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司書慎問話,黃夢瑤才從跑偏的思緒中回過神來:“爹爹派人傳話來,說如今朝堂上要冊立三皇子為儲君的呼聲很高,三皇子舅舅是工部尚書,外祖父又是當今皇上的授業恩師,他在杏林之中很有威望,如今朝中一半的大臣都投身在三皇子門下,好不熱鬧。”
黃夢瑤想從司書慎這裡打探打探皇帝的心思,這才有今日傳召司書慎一事。
黃夢瑤說的這些事情,司淑慎這個秉筆太監自然知道,因為大大小小的奏摺都要從他手裡經過,朝中的大小事情,事無鉅細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司書慎是長期侍候在陽晨帝身邊的人,又心思細密,皇帝的想法,別人可能察覺不到,但是逃不過他的眼睛。
司書慎作揖答到:“德妃娘娘,放寬心,如今皇帝陛下正值壯年,那些有意立儲的人,絕對是心懷叵測,圖謀不軌。”
陽晨帝今年四十三歲,剛過不惑之年。雖無心朝政,但是這皇位他看得死死的。
他還想舒舒服服的多玩幾年,現在立個太子來分他的權,那就相當於要他的命。不如再拖個十年八年,等底下的幾個皇子長起來之後再做決定。
俗話講,槍打出頭鳥。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夾起尾巴來做人,免得填了炮灰還不自知。
“依著司哥哥的意思,我們應該怎麼做?”黃夢瑤雖然不懂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但是有一點她聽明白了,皇帝覺得自己還年輕,並不想這麼早立太子。
“什麼都不要做!”
……
女紅,也稱為女事,舊時指女子所做的針線、紡織、刺繡、縫紉等工作和這些工作的成品。
自從上次中秋送披風碰上司書慎以後,玉淑深感自己倒黴附身,自此開始老老實實在宜嬪娘娘身邊當差,翠紋雖然想找玉淑的茬,奈何抓不住把柄,也就不再執著於她這裡。
最近這一個月玉淑對女紅可是上了心的,接連做了兩身內衣,繡了一條手帕。
玉淑發現這衣服也沒什麼難做的,說起來就是依葫蘆畫瓢,再用線縫起來就好了,就是這瓢的樣子可能不如人意,不過沒關係了,穿在裡面的,別人也看不見啊。
玉芬還嘲笑玉淑的繡工太差勁,玉芬的女紅比起她來好太多,從小玉芬做內衣都是兩人份的,做完了玉淑的,再做她的,這次也一樣。
玉淑將玉芬做的兩身內衣自己留了一身,另一身退回給了玉芬。玉淑雖然比玉芬長了四歲,但是兩人的個頭幾乎一般高。
在玉淑看來,兩人的個頭應該也就在一米五左右,放到現代妥妥的矮子。
在這個嚴苛的古代,像他們這種農家女,再過一年,到了十三四歲就可以嫁人了,以玉淑現在的這個小身板,讓她嫁人,呵呵,不是死在床上就是死在莊稼地裡。
玉淑有些慶幸,司書慎將她們帶入皇宮,不用去山村裡邊做農活,也不用發愁嫁人的問題。
不過這是玉淑的想法,並不是曼娘和玉芬的想法。在這個年代,賣兒賣女,都是在自身活不下去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的事情,但凡日子好過點,都不會將兒女賣到大戶人家為奴為婢,進宮也是一樣。
玉淑倒是有些隨遇而安的心思,反正在這個世界,她都是孤身一人,宮裡和宮外對她來講都是一樣的。
玉淑有時候甚至很阿Q的想,自己要不要找個有權勢的太監來依靠,這樣,自己在這深宮之中能過得順當點,或許還能將玉芬弄出宮去。
聽人說,尚衣監中的監工孫姑姑就是皇后娘娘身邊總管太監的對食,孫姑姑在尚衣監說話很有分量,就連尚衣監掌印太監都不敢得罪孫姑姑。
要說位高權重的,還得屬皇帝身邊的人,司禮監李掌印,另外兩個就是王富貴和司書慎。
李掌印年過六十,基本可以到退休的年齡了,但因著他在宮裡,侍候過兩位皇帝,多少是有些臉面的,他自己不求退位,誰也不會逼著他退位。
至於這對食之事,李掌印一大把年紀了,自然沒這個心思,就算是他有這個心思,估計也不會有人願意和他結為對食的,都花甲之年了,能活幾天都說不好,誰會把希望寄託在一個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老死的人身上。
另外兩個風頭正盛的就是王富貴和司書慎。其中王富貴是出了名的好女色。
要問這王富貴是誰?滿宮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人真正是陽晨帝的心腹太監,論品級與司書慎同級,是御前秉筆太監之一。
據說王富貴家裡,曾經也是當地富戶,從小因為身體不好,就給娶了個童養媳照看著。
後來因為家鄉發洪水,田地全部淹沒,全家成為流民,這才來京城討生活。
雙親病逝,他被舅舅賣進宮裡為奴。王富貴七歲進宮,苦熬了兩年,便升到還是王爺的當今陛下身邊,做了個粗使奴才。歷經28年的宮中浮沉,一路披荊斬棘,做到了如今秉筆太監的位置。
論謀略,論才幹,比他強的人多的是。之所以被提拔為秉筆太監,是因為他和皇帝有同樣的愛好,都喜歡女人,他經常給皇上搜集一些助興的小玩意兒,嗯,每年的宮廷選秀皇上都會派他參與。
據傳說,這個太監還曾經帶著皇上去過煙花柳巷尋刺激。
凡是宮中有女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對食。具體是誰,別人也不清楚,只有他自己清楚。朝堂上有想要討好他的人,都是送女人給他。
王富貴在皇宮外的宅子裡,養著二三十個婢女小妾,真真的和皇帝一樣夜夜換新娘。
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司書慎。
他入宮僅十年有餘,就做到如今的秉筆太監,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但其中心酸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關於他的升遷之路,人們熟知的就是當年他入宮不久,陪皇上去皇家園林狩獵,因為救駕有功,被提到皇帝近前伺候,又因為他頗通詩詞,會武功,皇帝陛下越來越中意他,這才有瞭如今的司公公。
皇帝陛下還因救駕之事,赦免了司家的其餘人員,不過司家被赦免之時,沒剩下幾個人。
女眷大多已經不堪折辱,自殺而亡,父兄早已被斬首,偌大的司家只有一個小堂妹存活,如今也已經嫁人生子。
玉淑覺得司書慎吧,挺可惜的,如果家裡不曾出事,他應該是一個有為青年,並且已經成家立業,嬌妻美妾在旁。