曉清說不出什麼滋味,有點澀澀的。
“姐姐,我力氣很大,我也可以幫忙幹活的,姐姐,我是個有用的孩子。”
林曉弟堅決自己要做個有用的孩子,是不想姐姐太辛苦,想著自己幫忙多做點,姐姐就能少辛苦點。
“好,曉弟最棒了,有你的幫忙姐姐會輕鬆很多。”
林曉清沒辦法,只好順著弟弟哄著他先。
既然下鄉來了,就努力適應。
兩個人拿了糧食回到知青院,這時有老知青回來做飯了。
放好了糧食,林曉清帶著弟弟就去廚房幫忙。
“你們好,我是新來的知青,叫林曉清,這是我弟弟,林曉弟,我們來幫忙燒火吧。”
林曉清說著就和弟弟拿柴放裡面燒了起來。
“你們好啊,我叫趙依依,下鄉4年了,算是最早下鄉的那批了,以後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我。”
身穿藍灰襯衣的女知青說,面板有些暗黃,人也瘦瘦弱弱的,不過看著挺溫婉的樣子。
“你們好,我叫孫小麗,今年21歲,下鄉兩年多,我們村裡的人都還不錯,善良淳樸,但也有幾個老鼠屎的,你們要小心些。”
這是在切菜的一位知青說,看著臉不算黑,也說不上白淨,但是人卻有活力多了,生動的樣子就像自家姐妹在聊天。
“是啊,我們女知青最重要的是名聲,特別不能被村裡的老賴們壞了自己的名聲,不然自己嫁給老賴了。”
趙依依心有慼慼地附和到,可能是見過這樣的事吧,所以才有心有餘悸。
“不管在什麼地方我們女子的名聲都要保護好,謝謝兩位姐姐的指點了。”林曉清說著就掏出幾顆大白兔奶糖給到她們口袋裡。
這時她們也不推脫,下鄉這麼久了,也很懷念大白兔的奶糖味。
有了這幾顆奶糖,趙依依和孫小麗臉色的笑容更真誠了些。
看吧!不管什麼年代什麼人。
都要有好處才能更好的相處,利益關係才是最牢靠的!
“你們知道哪裡可以換到櫃子之類的嗎?我剛來沒箱子放東西,總不能亂糟糟的到處放。”
林曉清也不跟她們客氣,直接問出自己想要問的事。
“咱們村有個朱大爺,他是村裡有名的木匠,就在我們知青院斜對面,門口有顆大棗樹,就是這家。”孫小麗說。
“是啊是啊,朱大爺的手藝好,用料足,我們知青院的人都用他家的,也只能用他家的,畢竟村裡只有朱大爺會木工活。”
趙依依也跟著附和,還是那笑吟吟的模樣,看著林笑清心理有點發毛。
那樣子看自己好像在看什麼金疙瘩?
這是被盯上了嗎?不至於吧?
只給幾個糖而已啊!
林曉清不知道,趙依依下鄉4年多了,家裡早就放棄她了,平時省吃儉用的,哪裡捨得買奶糖吃。
這不,幾句話就能換到幾顆大白兔奶糖,這不就是天大的好事兒麼!
林曉清也跟著打馬虎眼,就這樣聊聊家常聊聊村裡的八卦。
看看誰家的雞下蛋大點,看看誰家的兒媳婦勤快點。
在村裡什麼都可以缺,但八卦是最不缺的。
趙依依和孫小麗雖然不知道很全,但一些小道訊息還是知道一點的。
就這麼邊邊角角的八卦,成功轉移了三人的注意力。
林曉弟在一旁燒著火,心裡想的卻是:三個女人一臺戲!
老人的話還是得多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